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原理与编程(2)——第十二节 应用层协议(以HTTP为例)

简介: 协议是一种 "约定". socket api的接口, 在读写数据时, 都是按 "字符串" 的方式来发送接收的。更准确点来说,收发是按照比特位的形式进行的。

我们从本节开始,就来正式地详细介绍网络各个层次的内容。


我们先从最顶端的应用层协议说起。


在说应用层协议之前,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叫协议?


协议

协议是一种 "约定". socket api的接口, 在读写数据时, 都是按 "字符串" 的方式来发送接收的。更准确点来说,收发是按照比特位的形式进行的。


对于协议的理解,抓住本质:它就是一种协议。有了这种协议,大家都遵守的协议,那么在不同的主机收发数据的时候,就有了读取的标准,这样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读取大小等都有了参照的标准。


那么作为IOS模型的最顶端——应用层协议,都有哪些特点呢?我们现在就来详细地讨论一下。


本节,我们的应用层协议主要以Http为例,主要学习http的报文格式、特性等。


HTTP协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包含http协议在内的应用层协议,不属于内核,都是由程序员自己来定的。也就是说,http的报文格式到底是怎么样的,是程序员自己决定的。


认识URL

image.png


这样的链接,我们称之为URL


这样的一个URL,我们可以分成这样几块:


前面的https,为协议名;即我所使用的协议是https协议。


而后面的translate.google.cn或者是sports.qq.com,它们都是服务器地址;


再往后不同的链接就不一样了。大多数都是带层次的文件名、字符串查询符号、文段标识符等。


当然,在一个URL里,通常也会包含登录信息和端口号。但是我们这个通常不写。前者是因为浏览器知道你是谁,而后者是因为协议和端口一般是强绑定。比如https绑定的端口号就是443。


HTTP协议的特征

三个特征:


1、无状态;


2、无连接;


3、简单快速。


重点来解释前两个。


先来解释第一个:HTTP是建立在TCP协议的基础之上,那这和底层基于TCP协议是不是矛盾呢?其实之前就已经说过,HTTP作为上层,是不关心底层(下面一层)具体是怎么实现的细节的。


换句话来说:你TCP链不链接和我HTTP没有丝毫的关系。


所以说,HTTP直接把数据和报文的request发给底层的TCP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和对方链接的问题,至于要通过链接解决可靠性等问题,那是你底层TCP的事情,与我HTTP无关。所以说http是可以不用保证可靠性的(简而言之就是,因为http是基于tcp的,而tcp保证了可靠,所以http就不用保证啦)。


无状态:http本身是无状态的,并不会记录任何用户信息,只会发出request,然后得到response。记录你访问信息的是cookie + session


短链接进行文本传输(文本:html,img,css,js…)http/1.0


现在的http/1.1:也支持长连接


再来说说简单快速吧:简单是说其就是基于简单的链接,一来一回响应一个request和response就完了。 快速高效就也体现在其底层用的是tcp,并且可以传送各种文本资源。


HTTP的构成及报文格式

报文格式

http的报文分为两大类:


request报文和response报文


request报文和response报文的格式如下:

image.png



(1)在http报文的第一行是请求行,包含请求方法、url和 http的版本(version)(2)


(2)然后在下面的若干行,是一些key/value值;主要是一些属性。比如用户名、是否为长连接等。


(3)然后是空行;


(4)最后是请求报文的正文部分。


(还是先去接受,因为我这些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闭环,只有把这些知识全都介绍完之后,才能够明白来龙去脉)


对于Response报文:

image.png



(1)如上图,与Requst报文类似,response报文分为四块。分别是相应行、响应报头、空行和响应正文。


在第一行的响应行里,首先是response的版本,然后是退出状态码,接着是对退出状态码的描述。


(2)接下来的若干行依旧是响应报头的key/value值,存储的是一些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包含一行为Content-Length,它表示的是对应响应正文的大小。


(3)再接下来是一行空行。


(4)然后是响应正文部分。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当服务器收到一个request后,需要返回一个response

image.png


一次响应、一次请求结束之后,如果是短连接,那么短连接结束,服务端的文件描述符直接close掉,连接断开。


对于报文的内容,我们一会还会详细叙述,现在,我们来说一说该报文的可行性(即实际可操作性):


问:即我作为读的一方,我怎么知道我已经将HTTP的请求包括数据全部读完了呢?


