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特征提取及其原理

简介: 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特征提取及其原理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

近期看的算法就是EMD的,发现很多Paper用的地方还挺多的,在特征提取方面,来做个以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EMD特征提取的学习总结。


建议可以先看文章后半部分基础归类在看前半部分特征提取。


EMD方法是从一个简单的假设发展而来,即任何信号都是由不同的简单固有振型组成的。每个线性或非线性模式都有相同数目的极值和过零。在连续的零交点之间只有一个极值。每个模式都应该独立于其他模式。这样,每个信号就可以分解为若干个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s,固有模态函数),每个IMF必须满足以下定义:


定义1:在整个数据集中,极值数和过零数必须相等或不大于1。

定义2:在任意点上,由局部极大值和局部极小值定义的包络线的均值为零。

与简谐函数相比,IMF表示一个简单的振动模式。


EMD的步骤如下:


找出原始信号x ( t ) x(t)x(t)的所有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并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原始信号的波动包络。


计算波动包络的均值,用u 1 ( t ) u_1(t)u

1


(t)表示,将原始数据序列减去均值得到新的数据序列y 1 ( t ) y_1(t)y

1


(t):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因此,将信号分解得到了n nn个经验模态,并得到了残差r n ( t ) r_n(t)r

n


(t),即残差x ( t ) x(t)x(t)的平均趋势。


image.png

image.png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不同故障的轴承在运行时,振动信号中产生相应的共振频率分量,故障振动信号的能量随频率分布而变化。为了说明这种情况,计算了每个IMF的能量。

image.png

首先,计算n 个  IMFs  n 个 \text { IMFs }n个 IMFs 的总能量:

image.png

  1. 构造以能量为元素的特征向量F:

image.png

  1. 为方便后续神经网络的训练,将能量特征向量归一化如下:

image.png

然后

image.png

以下算是对EMD的一些小知识点总结吧~


简单基础总结

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作为时频域的处理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克服了基函数无自适应性的问题。


相对于同样是时频域方法的小波分析,小波分析是需要选定某一个小波基的,小波基的选择对整个小波分析的结果影响很大,一旦确定了小波基,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将无法更换,即使该小波基在全局可能是最佳的,但在某些局部可能并不是,所以小波分析的基函数缺乏适应性。


简单说来,EMD就像一台机器,把一堆混在一起的硬币扔进去,他会自动按照1元、5毛、1毛、5分、1分地分成几份。


内涵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就是原始信号被EMD分解之后得到的各层信号分量。或许和上面文章开头解释的固有模态函数的翻译不同,但其实是一样的~


—此处引用:大佬解释 膜拜

image.png

----图片来自于网络


原始信号:x ( t ) x(t)x(t)


IMF1:信号分量


IMF2:信号分量


IMF3:信号分量,可能会出现EMD端点效应


残差:r n ( t ) r_n(t)r

n


(t)


EMD特点:


自适应地进行信号的主成分分析,主要此处的主成分分析和 PCA 不同,关于PCA,我之前的博客有所提及。


对一段未知信号,而不需要做出预先分析及研究,就能够直接开始分解。这个方法会按照一些固有模式按层次分好,而不需要人为设置或者干预。


关于 EMD的代码,日后研究再更新!


相关文章
|
监控 安全 Linux
Qt 文件类实战:解锁文件操作的无限可能
Qt 文件类实战:解锁文件操作的无限可能
693 1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与方法
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与方法
1468 13
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与方法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运维
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充:基础方法与入门案例
本文探讨了时间序列分析中数据缺失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缺失值补充。文章构建了一个模拟的能源生产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和决策树回归两种方法进行缺失值补充,并从统计特征、自相关性、趋势和季节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评估。结果显示,决策树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模式和保持数据局部特征方面表现更佳,而线性回归方法则适用于简单的线性趋势数据。文章最后总结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并给出了实际应用建议。
487 7
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充:基础方法与入门案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TensorFlow Probability 超厉害!带你探索贝叶斯方法与概率编程,开启数据科学新征程!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TensorFlow Probability是基于TensorFlow的一个强大库,专攻概率建模与推断,融合深度学习力量与概率方法灵活性,便于构建复杂概率模型并高效推断。它提供了概率分布、贝叶斯推断等工具,支持不确定性量化与决策,尤其适合数据有限情况。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构建贝叶斯线性回归模型,体现了其在处理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
295 1
|
10月前
|
数据挖掘 Python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互相关与相干性分析:前导-滞后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
时间序列数据在现代数据分析中广泛应用,从金融市场到生物医学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两种分析工具:互相关和相干性分析。互相关用于量化两个时间序列的时域关系,揭示前导-滞后关系;相干性分析则评估信号在频率域的相关性,适用于脑电图等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和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
1014 8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互相关与相干性分析:前导-滞后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Kubernetes
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体系:Ansible与Kubernetes的融合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9天】随着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普及,自动化运维成为确保系统可靠性和效率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Ansible和Kubernetes的集成,构建一个强大的自动化运维体系。我们将分析Ansible的配置管理功能以及Kubernetes容器编排的优势,并展示如何将二者结合,以实现持续部署、快速扩展和高效管理现代云原生应用。文章还将涵盖实际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在真实环境下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优化运维流程。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大模型引领6G革命!最新综述探索未来通信方式:九大方向,覆盖多模态、RAG等
随着科技发展,大模型在6G网络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近日,arXiv发布综述论文《大模型在电信领域的全面调查》,探讨了大模型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涵盖生成、分类、优化、预测等方向,同时指出了数据隐私、计算资源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挑战。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5.10825
327 5
|
传感器 算法 C语言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分簇算法matlab仿真
该程序对传感器网络进行分簇,考虑节点能量状态、拓扑位置及孤立节点等因素。相较于LEACH算法,本程序评估网络持续时间、节点死亡趋势及能量消耗。使用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展示了节点能量管理优化及网络生命周期延长的效果。通过簇头管理和数据融合,实现了能量高效和网络可扩展性。
254 10
|
算法 索引
基于Prony算法的系统参数辨识matlab仿真
Prony算法在MATLAB2022a中用于信号分析,识别复指数信号成分。核心程序通过模拟信号X1,添加不同SNR的噪声,应用Prony方法处理并计算误差。算法基于离散序列的复指数叠加模型,通过构建矩阵并解线性方程组估计参数,实现LTI系统动态特性的辨识。
|
JSON 搜索推荐 数据库
Django REST framework数据展示技巧:分页、过滤与搜索的实用配置与实践
Django REST framework数据展示技巧:分页、过滤与搜索的实用配置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