【Java基础篇】方法的使用(方法的重载和递归)

简介: 【Java基础篇】方法的使用(方法的重载和递归)

1. 方法重载

1.1 方法重载的概念

在自然语言中,经常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比如:“好人”。

在自然语言中,一个词语如果有多重含义,那么就说该词语被重载了,具体代表什么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

在Java中方法也是可以重载的。

在Java中,如果多个方法的名字相同,参数列表不同,则称该几种方法被重载了。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dd(1, 2);                // 调用add(int, int)
        add(1.5, 2.5);            // 调用add(double, double)
        add(1.5, 2.5, 3.5);       // 调用add(double, double, double)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double x, double y) {
        return x + y;
    }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z) {
        return x + y + z;
    }
}


注意:

  1. 方法名必须相同
  2. 参数列表必须不同(参数的个数不同、参数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次序必须不同)
  3. 与返回值类型是否相同无关

注意:两个方法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返回值类型不同,是不能构成重载的

4. 编译器在编译代码时,会对实参类型进行推演,根据推演的结果来确定调用哪个方法


1.2 方法签名

在同一个作用域中不能定义两个相同名称的标识符。比如:方法中不能定义两个名字一样的变量,那为什么类中就可以定义方法名相同的方法呢?

方法签名即:经过编译器编译修改过之后方法最终的名字。具体方式:方法全路径名+参数列表+返回值类型,构成方法完整的名字。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 + y;
    }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double x, double y){
        return x + 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dd(1,2);
        add(1.5, 2.5);
    }
}


上述代码经过编译之后,然后使用JDK自带的javap反汇编工具查看,具体操作:

  1. 先对工程进行编译生成.class字节码文件
  2. 在控制台中进入到要查看的.class所在的目录
  3. 输入:javap -v 字节码文件名字即可


方法签名中的一些特殊符号说明:

2. 递归

2.1 归的概念

一个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调用自身, 就称为 “递归”.

递归相当于数学上的 “数学归纳法”, 有一个起始条件, 然后有一个递推公式.


例如, 我们求 N!


起始条件: N = 1 的时候, N! 为 1. 这个起始条件相当于递归的结束条件.


递归公式: 求 N! , 直接不好求, 可以把问题转换成 N! => N * (N-1)!


递归的必要条件:

  1. 将原问题划分成其子问题,注意:子问题必须要与原问题的解法相同
  2. 递归出口

代码示例: 递归求 N 的阶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5;
    int ret = factor(n);
    System.out.println("ret = " + ret);
}
public static int factor(int n) {
    if (n == 1) {
        return 1;
   }
   int tmp = n * factor(n - 1);// factor 调用函数自身
    return tmp; 
}
// 执行结果
ret = 120


代码实现过程图:

递归:

递:绿色部分

递的过程相当于不断在栈上开辟空间,如下图:

归:红色部分,归的过程相当于不断在栈上把这些数据都拿走

2.2 递归执行过程分析

递归的程序的执行过程不太容易理解, 要想理解清楚递归, 必须先理解清楚 “方法的执行过程”, 尤其是 “方法执行结束之后, 回到调用位置继续往下执行”.

代码示例: 递归求 N 的阶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5;
    int ret = factor(n);
    System.out.println("ret = " + ret);
}
public static int factor(int n) {
System.out.println("函数开始, n = " + n);
    if (n == 1) {
        System.out.println("函数结束, n = 1 ret = 1");
        return 1;
   }
    int ret = n * factor(n - 1);
    System.out.println("函数结束, n = " + n + " ret = " + ret);
    return ret;
}


执行结果


函数开始, n = 5


函数开始, n = 4


函数开始, n = 3


函数开始, n = 2


函数开始, n = 1


函数结束, n = 1 ret = 1


函数结束, n = 2 ret = 2


函数结束, n = 3 ret = 6


函数结束, n = 4 ret = 24


函数结束, n = 5 ret = 120


ret = 120


执行过程图

程序按照序号中标识的 (1) -> (8) 的顺序执行.

关于 “调用栈”


方法调用的时候, 会有一个 “栈” 这样的内存空间描述当前的调用关系. 称为调用栈.


每一次的方法调用就称为一个 “栈帧”, 每个栈帧中包含了这次调用的参数是哪些, 返回到哪里继续执行等信息。后面我们借助 IDEA 很容易看到调用栈的内容.


