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刷题系列——17.计算平均成绩 18.找出总分最高的学生19.通讯录排序(一)

简介: C语言刷题系列——17.计算平均成绩 18.找出总分最高的学生19.通讯录排序(一)

🐤计算平均成绩


🏀 题目要求

给定N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由5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姓名(长度小于10的不包含空白字符的非空字符串)和成绩([0,100]区间内的整数),要求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并顺序输出平均线以下的学生名单。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正整数N(≤10)。随后N行,每行给出一位学生的信息,格式为“学号 姓名 成绩”,中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首先在一行中输出平均成绩,保留2位小数。然后按照输入顺序,每行输出一位平均线以下的学生的姓名和学号,间隔一个空格。


🏀 题解

💻step1.定义结构体

struct Student
{
    char xuehao[5];//由5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char name[10];//长度小于10的非空字符串
    int score;
}stu[10];//因为N <= 10


💻step2.输入N;随后N行 每行给出一位学生的信息

int main()
{
    int N;
    scanf("%d",&N); //输入N
    double sum=0;
    int i;
    for(i = 0;i<N;i++)
    {
        scanf("%s %s %d",&stu[i].xuehao,&stu[i].name,&stu[i].score);
        getchar();//读换行
         sum+=stu[i].score;
    }
    return 0;
 }


💻step3.求平均值

double average = 1.0*sum/N;
    printf("%.2lf\n",average);//保留2位小数


💻step4.输出平均线以下的学生的信息

for(i = 0;i<N;i++)
    {
        if(stu[i].score<average)
            printf("%s %s\n",stu[i].name,stu[i].xuehao);
    }


🐳完整代码

#include<stdio.h>
struct Student
{
    char xuehao[10];
    char name[15];
    int score;
}stu[10];
int main()
{
    int N,i;
    scanf("%d",&N); 
    double sum=0;
    for(i = 0;i<N;i++)
    {
        scanf("%s %s %d",&stu[i].xuehao,&stu[i].name,&stu[i].score);
        getchar();
         sum+=stu[i].score;
    }
    double average = 1.0*sum/N;
    printf("%.2lf\n",average);
    for(i = 0;i<N;i++)
    {
        if(stu[i].score<average)
            printf("%s %s\n",stu[i].name,stu[i].xuehao);
    }
    return 0;
}


🐤找出总分最高的学生


🏀 题目要求

给定N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由5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姓名(长度小于10的不包含空白字符的非空字符串)和3门课程的成绩([0,100]区间内的整数),要求输出总分最高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总分。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正整数N(≤10)。随后N行,每行给出一位学生的信息,格式为“学号 姓名 成绩1 成绩2 成绩3”,中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总分最高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总分,间隔一个空格。题目保证这样的学生是唯一的。


🏀 题解

💻step1.定义结构体

struct Student
{
    char ID[9];
    char name[15];//定义的比题干要求的大一点,要不PTA不通过
    int score1;//最好定义三个score变量,用数组的话会有问题(亲测)
    int score2;
    int score3;
}stu[10];


💻step2.输入N;随后N行 每行给出一位学生的信息

int main()
{
    int N,i;
    scanf("%d",&N);//输入N
    for(i = 0;i<N;i++)
    {
        scanf("%s%s%d%d%d",stu[i].ID,stu[i].name,&stu[i].score1,&stu[i].score2,&stu[i].score3);
        getchar();//读换行符
    }
    //继续
    return 0;
}


💻step3.筛选总分最高的学生

先假设总分最高(max)的是第一个学生(stu[ 0 ])

再进入循环,计算每一个学生的总分,如果大于max,则max 等于该学生,记录下此时对应数组的下标x

int max=stu[0].score1+stu[0].score2+stu[0].score3;
    int x;
    for(i = 0;i<N;i++)
    {
        int tem = 0;
        tem += stu[i].score1+stu[i].score2+stu[i].score3;
        if(tem>max)
        {
            max = tem;
            x = i;
        }
    }
    printf("%s %s %d",stu[x].name,stu[x].ID,max);
    //打印出下标为x的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总分即可