答:首先,由于其是 以行 为单位来去写的,所以,就要以行为单位来去读。


所以当读到\n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这一行读完了


当我读到空行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把报头读完了。


下面的正文该读多少,取决于在请求报头当中的key值后面的value.(即其中一个key:value所表明的就是请求正文里有多少个字节,具体来说是Content-length:xxx,所以读取的时候,只要根据这个数值来就可以了)(注意,由于许多个http请求报文可能是连在一块的,所以是需要这个读取数值的,不是一股脑的将所有的数据全部读完)


注意:由于HTTP上层已经没有协议了,所以其不需要解决交付的问题,只需要解决分离的问题就可以了。


好的,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些细节。


请求方法

我们上网一般就干两件事:把人家的数据拿下来,或者将数据上传到网站上


那么在请求报文中,体现出来的就是POST方法和GET方法。POST就表示我要将我的报文的数据传递到某个网站上;GET相反,表示我要从某个网站上获取信息。


当然,我们的请求方法不止POST和GET两种。具体见下图:

image.png


常见的Header

这里的Header的意思就是报头上的key : value的key值。


它通常会有如下这些(这些通常也是比较常见、比较基本的):


1、Content-Type: 数据类型(text/html等)


2、Content-Length: Body的长度


3、Host: 客户端告知服务器, 所请求的资源是在哪个主机的哪个端口上;


4、User-Agent: 声明用户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信息; (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携带该信息来判断是否为机器爬虫)


5、referer: 当前页面是从哪个页面跳转过来的;


6、location: 搭配3xx状态码使用, 告诉客户端接下来要去哪里访问;


7、Cookie: 用于在客户端存储少量信息. 通常用于实现会话(session)的功能


状态码

我们通常在网页中的404,它其实就是状态码。状态码通常也是约定俗成、认为规定的。通常,状态码和状态码的含义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image.png



解释一些4xx和5xx:


4xx表示资源找不到,但这个是客户端的锅,客户端找的资源压根不合理


而5xx资源找不到的原因是因为服务器崩了,这个锅是服务器的。


注意一下二者的区别。


通常的,像200(OK), 404(Not Found), 403(Forbidden), 302(Redirect, 重定向), 504(Bad Gateway)


我们现在来尝试抓一个http包:


我们用Fiddler来进行抓包:

image.png


如上图,是我在访问baidu.com的时候,抓的https的报文。


依照着改图,我们再来补充一些知识。


首先注意里面有一个 keep-alive,表示长链接(close表示短链接)。


可不是说http是无连接的吗?注意,再次强调,我们链接的打开与关闭,是由我们自己控制,http的无连接,是指http发送一个request,然后再拿回来一个resonpse就完了。而底层的tcp链接要不要关闭是取决于http协议的,http复用了这个链接,选择长连接或者短链接。


注意到上面还有一行,是用来发送自己的平台信息和浏览器等相关的信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平时在安装软件的时候,浏览器能够自动识别我们的电脑相关的信息(比如是x64平台,win版本))


还有一行cookie。


我们知道,http是无状态的,所以需要我们登录才能访问的有很多场景,可是,我们在实际中发现浏览器好像能够有一定的记忆,记得我的信息,可是http本身是无状态的,这又怎么解释呢?


HTTP本身是无状态的不错,但是HTTP是给用户用的,如果无状态,就会给用户造成很差的用户体验。那怎么办呢?


