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技术笔记(一):前期调研怎么做

简介: 虽然说自动化测试比较偏技术工作,但在开展前,明确你的工作目标和KPI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并不是说技术优秀就可以拿到好的绩效,企业生存第一法则是先活下来做产出,再考虑锦上添花和技术优化的事。

昨天下午在家整理书架,把很多看完的书清理打包好,预约了公益捐赠机构上门回收。


整理的过程中无意翻出了几年前的工作记事本,里面记录了很多我刚开始做自动化和性能测试时的笔记。虽然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那个时候无论是技术细节还是整体思路都不够完善,但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点。


这篇文章,我将笔记里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提炼总结了出来,供大家参考。


工作背景


之前都是在零售快消品行业做功能和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在工作中的占比只有30%左右。


大概是18年上半年,入职了一家电商企业做专职的自动化测试工作,当时其实也是有一定压力和挑战的。一方面那个时候测试团队做专职技术工作的就我一个人,领导期望和KPI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电商的业务场景和技术复杂度较零售企业也不一样,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下面的内容,是我当时从零开始做自动化测试的一些实践,对新手同学应该能有所帮助。


刚入职新公司,无论是做业务测试或者技术专项,前期的调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在前期的调研阶段,以下几方面是比较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业务流程和场景(业务)


自动化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回归效率。以电商业务场景为例,如下几方面业务流程是比较典型的:


  1. 用户登陆流程
  2. 会员注册流程
  3. 用户导购流程
  4. 下单支付流程
  5. 后台处理流程
  6. 售后服务流程
  7. 仓储物流流程


我当时刚入职的前半个月,基本都在做前期的调研工作。当然,所谓的调研并不是说找各个模块的研发测试人员一对一访谈这种形式,我更建议去深入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比如参与技术评审、版本迭代、项目复盘


这样做相比于一对一访谈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更快速的熟悉当前的团队研发测试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后续工作开展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架构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被测系统技术架构(技术)


了解被测系统的技术架构是很多同学埋头做自动化测试经常忽略的,这点其实特别重要。


要了解系统的技术架构,新手可以重点关注如下几点:


  1. 请求入口:比如web端、移动端(区分Android和iOS),这会影响到后续的工具和框架选型设计;
  2. 数据库表结构:自动化测试所需的测试数据落库,以及结果校验、字段类型等都是测试过程要考虑的;
  3. 前后端技术栈:UI自动化必须熟悉前端框架,这样能避免后续的元素定位提取时踩坑;接口自动化也需要熟悉后段的技术框架甚至部分代码实现,有些技术难点(比如验证码、过滤规则、白名单配置、运费计算逻辑)都可以利用已有的封装好的接口或服务来快速实现;
  4. 技术技术组件:比如配置中心、注册中心、发布平台、代码管理工具等;


明确工作目标和KPI(产出)


虽然说自动化测试比较偏技术工作,但在开展前,明确你的工作目标和KPI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并不是说技术优秀就可以拿到好的绩效,企业生存第一法则是先活下来做产出,再考虑锦上添花和技术优化的事


工作目标和KPI如何明确呢?我个人的建议如下:


  1. 根据调研结果心里对现状有个大致了解(业务复杂度、技术难度、落地成本);
  2. 多和你的领导沟通,从他那里获取有用信息(他想要的结果、覆盖范围、产出内容);
  3. 和团队其他同学以及有协作关系的技术同学打好关系(便于更好的了解工作细节以及工作开展时获得支持配合);
  4. 通过文档或者ppt形式和你的直属领导再次沟通(当前现状是什么、落地挑战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支持配合、你的落地规划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做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价值);


工作开展区分优先级(落地)


通过前面的几项工作,当你对当前现状和业务以及技术有一定了解后,就需要出具具体的落地方案了。其实落地方案很简单,无非就是说明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式,需要哪些配合和资源,优先级是什么


如果是一个人从零开始落地自动化测试,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工作有如下几点:


