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首页 标签 Kubernetes
# Kubernetes #
关注
18927内容
初探:从0开始的AI-Agent开发踩坑实录
本文主要阐述作者通过亲身实践,探索利用AI Agent实现开源应用Helm Chart自动化生成的实践历程。
|
10天前
| |
来自: 弹性计算
运维不靠“熬夜拼命”,靠的是数据驱动的智能调度
运维不靠“熬夜拼命”,靠的是数据驱动的智能调度
|
13天前
| |
来自: 弹性计算
运维还能“自愈”?聊聊AI加持下的运维进化
运维还能“自愈”?聊聊AI加持下的运维进化
|
13天前
| |
来自: 云原生
helm-diff:显示Helm升级变更的diff插件
helm-diff:Helm插件,解决Kubernetes应用升级前难以知晓具体资源变更的痛点。通过生成当前部署版本与升级计划的差异对比,将抽象升级操作转化为可视化资源变更,支持升级前预览,让每一次变更清晰可见,提升应用管理可控性。
|
19天前
| |
几大AI知识库致命坑点:避开它们,少走3个月弯路!
本文详解AI知识库在企业中的应用,涵盖架构设计、文档处理、工作流优化与性能调优等核心技术,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避开落地过程中的常见陷阱,适合希望提升AI应用能力的技术人员阅读。
|
21天前
|
教你读懂 高可用/SRE
高可用(HA)与网站可靠性工程(SRE)是保障现代分布式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理念。HA关注系统持续可用的能力,常用“9”的数量衡量可靠性,如99.99%可用性意味着全年仅允许约52分钟宕机。实现手段包括冗余设计、故障转移、负载均衡、限流熔断与数据多活。SRE则通过工程化方法提升系统可靠性,核心在于SLI(服务指标)、SLO(目标值)、SLA(服务协议)的指标体系,结合错误预算、自动化运维、容量规划与事后分析,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平衡。二者相辅相成,HA是目标,SRE是路径,共同构建“可测、可控、可优化”的系统稳定性体系。
|
22天前
| |
来自: 云原生
将CPFS智算版从Hostpath挂载迁移至PVC挂载
CPFS智算版是阿里云推出的高性能存储系统,适用于AI场景。早期通过Hostpath挂载,现支持PVC/PV方式,提升应用鲁棒性和数据持久性。本文介绍迁移背景、方案及操作步骤,助您顺利升级存储使用方式。
|
22天前
|
Bitnami 替代品:Websoft9 如何接力单服务器多应用时代
Bitnami 曾为开源应用部署带来革命性体验,但随着 Docker 成熟与战略转向云原生,其单机多应用支持逐渐弱化。面对多应用管理分散、资源冲突、运维工具缺失等痛点,Websoft9 应运而生,提供一键部署、统一管理、智能调度等能力,全面优化单服务器多应用运维体验,成为 Bitnami 的理想继任者。
|
25天前
| |
来自: 云原生
「迁移急救包」全云平台无缝迁移云效实操手册
阿里云云效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DevOps平台,提供代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交付流水线及精细化研发管控,支持多种开发场景。本文详细介绍了从其他平台(如Coding)向云效迁移的完整方案,包括代码仓库、流水线、制品仓库及项目数据的迁移步骤,帮助用户实现高效、安全的平滑迁移,提升研发效率与协作能力。
|
25天前
|
云计算分类与主流产品
云计算已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活,主要分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多云。服务模式以IaaS、PaaS、SaaS为主,未来将向S2S模式发展。公有云具备规模大、价格低、灵活性强等特点,而私有云则更注重数据安全和资源控制。混合云结合多种云的优势,提供更灵活的架构。此外,云存储、虚拟桌面、开发测试、电子政务等场景广泛应用,OpenStack、Kubernetes等开源产品也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