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中输入设备的应用编程实现

简介: 大家好,今天主要来聊一聊,如何使用Linux系统下的输入设备进行应用编程。

537240ec916048ea8e83938d95576417.png

第一:什么是输入设备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输入设备(称为input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鼠标、键盘、触摸屏、遥控器、画图板等,用户通过输入设备与系统进行交互。


    由上面可知,输入设备种类非常多,那么Linux系统如何管理呢?Linux系统为了统一管理这些输入设备,实现了一套能够兼容所有输入设备的框架,那么这个框架就是input子系统。驱动开发人员基于input子系统开发输入设备的驱动程序,input子系统可以屏蔽硬件的差异,向应用层提供一套统一的接口。


    基于input子系统注册成功的输入设备,都会在/dev/input目录下生产对应的设备节点(设备文件),设备文件节点名称通常为eventX()(X表示一个数字编号0,1,2,3,等),譬如/dev/input/event0、/dev/input/event1、 /dev/input/event2 等,通过读取这些设备节点可以获取输入设备上报的数据。

第二:读取数据的流程

   如果我们要读取触摸屏的数据,假设触摸屏设备对应的设备节点为/dev/input/event0,那么数据读取流程如下:

    1、应用程序打开/dev/input/event0设备文件。


    2、应用程序发去读操作(譬如调用read),如果没有数据可读则会进入休眠(阻塞I/O情况下)。


    3、当有数据可读时,应用程序会被唤醒,读操作获取到数据返回。


    4、应用程序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当无数据可读时,程序会进入休眠状态(也就是阻塞),譬如应用程序读触摸屏数据,如果当前并没有去触碰触摸屏,自然是无数据可读。当我们用手指触摸触摸屏或者在屏上滑动时,此时就会产生触摸数据、 应用程序就有数据可读了,应用程序会被唤醒,成功读取到数据。那么对于其它输入设备亦是如此,无数据 可读时应用程序会进入休眠状态(阻塞式 I/O 方式下),当有数据可读时才会被唤醒。

第三:应用程序该如何解析

    应用程序打开输入设备对应的设备文件,向其发起读操作,那么这个读操作获取到的是什么样的数据呢?其实每一次read操作获取的都是一个struct input_event结构体数据,该结构体定义在头文件中,它的定义如下:

struct input_event{
    struct timeval time;
    __u16 type;
    __u16 code;
    __s32 value;
};

结构体中的time成员变量是一个struct timeval类型的变量,该结构体在前面给大家介绍过,内核会记录每个上报的事件及发生的时间,并通过变量 time 返回给应用程序。时间参数通常不是那么重要,而其它 3 个成员变量 type、code、value 更为重要。


    type:用于描述发生了哪一种类型的事件,Linux系统所支持的输入事件类型如下所示:

#define EV_SYN 0x00 //同步类事件,用于同步事件
#define EV_KEY 0x01 //按键类事件
#define EV_REL 0x02 //相对位移类事件(譬如鼠标)
#define EV_ABS 0x03 //绝对位移类事件(譬如触摸屏)
#define EV_MSC 0x04 //其它杂类事件

 以上这些宏定义也是在头文件中,所以在有应用程序中需要包含该头文件:一种输入设备通常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事件,譬如点击鼠标按键(左键、右键,或鼠标上的其他按键)时会上报按键类事件,移动鼠标时则会上报相对位移类事件。


    code:code表示该类事件中的哪一个具体事件,以上列举的每一种事件类型中都包含一系列具体事件,譬如一个键盘通常有很多按键,譬如字母A、B、C、D或者数字1、2、3、4等,而code变量则告知应用程序是哪一个按键发生了输入事件。每一种事件类型包含多种不同的事件,譬如按键类事件;

#define KEY_RESERVED 0
#define KEY_ESC 1 //ESC 键
#define KEY_1 2 //数字 1 键
#define KEY_2 3 //数字 2 键
#define KEY_TAB 15 //TAB 键
#define KEY_Q 16 //字母 Q 键
#define KEY_W 17 //字母 W 键
#define KEY_E 18 //字母 E 键
#define KEY_R 19 //字母 R 键

相对位移事件

#define REL_X 0x00 //X 轴
#define REL_Y 0x01 //Y 轴
#define REL_Z 0x02 //Z 轴
#define REL_RX 0x03
#define REL_RY 0x04

绝对位移事件

   触摸屏设备是一种绝对位移设备,它能产生绝对位移事件;譬如对于触摸屏来说,一个触摸点所包含的信息可能有多种,譬如触摸点的X轴坐标、Y轴坐标、Z轴坐标,按压大小以及接触面积等,所以code变量告知应用程序当前上报的是触摸点的哪一种信息。

#define ABS_X 0x00 //X 轴
#define ABS_Y 0x01 //Y 轴
#define ABS_Z 0x02 //Z 轴
#define ABS_RX 0x03
#define ABS_RY 0x04
#define ABS_RZ 0x05
#define ABS_THROTTLE 0x06
#define ABS_RUDDER 0x07
#define ABS_WHEEL 0x08
#define ABS_GAS 0x09

以上除了列举出来的之外,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预览头文件。


    value:内核每次上报事件都会向应用层发送一个数据value,对value值的解释随着code的变化而变化。譬如对于按键事件(type=1)来说,如果code=2(键盘上的数字键1,也就是KEY_1),那么如果value等于1,则表示KEY_1键按下;value等于0表示KEY_1键松开,如果value等于2则表示KEY_1键长按。在绝对位移事件中(type=3),如果 code=0(触摸点 X 坐标 ABS_X),那么 value 值就等于触摸点的 X 轴坐标值;同理,如果 code=1(触摸点 Y 坐标 ABS_Y),此时value 值便等于触摸点的 Y 轴坐标值;所以对 value 值的解释需要根据不同的 code 值而定!