  1. 自动化测试环境(和功能测试环境混用还是单独搭建);
  2. 测试脚本和数据如何管理(Git+gitlab、Excel/配置文件/数据库);
  3. 测试报告正确性和结果验证有效性如何解决(如何生成报告/发送给谁看/异常情况如何比对);
  4. 自动化测试的覆盖范围和粒度(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各是什么,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5. 如何解决持续集成和快速回归验证(jenkins/CICD,自己搭建还是利用团队已有的工具平台,需要谁配合);


以上内容来源于我之前做自动化测试工作时的一些笔记内容,稍加提炼和修改。下一篇我会聊聊做自动化测试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的细节。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机器人
浅谈网页端IM技术及相关测试方法实践(包括WebSocket性能测试)
最开始转转的客服系统体系如IM、工单以及机器人等都是使用第三方的产品。但第三方产品对于转转的业务,以及客服的效率等都产生了诸多限制,所以我们决定自研替换第三方系统。下面主要分享一下网页端IM技术及相关测试方法,我们先从了解IM系统和WebSocket开始。
271 4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主流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技术解析与实战指南
本内容深入解析主流测试框架Playwright、Selenium与Cypress的核心架构与适用场景,对比其在SPA测试、CI/CD、跨浏览器兼容性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探讨Playwright在AI增强测试、录制回放、企业部署等领域的实战优势,以及Selenium在老旧系统和IE兼容性中的坚守场景。结合六大典型场景,提供技术选型决策指南,并展望AI赋能下的未来测试体系。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API
拼多多API团购活动自动化:拼单成功率暴涨的幕后技术解析
本方案通过API自动化引擎破解传统团购效率低、响应慢、数据分散等问题,实现库存、价格、成团的实时联动。实战数据显示,成团时效提升74%,拼单成功率高达92%,人力成本下降80%。某生鲜商家接入后,月GMV突破500万元,成团率高达98.3%。API赋能团购,开启电商效率新纪元。
180 0
|
4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JavaScript
用 通义灵码和 PyQt5 爬虫智能体轻松爬取掘金,自动化采集技术文章和数据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智能开发工具通义灵码和Python的PyQt5框架,构建一个自动化爬取掘金网站技术文章和数据的智能爬虫系统。通过通义灵码提高代码编写效率,使用PyQt5创建可视化界面,实现对爬虫任务的动态控制与管理。同时,还讲解了应对反爬机制、动态内容加载及数据清洗等关键技术点,帮助开发者高效获取并处理网络信息。
|
1月前
|
数据采集 运维 监控
爬虫与自动化技术深度解析: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运维的完整实战指南
本文系统解析爬虫与自动化核心技术,涵盖HTTP请求、数据解析、分布式架构及反爬策略,结合Scrapy、Selenium等框架实战,助力构建高效、稳定、合规的数据采集系统。
爬虫与自动化技术深度解析: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运维的完整实战指南
|
2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 测试技术
单元测试覆盖率的自动控制技术
Jacoco是Java程序覆盖率工具,可以在pom.xml通过配置来自动控制程序的覆盖率
79 5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Kubernetes
运维自动化要靠啥?聊聊那些正在起风的关键技术趋势
运维自动化要靠啥?聊聊那些正在起风的关键技术趋势
137 1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jenkins
精准化回归测试:大厂实践与技术落地解析
在高频迭代时代,全量回归测试成本高、效率低,常导致关键 bug 漏测。精准化测试通过代码变更影响分析,智能筛选高价值用例,显著提升测试效率与缺陷捕获率,实现降本增效。已被阿里、京东、腾讯等大厂成功落地,成为质量保障的新趋势。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前端测试技术中,如何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
前端测试技术中,如何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
|
5月前
|
安全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考软件评测师——基于风险的测试技术
本文详细阐述了测试计划的核心要素与制定流程,涵盖测试范围界定、实施策略规划、资源配置及风险管理机制。通过风险识别方法论和评估模型,构建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针对不同测试级别与类型提供具体配置建议,并提出技术选型原则与实施规范,确保测试活动高效有序开展,为项目成功奠定基础。内容结合实际经验,具有较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