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学习选择最好的GPU

简介: 在进行机器学习项目时,特别是在处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时,最好使用GPU而不是CPU来处理,因为在神经网络方面,即使是一个非常基本的GPU也会胜过CPU。

在进行机器学习项目时,特别是在处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时,最好使用GPU而不是CPU来处理,因为在神经网络方面,即使是一个非常基本的GPU也会胜过CPU。

但是你应该买哪种GPU呢?本文将总结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以便可以根据预算和特定的建模要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 GPU 比 CPU 更适合机器学习?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主力,它非常灵活,不仅需要处理来自各种程序和硬件的指令,并且处理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在这种多任务环境中表现出色,CPU 具有少量且灵活快速的处理单元(也称为核)。

GPU(图形处理单元)GPU在多任务处理方面不那么灵活。但它可以并行执行大量复杂的数学计算。这是通过拥有更多数量的简单核心(数千个到上万)来实现的,这样可以同时处理许多简单的计算。

并行执行多个计算的要求非常适合于:

  • 图形渲染——移动的图形对象需要不断地计算它们的轨迹,这需要大量不断重复的并行数学计算。
  • 机器和深度学习——大量的矩阵/张量计算,GPU可以并行处理。
  • 任何类型的数学计算,可以拆分为并行运行。

在Nvidia自己的博客上已经总结了CPU和GPU的主要区别:

张量处理单元(TPU)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深度学习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更专门的处理核心,称为张量核(Tensor cores)。在执行张量/矩阵计算时,它们更快更有效。因为我们在机器/深度学习中所处理的数据类型就是张量。

虽然有专用的tpu,但一些最新的GPU也包括许多张量核,我们会在后面总结。

Nvidia vs AMD

这将是一个相当短的部分,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Nvidia

虽然可以使用AMD的gpu进行机器/深度学习,但在写本文时,Nvidia的GPU具有更高的兼容性,并且通常更好地集成到TensorFlow和PyTorch等工具中(比如目前PyTorch的AMD GPU的支持还只能在Linux上使用)。

使用AMD GPU需要使用额外的工具(ROCm),这个会有一些额外的工作,并且版本可能也不会更新的很快。这种情况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现在为止,最好还是使用Nvidia。

GPU选择的主要属性

选择一个够完成机器学习任务并且符合预算的GPU,基本上归结为四个主要因素的平衡:

  • GPU有多少内存?
  • GPU有多少个CUDA和/或张量核?
  • 卡使用什么芯片架构?
  • 功耗要求是多少(如果有)?

下面将逐一探讨这些方面,希望能让你更好地理解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GPU内存

答案是,越多越好!

这实际上取决于你的任务,以及这些模型有多大。例如,如果你正在处理图像、视频或音频,那么根据定义,你将处理相当大量的数据,GPU RAM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总有办法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例如减少批处理大小)。但是这将会浪费训练的时间,因此需要很好地平衡需求。

根据经验,我的建议如下:

4GB:我认为这是绝对的最小值,只要你不是在处理过于复杂的模型,或者大的图像、视频或音频,这个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工作,但是达不到日常使用的需要。如果你刚刚起步,想尝试一下又不想全力投入,那么可以从它开始

8GB:这是一个日常学习很好的开始,可以在不超过RAM限制的情况下完成大多数任务,但在使用更复杂的图像、视频或音频模型时会遇到问题。

12GB:我认为这是科研最基本的的要求。可以处理大多数较大的模型,甚至是那些处理图像、视频或音频的模型。

12GB+ :越多越好,你将能够处理更大的数据集和更大的批处理大小。超过12GB才是价格真正开始上涨的开始。

一般来说,如果成本相同的话,选择“速度较慢”但内存较大的卡会更好。请记住,GPU的优势是高吞吐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用的RAM来通过GPU传输数据。

CUDA核心和Tensor 核心

这其实很简单,越多越好。

首先考虑RAM,然后就是CUDA。对于机器/深度学习来说,Tensor 核比CUDA核更好(更快,更有效)。这是因为它们是为机器/深度学习领域所需的计算而精确设计的。

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CUDA内核已经足够快了。如果你能得到一张包含Tensor 核的卡,这是一个很好的加分点,只是不要太纠结于它。