Cookie

先说cookie是什么。


本质上,cookie就是一个文件。


保存在本地的文件(当然也有内存级的cookie)。那么每一次,在request当中,有一个cookie作为value值发出去了,在response中,有一个set-cookie。这个cookie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而set-cookie指服务器向客户端写入的内容(实际上是一种文件)


(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21211141712.png


那么cookie的作用,就是我只要输入了一次,后续我就不用再输入啦,这样会给予用户比较良好的用户体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我们的http请求去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是能够拿到我们的账号和密码的。而服务器是要给我们的客户端一个response,那么在这个response当中,服务器就会以set-cookie的方式,将我们的账号和密码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就会以cookie的形式保存到浏览器中。而cookie的本质是浏览器的一种文件。


从此往后,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客户端在下一次http请求的时候,会在request里自动将cookie里携带的信息以key:value的形式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服务器就够能拿到我们的账号密码,就不需要用户自动输入了。


(当然,如果我们清理掉我们的cookie,那就要重新输入了)


注意:这里的cookie分为内存级的和硬盘级的。


那如果有黑客来入侵我的主机,那他岂不是能够拿到我的cookie干坏事了吗?


那怎么解决呢?


这就演变出了session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第一次输入了账号密码的时候,在服务器端会通过这个账号密码,生成一个全网唯一的一个sid,然后将你的账号密码存储在server服务器端的一个session文件当中,然后,给用户返回的是一个sid,这个sid将会以set-cookie : sid = XXX的形式返回,然后下一次客户端再来访问的时候,直接拿着这个sid来访问,服务器端通过这个sid来去找到对应的session文件当中对应的账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如果是,那就算是登录成功了。


这个时候,即使黑客拿,也只能拿到我的sid,却什么也做不了。最多代替我进行访问,可是我的账号密码信息并未泄露。


好啦,本节的内容我们就到这里啦,在下一节,我们将会为大家来解释http和https之间的关系。


目录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算法
|
3天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在 Linux 系统中,网络管理是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命令及其适用场景
在 Linux 系统中,网络管理是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命令及其适用场景,包括 ping(测试连通性)、traceroute(跟踪路由路径)、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信息)、nmap(网络扫描)、ifconfig 和 ip(网络接口配置)。掌握这些命令有助于高效诊断和解决网络问题,保障网络稳定运行。
16 2
|
3天前
|
算法 网络协议 安全
HTTP/2 协议的缺点是什么?
HTTP/2 协议的缺点是什么?
|
3天前
|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网络虚拟化
本文介绍了十个重要的网络技术术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交换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云计算
本文介绍了十个重要的网络技术术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交换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云计算。通过这些术语的详细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24 3
|
6天前
|
网络虚拟化
生成树协议(STP)及其演进版本RSTP和MSTP,旨在解决网络中的环路问题,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生成树协议(STP)及其演进版本RSTP和MSTP,旨在解决网络中的环路问题,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介绍了这三种协议的原理、特点及区别,并提供了思科和华为设备的命令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协议。
20 4
|
5天前
|
Java Linux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Android系统架构:从Linux内核到应用层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Android操作系统的复杂架构,从其基于Linux的内核到丰富多彩的应用层。我们将探讨Android的各个关键组件,包括硬件抽象层(HAL)、运行时环境、以及核心库等,揭示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持广泛的设备和应用。通过本文,您将对Android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其如何平衡开放性与安全性,以及如何在多样化的设备上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
7天前
|
传感器 缓存 网络协议
CoAP 协议与 HTTP 协议的区别
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协议是为资源受限的设备设计的轻量级协议,适用于物联网场景。相比HTTP,CoAP具有低功耗、低带宽占用和简单易实现的特点,支持多播通信和无连接的交互模式。
|
12天前
|
开发者
HTTP 协议请求方法的发展历程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
12天前
|
安全
HTTP 协议的请求方法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
12天前
|
缓存 安全 前端开发
HTTP 协议的请求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并注意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限制,以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高效和数据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