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封面 | 免组装集成,新研究借助生物分子马达自动构造微型机器人

简介: Science子刊封面 | 免组装集成,新研究借助生物分子马达自动构造微型机器人

有研究提出一种原位制造微型机器人的方法,登上《Science Robotics》封面。


几十年来,智能微型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小型化组件和系统,微型机器人有望在小范围内执行复杂的任务,如细胞定位、靶向药物输送和微创手术。微型机器人的发展已经从硬质结构开始向柔性结构过渡,不受束缚的软体微型机器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过目前看来,不受束缚的软体微型机器人的制造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组装和集成都是基于传统方法。机器人上的微型部件通过不同的微加工工艺在不同地方制备,然后才能组装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机器人。

这一点和大自然中的生物不同。细胞、组织、器官等生物系统是通过协调超分子和细胞进程自下而上自组装的。我们以小鼠为例,在小鼠肢体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第一步是通过间充质干细胞、肌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形成肢体初级骨骼结构和肌肉;然后,骨骼和肌肉之间生成骨嵴和肌腱,形成小鼠的功能性肢体。我们可以将小鼠的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原位构建(situ constructed)。

如果微型机器人可以用类似于小鼠的方式进行原位构建,那么机器人系统将更容易形成,避免复杂的组装和集成,从而降低相关成本。

已有研究证明原位构建可用于制造软体微型机器人,不过将其成功应用于微型机器人的关键是合适的活性材料。这种材料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通过微加工就能图形化(patterned)所需的 2D 或 3D 结构,并按照目标机械结构自主组装。

基于此,活性材料可以考虑生物分子马达(biomolecular motor),其主要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可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生命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肌肉收缩、物质运输、DNA 复制、细胞分裂等,追踪到分子水平都是来源于具有马达功能的蛋白质大分子做功推送的结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体外,生物分子马达可以由活性收缩材料组成,并且人工地将分子马达组织成大阵列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阵列可以达到活细胞中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和运动水平。

在之前的工作中,就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具有光诱导的分子马达收缩网络,在紫外线 (UV) 照射下,形成肌肉状分层组织。如果将这种网络固定在照射区域,就会产生微牛顿拉力。这种人造肌肉将分子马达的纳米级作用放大到工程系统的宏观运动。人造分子马达的扩展性和收缩性都比较强,为微型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希望。

现在,来自大阪大学、岐阜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原位制造微型机器人的方法。该研究登上《Science Robotics》封面。


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ba8212

该研究首先用到了微流控芯片,它能将水凝胶机械结构(水凝胶预聚物)和人造肌肉执行器(生物分子马达)通过光流光刻技术连续图形化,并在原位集成到一个功能机器人系统中。

其次是 PEGD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水凝胶,其具有可调节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以及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帮助下在水环境中可以移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该研究将 PEGDA 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和人造肌肉的收缩特性结合,以改进微型机器人的设计。

下图是使用该研究提出的原位微型机器人制造方法生产微型机械抓手的过程。其中,微流控芯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制成,这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硅化合物,包含多个用于混合、制备和集成的微通道。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该研究制造了运动方式不同的微型机器人和具有独特特性的片上机器人。

人造肌肉可以连接部件的不同部位,下图以微型机械臂为例说明了该研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机制模仿了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并使用肌腱状的支柱来有效地传递力。这种微型机械臂是用水凝胶快速制备而成,如下图 (B) 所示。在下图 5(C)中,在左右两侧依次对人造肌肉进行光化处理,并通过双向旋转机械臂关节进行驱动测试。根据收缩特性,前臂立柱产生的力为 0.8 μN,关节产生的扭矩最大为 9.6 × 10^−11 N·m。关节旋转角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 (D) 所示。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论文原文,了解更多研究细节。

相关文章
|
API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AppsFlyer 研究(一)AppsFlyer SDK 集成(1)
AppsFlyer 研究(一)AppsFlyer SDK 集成
1402 0
|
4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机器人
LangBot:无缝集成到QQ、微信等消息平台的AI聊天机器人平台
LangBot 是一个开源的多模态即时聊天机器人平台,支持多种即时通信平台和大语言模型,具备多模态交互、插件扩展和Web管理面板等功能。
296 14
LangBot:无缝集成到QQ、微信等消息平台的AI聊天机器人平台
|
2月前
|
存储 JavaScript 开发工具
基于HarmonyOS 5.0(NEXT)与SpringCloud架构的跨平台应用开发与服务集成研究【实战】
本次的.HarmonyOS Next ,ArkTS语言,HarmonyOS的元服务和DevEco Studio 开发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现代化、轻量化、高性能应用的便捷方式。这些技术和工具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智能设备和服务提供方式。
74 8
基于HarmonyOS 5.0(NEXT)与SpringCloud架构的跨平台应用开发与服务集成研究【实战】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机器人
机器人版的斯坦福小镇来了,专为具身智能研究打造
【8月更文挑战第12天】《GRUtopia:城市级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新论文发布,介绍了一款由上海AI实验室主导的大规模3D城市模拟环境——GRUtopia。此平台包含十万级互动场景与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NPC系统,旨在解决具身智能研究中的数据稀缺问题并提供全面的评估工具,为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搭建重要桥梁。https://arxiv.org/pdf/2407.10943
262 6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谷歌将大模型集成在实体机器人中,能看、听、说执行57种任务
【9月更文挑战第17天】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谷歌最新研发的Mobility VLA系统,将大模型与实体机器人结合,实现了视觉、语言和行动的融合,使机器人能理解并执行复杂多模态指令,如“我应该把这个放回哪里?”系统在真实环境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在计算资源、数据需求及伦理问题上仍面临挑战。相关论文发布于https://arxiv.org/abs/2407.07775。
113 9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NLP)的突破,关注NLP在机器翻译、情感分析、聊天机器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特别在机器翻译、情感分析、聊天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和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对这些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的概述,并附带相应的代码实例。
280 1
|
6月前
|
机器人 C# 人工智能
智能升级:WPF与人工智能的跨界合作——手把手教你集成聊天机器人,打造互动新体验与个性化服务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聊天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即时响应、个性化服务及全天候支持。随着AI技术的发展,聊天机器人的功能日益强大,不仅能进行简单问答,还能实现复杂对话管理和情感分析。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WPF应用中集成聊天机器人,并通过示例代码详细说明其实现过程。使用Microsoft的Bot Framework可以轻松创建并配置聊天机器人,增强应用互动性和用户体验。首先,需在Bot Framework门户中创建机器人项目并编写逻辑。然后,在WPF应用中添加聊天界面,实现与机器人的交互。
202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搜索推荐
Elasticsearch与深度学习框架的集成案例研究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分析引擎,广泛应用于实时数据处理和全文搜索。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 和 PyTorch 则被用来构建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本文将探讨如何将 Elasticsearch 与这些深度学习框架集成,以实现高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任务。
63 0
|
7月前
|
安全 机器人
Nature子刊:人机融合即将成真!纳米机器人杀死癌细胞,肿瘤生长抑制70%
【7月更文挑战第9天】DNA纳米机器人成功抑制小鼠体内癌细胞生长70%,展示出人机融合治疗癌症的前景。卡罗林斯卡学院科学家利用DNA构造的纳米机器人,识别并选择性攻击癌细胞,其pH敏感设计确保只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减少对健康细胞的影响。尽管需进一步研究优化设计及进行临床试验,这一创新为癌症疗法带来新希望。[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76-4)**
135 1
|
7月前
|
数据采集 传感器 监控
LabVIEW在机器人研究所中的应用
LabVIEW在机器人研究所中的应用
6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