后面你会看到“CUDA”被提到很多次,我们先总结一下它:

CUDA核心——这些是显卡上的物理处理器,通常有数千个,4090已经1万6了。

CUDA 11 -数字可能会改变,但这是指安装的软件/驱动程序,以允许显卡正常的工作。NV会定期发布新版本,它可以像任何其他软件一样安装和更新。

CUDA代数(或计算能力)-这描述了显卡卡在它的更新迭代的代号。这在硬件上是固定的,因此只能通过升级到新卡来改变。它由数字和一个代号来区分。例子:3。x[Kepler],5。x [Maxwell], 6。x [Pascal], 7。x[Turing]和8。x(Ampere)。

芯片架构

这实际上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我们这里不讨论AMD,我的眼里只有”老黄“。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30系列的卡就是Ampere架构,最新的40系列是 Ada Lovelace。一般老黄都会使用一个著名科学家和数学家来对架构命名,这次选择的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概念的女数学家、计算机程序创始人Ada Lovelace来命名。

了解对于卡的计算能力,我们要了解2个方面:

显着的功能改进

这里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 混合精度训练:

使用精度低于 32 位浮点数的数字格式有很多好处。首先它们需要更少的内存,从而能够训练和部署更大的神经网络。其次它们需要更少的内存带宽,从而加快数据传输操作。第三数学运算在精度降低的情况下运行得更快,尤其是在具有 Tensor Core 的 GPU 上。混合精度训练实现了所有这些好处,同时确保与完全精度训练相比不会丢失特定于任务的准确性。它通过识别需要完全精度的步骤并仅对这些步骤使用 32 位浮点而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 16 位浮点来实现这一点。

这里是Nvidia 官方文档,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s://docs.nvidia.com/deeplearning/performance/mixed-precision-training/index.html

如果您的 GPU 具有 7.x (Turing) 或更高的架构,才有可能使用混合精确训练。也就是说 桌面的RTX 20 系列或高版本,或服务器上的 “T”或“A”系列。

混合精度训练具有如此优势的主要原因是它降低了 RAM 使用率,Tensor Core 的 GPU会加速混精度训练,如果没有的话使用FP16也会节省显存,可以训练更大的批大小,间接提升训练速度。

是否会被弃用

如果你对RAM有特别高的要求,但又没有足够的钱买高端卡,那么你可能会选择二手市场上的老款GPU。这有一个相当大的缺点……这张卡的寿命结束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Tesla K80,它有4992个CUDA核心和24GB的RAM。2014年,它零售价约为7000美元。现在的价格从 150到170美元不等!(咸鱼的价格600-700左右)这么小的价格却有这么大的内存,你一定很兴奋。

但是这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K80的计算架构是3.7 (Kepler),CUDA 11起已经不支持(当前CUDA版本为11.7)。这意味着这张卡已经废了,所以它才卖的这么便宜。

所以在选择2手卡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支持最新版本的驱动和CUDA,这是最重要的。

高端游戏卡 VS 工作站/服务器卡

老黄基本上把卡分成了两部分。消费类显卡和工作站/服务器的显卡(即专业显卡)。

这两个部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对于相同的规格(RAM, CUDA内核,架构),消费类显卡通常会更便宜。但是专业卡通常会有更好的质量,和较低的能源消耗(其实涡轮的噪音挺大的,放机房还可以,放家里或者试验室有点吵)。

高端(非常昂贵)的专业卡,你可能会注意到它们有很大的RAM(例如RTX A6000有48GB, A100有80GB!)。这是因为它们通常直接针对3D建模、渲染和机器/深度学习专业市场,这些市场需要高水平的RAM。再说一次,如果你有钱,买A100就对了!(H100是A100的新版,目前无法评价)

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选择消费者的高端游戏卡,因为如果你不差钱,你也不会看这篇文章,对吧

选择建议

所以在最后我根据预算和需求提出一些建议。我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 低预算
  • 中等预算
  • 高预算

高预算不考虑任何超出高端消费显卡。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钱:A100,H100随便买。

