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发布了2022的技术趋势,一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最近有需要就重新学习了一遍,有些理解,可大家分享。
先看一下Gartner调研成果,基于调查结果认为,支撑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12大技术趋势包括,线上有很多的表述,在这里简单罗列一下:
1)Enginerring Trust(工程信任领域):Data Fabric(数据编织)、Cloud-Native Platforms(云原生平台)、Privacy-Enhancing Computation(隐私增强计算)、Cybersecrity Mesh(网络安全网格);
2)Sculpting Change(塑造变革):Composable Applications(组装式应用程序)、Decision Intelligence(决策智能)、Hyperautomation(超级自动化)、AI Engineering(人工智能工程化);
3)Accelerating Growth(加速增长):Total Experience(全面体验)、Distributed Enterprie(分布式企业)、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能)、Autonomic System(自治系统);
技术趋势有12项之多,全部兑现应用的话,除非数字化的阶段属于成熟期的企业,对于大多数完成信息化不久的企业,数字化还在起步上升阶段,最核心的3方面及数字化路径可能是:
1)打好基础:信息化建设已经建立了非常多的业务应用系统,业务不通、数据不通是比较常见的现状,这直接导致了数据无法发挥其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以事件为驱动进行数据精准营销的今天,问题更加突现。所以Gartner将打好基础的核心定位为数据编制,也即数据价值应用方面,是非常正确的。具体为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构建系统数据治理体系下的准确、灵活、可复用的数据服务,最终赋能业务,同时让支撑决策成为可能。除数据外,云原生和安全2个主题逐渐走向成熟,如何通过统一身份灵活、安全、快速地使用数据并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领域。
2)塑造变革:基础打好,持续改进的成果怎么呈现,变革的力量很重要。在上述趋势中,组装式的应用程序、决策智能,超级自动化是变革的核心。在数据打通基础建好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数据基础,快速高效地构建支撑变革的数字化产品显得非常重要。组装式应用和流程自动化可以快速借助提供商、自属团队、第三方团队完成业务应用的快速构建,支持业务创新。如果说组装式应用和流程自动化是快速构建业务场景的创新应用,是工具化的体现,那么在塑造变革的另外一个核心是借助于智能辅助决策,即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能力,进行挖掘分析同时完成企业决策的过程。
3)布局未来:有了基础,也借助于基础完成快速创新业务的构建和智能的辅助决策。未来还是要紧跟智能化这个方向,真正通过人工智能的工程化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去完成一些未知领域的探索,以发现更具价值点进行创新,同时也针对一些模型进行验证,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人工智能的工程化主要是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工程化,能够快速的应用并集成到业务应用的创新过程中,让AI无处不在,属于快速变革创新的范畴。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从识别到生成的一种进化,识别例如能够识别人或汽车,生成是能自动生成数据,比如撰写文章,是让机器真正有“意识”的一个突破,未来可期。
面向客户,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面体验的分布式企业,这个是从集中式办公企业向分布式办公企业的一个转变,目的是提升效率。疫情期间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家办公效率可能是不高的,但结果出人意料,即使在没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效率其实也是有升有降,对于协作不是太多的这种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的。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规范、标准、工作环境、协作机制的优化改进,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方式,当然需要再进行不断的尝试、改进、优化才能真正达到期望的结果。
分布式企业其实是全面体验一个很好的实践,以往我们强调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在员工、用户等其他角色层面考虑的较少。本次提出的全面体验是一项结合客户体验(CX)、员工体验(EX)、用户体验(UX)和多重体验(MX)的业务战略。全面提升体验的目标是提升客户和员工的信心、满意度、忠诚度和拥护度,企业机构将通过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全面体验业务来增加收入和利润。分布式企业如何应用直接影响到对于员工的信心、满意度、忠诚度。其他角色有相应的方式,从系统性方面考虑所有角色的诉求,从立体的视角提升满意度,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在数字化方面,从3个层次递进建设,是一种可行的建设路径,不同是企业处在不同的阶段,应用的技术阶段不能不同。12技术趋势是全面的梳理后的成果,可以组合N种方案进行推广应用。总的来说,首先是数据、云原生、安全作为数字化的基础,支撑信息化到数字化起步;其次组装式应用、决策智能、自动化作为技术应用创新底座,应对不断增长的复杂的业务需要,进行高效有创意的创新;最后是工作模式的重构及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为未来的创新创造指引了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