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学堂课程【如何成为技术大牛?:02毕业三年,为何技术能力相差越来越大?】学习笔记,与课程紧密联系,让用户快速学习知识。
课程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learning/course/1240/detail/18421
毕业三年,为何技术能力相差越来越大
内容介绍:
一、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结果的原因
二、实践举例
三、空洞的口号
本节的主题是:毕业三年,为何技术能力相差越来越大?
一、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结果的原因
高考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教科书,同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辅导,时间、精力基本差不多,可是最后别人考的是清华北大或者一本,而有些同学的能力只能考个三本,这是为什么?关键问题点就是为什么你的知识积累不了?有些知识看过就忘,忘了再看,实际碰到问题还是联系不上这个知识点。这其实是知识的积累出了问题,没有深入理解好,自然就不能灵活运用,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大家一起看相同的高考教科书,但是高考结果不一样,问题出在了理解上。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即智商,绝大多数人对知识的理解要靠不断的实践做题来巩固,同样实践效果不一样。同样工作一年,碰到了十个问题或者说做了十套高考模拟试卷,但是结果不一样,那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方法不够好或者说你对你为什么做对了,为什么做错了,没有去复盘。假如碰到一个问题,身边的同事解决了,而我解决不了,那么我就去想这个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他看到这个问题后的逻辑和思考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知识指导了他这么逻辑推理,这些知识哪些是我也知道,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么去运用推理的,说明我对这个知识理解的不到位从而导致缺乏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中又有哪些是我不知道的?知识缺乏没什么好说的,快去搜索学习一下,有场景案例和目的加持,学习理解起来更快。等你基本把这个问题按照你同事掌握的知识和逻辑推理想明白后,需要再去琢磨一下他的逻辑推理解题思路中有没有不对的,有没有啰嗦的地方,有没有更直接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更好的运用,相信每个问题都这么去实践的话,就不应该再抱怨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同时知识也积累下来了,这种场景下积累到的知识是不会那么容易忘记的。这就是向身边的牛人学习,同时很快超过他的办法。这就是为什么高考前你做了十套模拟题,还不如其他人做一套的效果好。知识加逻辑就基本等于你的能力,知识让你知道那个东西,逻辑让你把东西和问题联系起来。这里的问题你可以理解成方案、架构设计等系统化的知识哪里来?知识之间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并且像一棵大树一样自我生长。但是当你都没理解透彻,自然没法产生联系,也就不能够自我生长了。当我们讲到入门了某块知识的时候,一般是指对关键问题的点理解清晰,并且能够自我生长,也就如滚雪球一样可以滚起来了。
二、实践举例
好的逻辑又怎么来?实践复盘。讲个前同事的故事,我有一个前同事,所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找他,这位同学让我最佩服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多问题其实他也不一定擅长,但是他就是有本事通过 help 、 Google 不停的验证尝试,就把一个不熟悉的问题给解决了,这是我最羡慕的能力。在后面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不停的往这个方面尝试。应用刚启动连接到数据库的时候比较慢,但又不是慢查询。第一,这位同学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来 Tenda 分析网络通讯包,看具体卡在哪里,把这个问题硬生生的给找到了。第二,如果是专业的 DBA ,可能会通过收 prosseas 看具体连接在做什么,比如看到这些连接状态是 authentic 状态,然后再通过 Google 或者对这个状态的理解,知道创建连接的时候 Mysql 需要反查 IP 域名,这里比较耗时,通过配置参数 skipnameresolve 过去就好了。如果是对 Mysql 熟悉的人,一上来就知道 skipnameresolve 这个参数要改默认值。在我眼里这三种方式都解决了问题,最后一种最快,但是纯靠积累和经验,换个问题也许就不灵了。第一种方式是最厉害和通用,只需要最少的业务知识。我当时跟着他从 Sudoku 、 Is 等 Linux 命令开始学起,当然我不会轻易的去打搅他、问他,每次碰到问题我尽量让他在我的电脑上来操作,解决后我再自己复盘,通过 history 调出他的所有操作记录,看他在我的电脑上用 Google 搜了什么,然后一个个的去学习、分析他每个动作,去想他为什么搜这个关键字,复盘完还有不懂的再到他面前跟他面。面对面的讨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知道他这么做的知识和逻辑又是什么?
三、空洞的口号
很多文章都会教大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活学活用、多做多练,但是只有这些口号是没法落地的,落地的基本原则就是前面提到的却总是被忽视了。什么是工程效率?什么是知识效率?有些人纯看理论就能掌握好一门技能,还能举一反三,这是知识效率,这种人非常少,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看点知识,然后结合实践来强化理论,要经过反反复复才能比较好的掌握一个知识,这就是工程效率。讲究技巧工具来达到目的,肯定是知识效率最厉害,但是拥有这种技能的人毕竟非常少,是天生的高智商。从小身边那种不怎么学的学霸型基本都是这类,这种学霸都还能触类旁通,非常快的掌握一个新知识,非常气人,剩下的绝大部分只能拼时间加方法加总结等,也能掌握一些知识。非常遗憾,我就是工程效率型,只能羡慕那些知识效率型的学霸,但是这事又不能独立看待。有些人在某些方向上是工程效率型,有些方向就又是知识效率型。有一种知识效率型是你掌握的实在太多,也就比较容易触类旁通了,这算灰色知识效率型,使劲挖掘自己在知识效率型方面的能力。两者之间当然没有明显的界限,知识积累多了,逻辑训练好了,在别人看来你的智商就高了。知识分两种,一种是通用知识,不是说对所有人通用,而是说在一个专业领域去到哪个公司都能通用;另外一种是跟业务公司绑定的特定知识。通用知识没有任何疑问,碰到后要非常饥渴的扑上去掌握他们,会使我们受益终生,这还有什么疑问吗?而对于特定知识,就要看你对业务需要掌握的深度了,肯定也是需要掌握一些的特定知识,掌握的好的一般在公司里的职位也不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