本文中会包含在二手市场买到的卡片。这主要是因为我认为在低预算的情况下,二手是可以考虑的。这里还包括了专业桌面系列卡(T600、A2000和A4000),因为它的一些配置比同类消费类显卡稍差,但功耗明显更好。

低预算

中等预算

高预算

在线/云服务

如果你决定花钱买显卡不适合你,你可以利用谷歌Colab,它可以让你免费使用GPU。

但这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你使用GPU太长时间,他们会把你踢出去,然后回到CPU上。如果GPU处于非活动状态太长时间,可能是在你写代码的时候,它也会把GPU拿回来。GPU也是自动分配的,所以你不能选择你想要的确切的GPU(你也可以每月9.9刀弄个Colab Pro,我个人觉得要比低预算好很多,但是要求有梯子,$49.99的Colab Pro+有点贵,不建议)。

在写本文时,通过Colab可以获得以下GPU:

在前面也提到了,K80有24GB的RAM和4992个CUDA核心,它基本上是两个K40卡连在一起。这意味着当你在Colab中使用K80时,你实际上可以访问一半的卡,所以也就是只有12GB和2496个CUDA内核。

总结

最后现在4090还是处于耍猴的状态,基本上要抢购或者加价找黄牛

但是16384 CUDA + 24GB,对比3090 的10496 CUDA ,真的很香。

而4080 16G的9728CUDA 如果价格能到7000内,应该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12G的 4080就别考虑了,它配不上这个名字。

对于AMD的 7900XTX 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兼容性是个大问题,如果有人测试的话可以留言。

40系列老黄一直在耍猴,所以如果不着急的话还再等等把:

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两百

https://avoid.overfit.cn/post/de4ad15755634900b0826dc244579472

作者:Mike Clayton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Stable Diffusion玩转AI绘画(GPU云服务器)
本实验通过在ECS上从零开始部署Stable Diffusion来进行AI绘画创作,开启AIGC盲盒。
目录
相关文章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PyTorch
深度学习之测量GPU性能的方式
在深度学习中,测量GPU性能是一个多方面的任务,涉及运行时间、吞吐量、G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计算能力、端到端性能测试、显存带宽、框架自带性能工具和基准测试工具等多种方法。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和优化GPU的性能,提升深度学习任务的效率和效果。
33 5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PyTorch
深度学习之测量GPU性能的方式
在深度学习中,测量GPU性能是一个多方面的任务,涉及运行时间、吞吐量、G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计算能力、端到端性能测试、显存带宽、框架自带性能工具和基准测试工具等多种方法。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和优化GPU的性能,提升深度学习任务的效率和效果。
316 2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PyTorch
如何搭建深度学习的多 GPU 服务器
如何搭建深度学习的多 GPU 服务器
156 5
如何搭建深度学习的多 GPU 服务器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调度
显著提升深度学习 GPU 利用率,阿里云拿下国际网络顶会优胜奖!
显著提升深度学习 GPU 利用率,阿里云拿下国际网络顶会优胜奖!
330 7
|
4月前
|
持续交付 测试技术 jenkins
JSF 邂逅持续集成,紧跟技术热点潮流,开启高效开发之旅,引发开发者强烈情感共鸣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快速发展的软件开发领域,JavaServer Faces(JSF)这一强大的Java Web应用框架与持续集成(CI)结合,可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及软件质量。持续集成通过频繁的代码集成及自动化构建测试,实现快速反馈、高质量代码、加强团队协作及简化部署流程。以Jenkins为例,配合Maven或Gradle,可轻松搭建JSF项目的CI环境,通过JUnit和Selenium编写自动化测试,确保每次构建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65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算法框架/工具
为什么深度学习模型在GPU上运行更快?
为什么深度学习模型在GPU上运行更快?
82 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PyTorch
【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20. Pytorch中如何让参数与模型在GPU上进行计算
【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20. Pytorch中如何让参数与模型在GPU上进行计算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数据采集
深度学习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深度学习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60 5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架构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研究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结构和原理,本文展示了深度学习如何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本文也讨论了数据不平衡、过拟合、计算资源限制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38 19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探索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介绍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和架构设计,阐述了深度学习如何有效地从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并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训练深度模型时常见的过拟合问题、数据不平衡以及计算资源需求高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41 7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