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回顾
我们在总体介绍部分讲解了本教程的一个总体规划和适用人群,并且初步介绍了账号的开通注册。本篇我们继续介绍一下账号相关的知识。
版本介绍
一般使用这类线上的环境的,有的是开发工具,有的是成熟的SaaS软件。不同的产品的定价策略和功能不一样。常见的低码工具将版本分为基础版、高级版、旗舰版几个版本。
基础版通常提供一些基础搭建功能,一般功能有限。比如有限的资源使用,有限的数据存储,有限的数据库容量,有限的注册用户数和访问用户数。
高级版通常提供了一些高阶的能力,比如工作流、报表展示、支付等。
当然了各家厂商比较看重的是旗舰版,旗舰版一般是对应着私有化部署。低码工具作为开发工具推广口号就是快速开发,但是一般的企业往往更看重数据安全,希望工具是部署到自己的企业内网使用。
有些服务商在选型低码工具的时候,看重的是源码导出,和在源码基础上的二次修改的能力。
需求不同,对应着选型的不同。场景不同,对应着购买不同的版本。
那微搭低代码在版本这块是如何定价和制定相应的策略呢?以我从公测就跟踪的经历来说,经历过几次变化。第一阶段公测阶段是免费试用,公测结束后经历过第一次商用。商用之后分为个人版和企业版,个人版主要是可以使用小程序开发部分的功能,企业版可以开发PC端的应用,使用工作流,自己建立组织用户。
商用一段时间后,又更改为基础版和高级版,基础版基本可以使用全部功能,高级版还是面向企业开发的功能。
最近微搭已经停止购买,准备更新新的资费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到版本的区分和定价策略,但是我估计官方也会根据一年的运营情况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价策略。
如何进行技术选型
自从我进入到低码这个领域之后,在前期的技术选型时我也研究过一些低码产品,如简道云和宜搭。通过试用我发现这两款产品更侧重于表单+工作流系统的搭建。如果需求是在这一方面使用这一类产品是比较合适的。
在日常的博客创作过程中,我也关注到其他博主也在分享其他类型的低码产品,比如华为的AppCube,有一个博主分享的是使用这个低码工具来自动识别物品,偏向于算法的低码。另外就是ivx,1_bit分享了一系列ivx的入门教程,比如可以快速开发网页,开发小程序,开发小游戏。总体上看ivx的操作风格和photoshop类似,也是有不同的图层,然后定义逻辑。
除了看其他博主的分享,在和粉丝的日常沟通中也接触了其他的产品。比如维格表,就可以方便的搭建PC端的管理系统,比如zion可以无代码的方式开发小程序。
看行业报告,其实将目前的低码产品分成了8个大类,一共是有60多家公司。如果我作为企业的技术决策者来进行选型的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一些视角分析:
- 多端的支持,是否支持PC端和移动端的开发,是否支持小程序的开发
- 是否支持私有化的部署
- 是否支持源码导出
- 开发的应用是否支持导入导出
- 产生的数据是否支持本地备份,数据是否可以还原
- 组件的丰富度,基础组件的丰富度,业务组件的丰富度
- 模板的丰富度,是否有开箱即用的模板
- 文档和教程的丰富度,是否有在线文档,是否有图文教程和视频教程
- 社区的丰富度,是否有技术社区,从业者是否众多
- 收费模式,是按量付费,还是需要购买套餐,套餐是指什么,是按注册用户数收费还是按在线并发用户数收费
- 集成性如何,是否支持多种数据库,是否可以接入外部数据库。是否支持接口接入,自建应用对外是否可以暴露成接口
- 成功案例的评估,是否提供成熟的案例介绍,需要评估技术能力及可以做到开发什么类型的应用,应用复杂度的支持情况
- 售后的服务能力,是否有24小时的技术支持热线
当然了我们在技术选型的时候还是应该采集足够多的数据,来做综合的对比,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比较重要。如果先期做了决策了,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又和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往往更换产品的代价是高昂的。比如应用要重新开发,数据要重新导入。按照自己的需求及要开发的场景选对了产品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微搭版本介绍
微搭的收费是包含两块,第一个块是基本版本收费,第二块是资源包收费。基本版本里包含一个基础资源包可供使用。
基本版本有四个指标分别是应用数量、Cos存储、数据库容量、CDN容量。
应用数量我目前购买这个套餐是可以创建50个应用,虽说有这么多,其实对外的是两个类型。一种是通过域名来访问的H5应用,另外一种是小程序。不知道后续的规划,目前其实就是你可以有一个网站外加一个小程序可以对外。
毕竟只允许发布一个小程序,网站的话倒是可以绑定域名之后通过应用ID来访问,但是大概率你的客户只能记得你的域名,所以从使用上看最好有一个应用对外即可。
第二个指标是COS存储,就是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存储图片和附件的一块空间。
第三个指标是数据库容量,一般你页面上展示的信息都是需要从数据库读取的,图片和附件需要从COS存储读取,然后就是表单提交的信息也要存储到数据库里。
第四个是CDN容量,我一开始也不理解这是个啥概念,我有了这些基础一般对外不需要买一个带宽就可以了么,比如我服务器购买10MB的带宽。后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才发现CDN其实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就像我们手机流量购买了5GB的月租,我们看视频啊,浏览信息啊都要走这个流量,流量耗尽我们自然也就无法上网了。
理解了这些概念之后就需要对我们需要购买的容量进行估算,来为决策提供依据。你可以测算一下你整个网站加带附件的大小一共是多少MB,比如我网站总体的大小是20MB,那么我一天会有多少个人去访问我的站点,比如50个人,那么所有人访问一次要跑的流量就是50*20=1000MB,换算成GB的话需要1GB的流量。
如果我每天要突破这50人的访问,那就需要购买下一档的流量包。流量包买小了,用户进入不了,买的大了又比较浪费。后续如果支持按量付费就比较好,用多少买多少。但是按量付费就怕被别人薅羊毛,或者被人盯上也不是啥好的方案,根据情况来看是包月包年套餐还是按量付费,总体上一旦上了网就需要进行安全加固。
总结
本篇是对微搭的一个资费的情况介绍,要不要选用低代码工具,也需要从资费情况进行评估,看是否愿意承担相应的价格,有了充足的准备,购买之后才不会后悔。因为一旦应用跑起来再进行更换代价是巨大的,希望本篇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