如果以后遇见下图中的问题,大概率是起始条件有问题


2.3 递归练习

代码示例1: 按顺序打印一个数字的每一位(例如 1234 打印出 1 2 3 4)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num) {
        if (num > 9) {
            print(num / 10);
        }
        System.out.println(num % 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nt(1234);
    }
}


代码流程图:

打印结果:

代码示例2: 递归求 1 + 2 + 3 + … + 10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um) {
        if (num == 1) {
            return 1;
        }
      int tmp = num + sum(num - 1);
        return tm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m(10));
    }
}


输出结果:

代码示例3: 写一个递归方法,输入一个非负整数,返回组成它的数字之和. 例如,输入 1729, 则应该返回1+7+2+9,它的和是19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um) {
        if (num < 10) {
            return num;
        }
        return num % 10 + sum(num / 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m(1729));
    }
}

打印结果显示:

代码示例4: 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N 项

斐波那契数是指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
        if (n == 1) {
            return 0;
        }
        if (n == 2) {
            return 1;
        }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
}


我们求一下1,2,3,4,40的斐波那契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ib(1));
        System.out.println(fib(2));
        System.out.println(fib(3));
        System.out.println(fib(4));
        System.out.println(fib(40));
    }


运行结果:

当我们求 fib(40) 的时候发现,程序执行速度极慢,原因是进行了大量的重复运算。

所以:如果面试官让你写斐波那契数列,千万不要用递归写。 用递归写会非常的复杂,重复计算需要很久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代码计算一下执行了几次

//以40为例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
        if (n == 1) {
            count ++;
            return 0;
        }
        if (n == 2) {
            count ++;
            return 1;
        }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ib(40));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所以我们计算斐波那契数可以使用循环的方式来求斐波那契数列问题,避免出现冗余运算。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int fib(int n) {
        if (n == 1) {
            return 0;
        }
        if (n == 2) {
         return 1;
        }
        int f1 = 0;
        int f2 = 1;
        int f3 = -1;
        for (int i = 3; i <= n; i++) {
            f3 = f1 + f2;
            f1 = f2;
            f2 = f3;
        }
        return f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ib(41));
    }
}


此时程序的执行效率大大提高了。

关于【Java基础篇】方法的使用(方法的重载和递归),七七就先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给七七点个赞吧,如果发现什么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目录
相关文章
|
13天前
|
存储 Java 程序员
Java基础的灵魂——Object类方法详解(社招面试不踩坑)
本文介绍了Java中`Object`类的几个重要方法,包括`toString`、`equals`、`hashCode`、`finalize`、`clone`、`getClass`、`notify`和`wait`。这些方法是面试中的常考点,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Java对象的行为和实现多线程编程。作者通过具体示例和应用场景,详细解析了每个方法的作用和重写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面试和技术开发。
53 4
|
23天前
|
Java API
Java 对象释放与 finalize 方法
关于 Java 对象释放的疑惑解答,以及 finalize 方法的相关知识。
43 17
|
17天前
|
Java 测试技术 Maven
Java一分钟之-PowerMock:静态方法与私有方法测试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您可以使用PowerMock轻松地测试Java代码中的静态方法和私有方法。PowerMock通过扩展Mockito,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帮助开发者在复杂的测试场景中保持高效和准确的单元测试。希望本文对您的Java单元测试有所帮助。
32 2
|
1月前
|
算法 Java Linux
java制作海报二:java使用Graphics2D 在图片上合成另一个照片,并将照片切割成头像,头像切割成圆形方法详解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的Graphics2D类在图片上合成另一个照片,并将照片切割成圆形头像的方法。
49 1
java制作海报二:java使用Graphics2D 在图片上合成另一个照片,并将照片切割成头像,头像切割成圆形方法详解
|
25天前
|
Java 开发者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创建线程的方法有两种: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创建线程的方法有两种: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本文揭示了这两种方式的微妙差异和潜在陷阱,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线程创建方式。
19 3
|
27天前
|
Java 大数据 API
别死脑筋,赶紧学起来!Java之Steam() API 常用方法使用,让开发简单起来!
分享Java Stream API的常用方法,让开发更简单。涵盖filter、map、sorted等操作,提高代码效率与可读性。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技术内容。
|
25天前
|
Java 开发者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选择合适的线程创建方法至关重要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选择合适的线程创建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帮助开发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16 2
|
25天前
|
安全 Java
Java多线程通信新解:本文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案例,深入解析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的实用技巧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Java多线程通信新解:本文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案例,深入解析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的实用技巧,包括避免在循环外调用wait()、优先使用notifyAll()、确保线程安全及处理InterruptedException等,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
16 1
|
25天前
|
Java 开发者
Java多线程初学者指南:介绍通过继承Thread类与实现Runnable接口两种方式创建线程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Java多线程初学者指南:介绍通过继承Thread类与实现Runnable接口两种方式创建线程的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解析为何实现Runnable接口更具灵活性、资源共享及易于管理的优势。
28 1
|
25天前
|
Java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wait()`和`notify()`方法的相遇如同一场奇妙的邂逅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wait()`和`notify()`方法的相遇如同一场奇妙的邂逅。它们用于线程间通信,使线程能够协作完成任务。通过这些方法,生产者和消费者线程可以高效地管理共享资源,确保程序的有序运行。正确使用这些方法需要遵循同步规则,避免虚假唤醒等问题。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使用`wait()`和`notify()`。
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