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边缘保留滤波通常用到两个方法:高斯双边滤波和均值迁移滤波
应用比如比较low的应用就应该是使用这个相当于做了个磨皮滤镜
贴出代码吧:
importcv2ascv#边缘保留滤波(EPF )#高斯双边 高斯模糊原理defbi_demo(image): dst=cv.pyrMeanShiftFiltering(image, 0,100,15) cv.imshow("bi_demo",dst) # 均值迁移defshift_demo(image): dst=cv.pyrMeanShiftFiltering(image,10,50) cv.imshow("shift_demo",dst) src=cv.imread("C:\\Users\\william\\Pictures\\go.jpg") cv.namedWindow("input image",cv.WINDOW_AUTOSIZE) cv.imshow("input image",src) bi_demo(src) shift_demo(src) cv.waitKey(0) cv.destroyAllWindows()
部分原理见网友大佬博文:https://www.cnblogs.com/FHC1994/p/9097231.html
这里的函数原型也是贴的这个大佬的。。比较无耻
1.双边滤波(Bilateral filter)是一种非线性的滤波方法,是结合图像的空间邻近度和像素值相似度的一种折中处理,同时考虑空域信息和灰度相似性,达到保边去噪的目的。双边滤波器顾名思义比高斯滤波多了一个高斯方差sigma-d,它是基于空间分布的高斯滤波函数,所以在边缘附近,离的较远的像素不会太多影响到边缘上的像素值,这样就保证了边缘附近像素值的保存。但是由于保存了过多的高频信息,对于彩色图像里的高频噪声,双边滤波器不能够干净的滤掉,只能够对于低频信息进行较好的滤波
2.双边滤波函数原型:bilateralFilter(src, d, sigmaColor, sigmaSpace[, dst[, borderType]]) -> dst
src参数表示待处理的输入图像。
d参数表示在过滤期间使用的每个像素邻域的直径。如果输入d非0,则sigmaSpace由d计算得出,如果sigmaColor没输入,则sigmaColor由sigmaSpace计算得出。
sigmaColor参数表示色彩空间的标准方差,一般尽可能大。较大的参数值意味着像素邻域内较远的颜色会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更大面积的半相等颜色。
sigmaSpace参数表示坐标空间的标准方差(像素单位),一般尽可能小。参数值越大意味着只要它们的颜色足够接近,越远的像素都会相互影响。当d > 0时,它指定邻域大小而不考虑sigmaSpace。 否则,d与sigmaSpace成正比。
3.均值漂移pyrMeanShiftFiltering函数原型:pyrMeanShiftFiltering(src, sp, sr[, dst[, maxLevel[, termcrit]]]) -> dst
src参数表示输入图像,8位,三通道图像。
sp参数表示漂移物理空间半径大小。
sr参数表示漂移色彩空间半径大小。
dst参数表示和源图象相同大小、相同格式的输出图象。
maxLevel参数表示金字塔的最大层数。
termcrit参数表示漂移迭代终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