🐳完整代码

#include<stdio.h>
struct Student
{
    char ID[5];
    char name[10];
    int score1;
    int score2;
    int score3;
}stu[10];
int main()
{
    int N;
    scanf("%d",&N);
    int i;
    for(i = 0;i<N;i++)
    {
        scanf("%s%s%d%d%d",stu[i].ID,stu[i].name,&stu[i].score1,&stu[i].score2,&stu[i].score3);
        getchar();
    }
    int max=stu[0].score1+stu[0].score2+stu[0].score3;
    int x = 0;
    for(i = 0;i<N;i++)
    {
        int tem = 0;
        tem += stu[i].score1+stu[i].score2+stu[i].score3;
        if(tem>max)
        {
            max = tem;
            x = i;
        }
    }
    printf("%s %s %d",stu[x].name,stu[x].ID,max);
    return 0;
}


目录
打赏
0
0
0
0
14
分享
相关文章
【C语言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按从小到大排序三个数(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任务要求从键盘输入三个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后输出。主要内容包括: - **任务描述**:实现三个数的排序并输出。 - **编程要求**:根据提示在编辑器中补充代码。 - **相关知识**: - 选择结构(if、if-else、switch) - 主要语句类型(条件语句) - 比较操作与交换操作 - **测试说明**:提供两组测试数据及预期输出。 - **通关代码**:完整代码示例。 - **测试结果**:展示测试通过的结果。 通过本任务,你将掌握基本的选择结构和排序算法的应用。祝你成功!
37 4
C 语言中的位运算:挖掘底层计算的高效力量
位运算是C语言中直接操作二进制位的一种技术,能高效处理底层数据,广泛应用于优化算法、硬件编程等领域,是掌握C语言高级特性的关键之一。
C语言中常见的字符串处理技巧,包括字符串的定义、初始化、输入输出、长度计算、比较、查找与替换、拼接、截取、转换、遍历及注意事项
本文深入探讨了C语言中常见的字符串处理技巧,包括字符串的定义、初始化、输入输出、长度计算、比较、查找与替换、拼接、截取、转换、遍历及注意事项,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实际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质量。
185 4
【排序算法】八大排序(下)(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继续学习并实现了八大排序算法中的后四种:堆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计数排序。详细介绍了每种排序算法的原理、步骤和代码实现,并通过测试数据展示了它们的性能表现。堆排序利用堆的特性进行排序,快速排序通过递归和多种划分方法实现高效排序,归并排序通过分治法将问题分解后再合并,计数排序则通过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实现非比较排序。最后,文章还对比了这些排序算法在处理一百万个整形数据时的运行时间,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算法的优劣。
193 7
【排序算法】八大排序(上)(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通过具体的代码实现和测试数据,详细解释了每种算法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冒泡排序通过不断交换相邻元素来排序,选择排序通过选择最小元素进行交换,插入排序通过逐步插入元素到已排序部分,而希尔排序则是插入排序的改进版,通过预排序使数据更接近有序,从而提高效率。文章最后总结了这四种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以及它们的稳定性。
158 8
【C语言】排序查找
【C语言】排序查找
|
4月前
|
大学生期末C语言实验(学生成绩和鞍点)
大学生期末C语言实验(学生成绩和鞍点)
344 0
大学生期末C语言实验(学生成绩和鞍点)
|
4月前
|
探索C语言数据结构:利用顺序表完成通讯录的实现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中的顺序表数据结构实现一个简单的通讯录,包括初始化、添加、删除、查找和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操作,以及自定义结构体用于存储联系人详细信息。
57 2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分数数列求和2(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函数首部:按照 C 语言语法,函数的定义首部表明这是一个自定义函数,函数名为fun,它接收一个整型参数n,用于指定要求阶乘的那个数,并且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为float(在实际中如果阶乘结果数值较大,用float可能会有精度损失,也可以考虑使用double等更合适的数据类型,这里以float为例)。例如:// 函数体代码将放在这里函数体内部变量定义:在函数体中,首先需要定义一些变量来辅助完成阶乘的计算。比如需要定义一个变量(通常为float或double类型,这里假设用float。
37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