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二)|学习笔记

简介: 快速学习第一课(二)

开发者学堂课程【高校精品课-西安交通大学-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第一课】学习笔记,与课程紧密联系,让用户快速学习知识。

课程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learning/course/12/detail/22


第一课(二)

 

内容介绍:

一、基于关系代数的查询优化算法及实例

二、物理查询优化(暨物理实现算法选择与次序优化)

三、代价估算

四、事务处理

五、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二、物理查询优化(暨物理实现算法选择与次序优化)

1. 物理查询优化——总体思路

(1)为什么要物理查询优化?

一个例子: σCname=“数据结构”(Course)的执行方案

方案1:表空间扫描方法

直接对 Course 表进行扫描,从第一条检索到最后一条,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找出

方案2:利用 Course 上的 Cname 排序索引的方法

利用排序索引可以进行诸如二分查找等快速检索,找到相应的索引项,依据指针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找出。

索引调入内存中可以建二叉查找树,根据根节点,根节点比它小的往左边走,比它大的往右边走,如果相等就是找到了,从根节点一直往叶节点走。

>当条件更复杂时,可选择的方案还会更多

物理优化会有以下问题:究竟用哪一个算法的程序来执行?为什么如此选择?

物理优化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就是在这两种或者多种方案中选择哪一个。

(2)物理查询运算符

物理查询运算符通常是关系代数操作符的—个特定实现。

获取关系元组的操作:

√TableScan(R)---表空间扫描算法

最基本方法,缺点是如果数据量过大,就非常耗时

√SortTableScan(R)---表空间扫描排序算法

lndexScan(R)---索引扫描算法

√SortlndexScan(R)---索引扫描排序算法

关系操作的各种实现算法:

√σF(R), πα(R), δ(R), γ(R), τ(R),集合上的操作: ︶s ,s, -s,包上的操作: ︶B, ⌒B, -B,积,连接:PRODUCT , JOIN

√一趟算法、两趟算法;基于索引算法、基于散列算法、基于排序算法;迭代器构造--流水化、物化;

流水线化就是把这一个表达式树的各个运算串联起来,可以想象每一个运算符它的实现都是一个小程序,然后把这些程序组合起来,组合成一个大程序,那么怎么来组合这个程序就是流水线化。流水线化还涉及到并行的问题,如果讲并行数据库的话,那流水线可以潜在的进行并行,但是这个内容这里就不去讲了。

另外,物化就是这个表达式当中,如果有视图,那么怎么来做视图,一种就一个虚的视图,就是一个虚表;还一种把它变成实的视图,就把这个视图做查询执行一遍,执行一遍以后把结果像一个表一样保存起来。那么,这时候你再进行这个视图上的查询就不用再执行一遍,原理就是空间换时间。这样后面再进行这个视图的查询,就不用重复算,但是代价就算完以后,要把数据存起来,等于重复存里边,因为这个视图数据都是来源于底下的基本表,本来基本表都有了,那你算一遍,相当于把基本表里的数据提出来,又单独存一次,就等于重复存了,数据冗余。

但是好处是通过这样减少了计算,就节省时间了,这个就叫空间换时间,这是一个基本策略,就叫物化。但物化有一个增量修改问题,就是视图底下的基本表如果发生改变,进行了增删改操作,内容发生变化,那么视图的内容也要跟着改变。这时有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周期性的刷新,就是变化之后视图先不管;还有一种是基本表改变之后,马上就启动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就会对视图做相应增量式修改。比如说在基本表删除一行,在视图里头也会删除那行相关的数据,如果插入一行,就在视图里插入一行,这叫增量操作。

物理优化总体思路,就是它先从那个 SQL 语句经过编译转换成一个语法树,转换成一个关系代数表达式。然后进行语法优化,也就是逻辑层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这个表达式树。这个树得到后,就是逻查询计划,进行执行优化,在物理层进行优化。

实际上就是为每个关系代数的运算选取优化的执行层例行程序,形成一个物理查询计划。物理查询计划,它的执行优化主要就是先获得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就是统计信息,实现同一个关系操作,它可能有不同的运行程序,比如筛选,逻辑上就是一个条件筛选,但是实现的时候,可以对这个表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索引扫描,有它有好多种方法,所以它要选取相应的执行层例行程序,选取时要进行代价估算,估算花费的成本,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或者io次数、磁盘操作所需的块数,估算完成之后选择最少的,然后形成查询计划。物理查询计划就是基于不同算法实现程序构造。

下图就是整个物理查询的框架示意图:

image.png

2. 如何衡量一个物理查询计划的好与坏?

DBMS 如何衡量物理查询计划的优劣呢?

衡量I/O访问次数

衡量CPU的占用时间

内存使用代价(与缓冲区数目与大小的匹配)

中间结果存储代价

计算量(如搜索记录、合并记录、排序记录、字段值的计算等)

网络通信量

最主要的是衡量I/O的访问次数,访问次数越少,计划就越好。

内存代价主要是缓冲区,比如说表连接,表连接对缓冲区非常敏感,缓冲区多可能一遍扫描,缓冲区少就会多次扫描。

依据什么信息来计算这些方案的上述各种指标呢?这是一个定量分析问题,定量分析有一些叫统计信息。

3.依据什么信息判断物理查询计划的好与坏?