第四:数据同步方法

     应用程序读取输入设备上报的数据时,一次 read 操作只能读取一个 struct input_event 类型数据,譬如对于触摸屏来说,一个触摸点的信息包含了 X 坐标、Y 坐标以及其它信息,对于这样情况,应用程序需要执行多次 read 操作才能把一个触摸点的信息全部读取出来,这样才能得到触摸点的完整信息。那么应用程序如何得知本轮已经读取到完整的数据了呢?其实这就是通过同步事件来实现的,内核将本轮需要上报、发送给接收者的数据全部上报完毕后,接着会上报一个同步事件,以告知应用程序本轮数据已经完整、可以进行同步了。


    所有的输入设备都需要上报同步事件通常是SYN_REPORT,而value值通常为0。

第五:读取struct input_event数据代码实现

    对输入设备调用read()会读取到一个struct input_event类型数据。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linux/input.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ruct input_event in_ev = {0};
 int fd = -1;
  /* 校验传参 */
 if (2 != argc) {
 fprintf(stderr, "usage: %s <input-dev>\n", argv[0]);
 exit(-1);
 }
 /* 打开文件 */
 if (0 > (fd = open(argv[1], O_RDONLY))) {
 perror("open error");
 exit(-1);
 }
 for ( ; ; ) {
 /* 循环读取数据 */
 if (sizeof(struct input_event) !=
 read(fd, &in_ev, sizeof(struct input_event))) {
 perror("read error");
 exit(-1);
 }
 printf("type:%d code:%d value:%d\n",
 in_ev.type, in_ev.code, in_ev.value);
 }
}

 分析:该案件是,在出厂系统中,该案件驱动基于input子系统而实现,所以在/dev/input目录下存在KEY0的设备节点,具体是哪个设备节点,可以查看/proc/bus/input/devices文件得知。

b2e220afba5bbbe5f5cbb1f0050edbc3.png

执行结果如下:

7a204359455bf8aead2f70ed4f1e2431.png

程序运行后,执行按下 KEY0、松开 KEY0 等操作,终端将会打印出相应的信息,如上图所示。


     第一行中 type 等于 1,表示上报的是按键事件 EV_KEY,code=114,打开 input-event-codes.h 头文件进行查找,可以发现 cpde=114 对应的是键盘上的 KEY_VOLUMEDOWN 按键,这个开发板出厂系统已经配置好的。而 value=1 表示按键按下,所以整个第一行的意思就是按键 KEY_VOLUMEDOWN被按下。


   第二行,表示上报了 EV_SYN 同步类事件(type=0)中的 SYN_REPORT 事件(code=0),表示本轮数据已经完整、报告同步。


    第三行,type 等于 1,表示按键类事件,code 等于 114、value 等于 0,所以表示按键 KEY_VOLUMEDOWN被松开。


     第四行,又上报了同步事件。


     所以整个上面 4 行的打印信息就是开发板上的 KEY0 按键被按下以及松开这个过程,内核所上报的事件以及发送给应用层的数据 value。我们试试长按按键 KEY0,按住不放,如下所示:

9410d040b7f94aaf6fa9f7622932bfba.png

 可以看到上报按键事件时,对应的 value 等于 2,表示长按状态。

 总结:使用好标准的输入设备系统,对实现输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相关文章
|
6天前
|
Linux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50 23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
6天前
|
Linux
Linux编程: 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中通过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信号。我们讨论了信号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信号的方法。通过正确地使用信号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响应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信号处理,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38 17
|
15天前
|
Linux
Linux编程: 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
通过本文,您可以了解如何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正确处理信号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信号处理机制。
50 26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Linux缓存管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
在Linux系统中,内存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特别是通过使用`/proc/sys/vm/drop_caches`接口。内容包括清理缓存的原因、步骤、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帮助你在必要时优化系统性能。
230 78
|
1月前
|
缓存 安全 Linux
Linux系统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CPU信息、模块信息
在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可帮助用户查看操作系统版本、CPU信息和模块信息
109 23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Linux
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 — 5.3 times、clock函数获取进程时间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中,`times`和 `clock`函数是获取进程时间的两个重要工具。`times`函数提供了更详细的进程和子进程时间信息,而 `clock`函数则提供了更简单的处理器时间获取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函数,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性能分析和资源管理。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函数,提高嵌入式系统编程的效率和效果。
121 13
|
2月前
|
Ubuntu Linux C++
Win10系统上直接使用linux子系统教程(仅需五步!超简单,快速上手)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10上安装并使用Linux子系统。首先,通过应用商店安装Windows Terminal和Linux系统(如Ubuntu)。接着,在控制面板中启用“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并重启电脑。最后,在Windows Terminal中选择安装的Linux系统即可开始使用。文中还提供了注意事项和进一步配置的链接。
6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