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公司自比Android,物联网OS谁会赢?

简介:

2016年8月18日,上海庆科举办其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及通信模块的发布会。本次发布会最吸引我们的依然是MiCO。在发布会前,与庆科CTO沈建华的交流中获知,庆科一直都在努力将MiCO打造成物联网时代的Android。这句话让我想起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Arm在推出其物联网操作系统mbed时似乎也发表过一篇名为“Mbed OS会成为物联网的Android吗?”的文章,意在成为物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标准开发平台。

今天,中国本土企业MiCO也提出了同样的理念。数周前,MiCO也曾自比Arm mbed。从产品属性上来看,MiCO与mbed是处于同一竞争维度的两个不同产品,都是定位于物联网操作系统。当然今天这样的产品已经远远不止这两个,就说Android的母家Google也已经推出了Brillo,寄希望于让其角逐物联网市场。

那么MiCO是否能够望背Android呢?

首先来看Android的发展历史。Android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2005年8月被Google收购,2007年进行改版,2008年11月,第一款基于Android的手机发布。2011年其装机量首次超越塞班系统,跃居第一,此后一统江湖,成为智能手机开源操作系统的标准。从这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移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从混乱到同一,经历了不低于7年的时间。在此期间,Symbian、windows Mobile、Palm OS和blackberry OS都活跃其中。尤其是Symbian,曾经成为市场份额最高的操作系统。却最终由基于Linix的Android一统江湖。

然后再看Android的江湖地位。一般的芯片厂商都会同时提供硬件和软件,其中软件包括驱动和操作系统。小的方案商都是在芯片厂商提供的操作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所以对芯片厂商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如果芯片厂商不对其开放源代码,它便没法再走做方案这条路了;但是像Android这样将操作系统从芯片中剥离后,便改变了原有格局,变成了芯片厂商依赖方案商,而这成为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格局。当然,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方案商基本也都是巨头,比如华为、三星、小米等。

接下来再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如果从2009年开始算,2009-2013这四年应该算萌芽期,那时候对于物联网是否需要专有的操作系统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并且大部分物联网企业只是把系统集成当成物联网。从2014年开始,各种物联网操作系统发布的新闻开始涌现。截至目前,已经发布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便有RTOS、Win10 IOT、Brillo、Arm mbed、Nucleus RTOS、Green Hills Integrity、Lite OS及MiCO等十几个。可以说当前物联网操作系统发展现状,犹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7年混战时期,各霸一方,独自为营。

回头再看MiCO,其发布者庆科创始之初是做通信模组解决方案的。众所周知,做方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庆科作为较早涉足物联网终端的解决方案开发商,早在2013年初便提出了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推出了MiCO物联网操作系统。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和完善后,今天的MiCO已经实现了从“围着芯片原厂转”到“操作系统定义芯片”的跨越。Marvell/Realtek/Cypress/MTK/ST/NXP等主流芯片厂商都开始在其芯片中嵌入MiCO操作系统。

MiCO RTOS的内核开放架构

并且在用户层面,MiCO已得到了国内500多家设备厂商的支持,2015年的出货量超过500万套。同时就天猫给出的数据,2015年使用庆科模组和MiCO操作系统的智能产品在天猫的销售额超过30亿人民币。目前,MiCO平均每个月可以实现50个品类的智能产品上线。2016年上半年,MiCO+模组的装机量超过300万套,同比增长300%,同时将智能硬件从立项到上线的时间缩短到8周。相比一些2015年才对外发布正式版的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的市场最能说明问题。

不过未来MiCO是否能够在众多物联网操作系统中脱颖而出,还要拭目以待,毕竟竞争对手们个个都不容小觑。但是,MiCO作为中国本土企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代表着我们中国本土企业在基础软件层面的一次巨大进步,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我们支持和鼓励的,更何况MiCO的团队一直在朝着让其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努力。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4月前
|
Java Linux Android开发
移动应用开发与操作系统的交互:深入理解Android和iOS
在数字时代,移动应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移动应用开发的核心概念、移动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创建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应用,并解释其背后的技术原理。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知识。
|
7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ndroid vs iOS:哪个操作系统更适合你的智能设备?
在今天的移动设备市场上,Android和iOS是两个主要的操作系统选择。本文将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操作系统。 【7月更文挑战第6天】
148 2
|
8月前
|
IDE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Android VS iOS:哪个操作系统更适合开发者?**
**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Android和iOS是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探讨了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在开发者视角下的差异与优劣,分析了它们在开发环境、用户群体、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比较,帮助开发者选择最适合他们需求的平台。
124 2
|
8月前
|
安全 Java Android开发
Android 与 iOS:探索两大操作系统的差异与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安卓和iOS这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差异与优势。我们将分别从用户界面、应用生态系统、开发者支持以及性能与安全方面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198 0
|
6月前
|
物联网 vr&ar Android开发
未来移动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Android与iOS的融合与创新
【8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移动操作系统作为智能设备的核心,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Android与iOS这两大主流操作系统的未来走向,包括它们在技术、设计理念及市场策略上的融合与创新。我们将分析两大系统如何通过互补优势,引领移动互联网进入一个更加统一和高效的新时代。
|
8月前
|
搜索推荐 物联网 Linux
鸿蒙OS Next与安卓系统的比较
【6月更文挑战第2天】鸿蒙OS Next与安卓系统的比较
1195 2
|
8月前
|
传感器 物联网 Linux
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之争:Linux vs RTOS
【6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遥远的数码星球,物联网城中的Linux先生与RTOS小姐展开激烈角逐,分别在操作系统领域各显神通。Linux先生以其开源、兼容性强、功能丰富占据服务器、桌面及嵌入式设备市场,适合处理复杂任务和需要强大计算能力的设备。而RTOS小姐以实时性、高效响应和低资源占用见长,适用于资源有限、强调实时性的物联网设备。设备制造商在两者间抉择,引发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的选择大战。通过Python与FreeRTOS示例,展现了两者在智能家居和生产线控制等场景的应用。在物联网世界,Linux与RTOS共同推动设备智能化,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405 3
|
8月前
|
传感器 物联网 Linux
在物联网城,Linux先生与RTOS小姐分别代表两种操作系统,展开激烈角逐
【6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物联网城,Linux先生与RTOS小姐分别代表两种操作系统,展开激烈角逐。Linux以其开源、功能丰富及强大计算能力,适用于需要复杂处理的设备,如智能温控器。而RTOS以实时性、小巧高效,擅长资源有限、强调实时响应的设备,如生产线控制系统。设备制造商需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以实现设备智能化和生活便捷化。物联网世界的竞争,最终服务于让设备更智能、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87 2
|
7月前
|
人工智能 vr&ar Android开发
探索Android与iOS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Android与iOS一直处于竞争与合作的状态。本文将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的未来方向,探讨它们在技术上的创新与应用,以及对用户体验和开发者生态的影响。 7月更文挑战第1天
76 0
|
9月前
|
物联网 测试技术 Android开发
构建未来:基于Android的智能物联网家居控制系统
【5月更文挑战第28天】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演进,智能家居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Android平台构建一个高效、可扩展的智能物联网家居控制系统。我们将分析系统架构、关键技术组件以及开发中的最佳实践,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南,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通信和自动化控制。

相关产品

  • 物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