依据数据库的一些统计信息---存放在数据字典或系统目录中的

TR或T(R):关系R的元组数目;

BR或B(R):关系R的磁盘块数目;

lR或l(R):关系R的每个元组的字节数;

fp或f(R):R的块因子,即一块能够存储的R的元组数目

V(A, R):R中属性A出现不同值的数目,即IПIa(R)的数目.

SC(A,R): R中属性A的选择基数,满足A上等值条件的平均记录数

b:每个磁盘块的字节数;

… …

>DBMS依据上述统计信息对DB操作的各种物理查询计划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优的计划予以执行。

统计信息,它实际上一般是存放在数据字典或系统数据目录里头。系统目录/数据字典,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模式信息,就是表名字、表头的信息,表有哪些列;还有一类叫统计信息,上面内容是统计信息的指标,这个统计信息,指标包括比如一个关系有多少行,这时查计数是不用数的,其实只要把那个一放就可以了,比如学校有三万名学生,这个值就等于3万。如果要查count *,比如select count * from student,后面无条件,比如校长想知道学校现有多少学生,马上就打一个语句select count * from student,数字就出来了。其实都不用去数,因为那个数字就在上面,有个计数器插入一行加一,删除一行减一。

这个关系占用的磁盘块数,比如3万个学生,假定一个学生的记录是200个字节,那么一个块儿大小是4K,就四千,四千被两百一除就可以算,一个块里头假如放20个学生,那么3万个学生,就能算出实际存放占用的物理块数。还有跟索引有关的,关系当中每一个元组的字节数,还有块因子,块因子就是一个块中能够存储的R的原子数目。

还有跟属性有关的,属性有关的V(A,R),R这个关系当中属性a出现的不同值个数,那么这个不同值个数实际上就是对它做投影以后消除以后的数目,那么这有两种情况,比如这个a是主属性,候选键,那么它的数目就跟这个行数是一样的,比方说学生学号上的属性的不同值个数,那么有3万学生就有3万个不同值。但是有的就不一样,比如学院,学院投影下来以后,比如这个学院里头有20个学员,那么就有20个不同值,如果性别,就两个不同值。另外就是属性a 的筛选基数,满足a上等值条件的平均记录数,这个实际上是概率问题。还有每个磁盘块的字节数,以上就是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在行车的例子中,比如司机开车,他制定行车路线,也有统计,统计路的信息,这条路多长,多宽,几个车道。另外动态的有几个红绿灯、立交桥。司机根据这个信息,就可以估算出走这段路花多长时间。其实我们现在用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估算时间很准,它还去可以推荐路线,一条路上有多少红绿灯,车流量多少也能算出来。通过这段路线大概花多长时间?比方花20分钟,这段少花15分钟,它累加起来,然后可能再加个算法,有这些就可以估算出来。

上述信息如何获得呢?

4.如何收集这些信息?

>当一个表装入内存和创建索引的时候,统计信息不是被自动收集的,必须由 DBA 使用特定的命令来完成信息统计,这些命令就是收集统计信息并把其存入系统目录中的实用程序

>随着表的更新操作,统计信息可能会过时,过时的统计信息会使 DBMS 确定方案时决策错误,因此要求 DBA定期的对有频繁更新操作的 Table 进行统计

> DBA 要熟悉统计信息收集命令的使用,并定期执行

>IBM DB2使用 Runstats 收集统计信息

RUNSTATS ON TABLE username.tablename

[ WITH DISTRIBUTION[ AND DETAILED ]

{ INDEXES ALL | INDEX indexname} ];

>例如,收集 SCT 数据库的 Student 表的统计信息

Runstats on table SCT.student ;

>Oracle 使用 Analyze 命令收集统计信息并将其放入系统表中

ANALYZE { INDEX |TABLE | CLUSTER }

indexname | tablename | clustername }

COMPUTE STATISTICS

{ FOR TABLE | FOR ALL [ INDEXED ]COLUMNS [SIZE n]};

>例如,收集 SCT 数据库的 Student 表的统计信息

Analyze table student compute statistics for table ;

相关文章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第一课(三)|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一课(三)
124 0
第一课(三)|学习笔记
|
SQL 算法 数据库
第一课(一)|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一课(一)
139 0
第一课(一)|学习笔记
|
搜索推荐 网络协议 Java
第四课(二)|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四课(二)
80 0
第四课(二)|学习笔记
|
存储 缓存 移动开发
第四课(三)|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四课(三)
84 0
第四课(三)|学习笔记
|
SQL 存储 缓存
第二课(二)|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二课(二)
120 0
第二课(二)|学习笔记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第二课(三)|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二课(三)
169 0
第二课(三)|学习笔记
|
存储 数据库 开发者
第五课(三)|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五课(三)
113 0
第五课(三)|学习笔记
|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开发者
第五课(二)|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五课(二)
81 0
第五课(二)|学习笔记
|
存储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第七课(三)|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七课(三)
114 0
第七课(三)|学习笔记
|
存储 数据库 开发者
第七课(二)|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第七课(二)
127 0
第七课(二)|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