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者
作为国内重要的开源项目,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开发者、开源贡献者了解 Apache RocketMQ 并加入其中,促进 Apache RocketMQ 及其开源生态繁荣发展。由 RocketMQ 中文社区主办,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天池社区承办的 RocketMQ Summit 2022 全球开发者峰会正式拉开帷幕!
开源是打开未来技术世界的钥匙,为了真正实现「人人都可以参与开源」,龙蜥社区推出开发者激励活动!本次活动无差别面向广大开发者,不管你是第一次接触开源社区的萌新小白,还是驰骋各大开源社区的高手常客,龙蜥社区提供了数千个入门型、进阶型任务,并准备了上千份实物激励,邀你一起玩转龙蜥,成为开源贡献者。
考虑到大家在使用容器服务产品时,除了常见的问题之外,也会遇到在特定场景下关于组件配置、方案选型、相关产品搭配等诸多困惑,因此我们在每次 5 分钟短视频课程基础上,推出进阶版线上训练营,通过自学+跟学的方式,帮助企业开发者快速掌握企业级容器应用实施技能。
本篇将从业务集成场景的诉求开始,介绍 RocketMQ 作为业务消息集成方案的核心能力和优势,通过功能场景、应用案例以及最佳实践等角度介绍 RocketMQ 普通消息类型的使用。
微服务引擎 MSE 6 月份产品动态来啦!
今天来聊一聊阿里巴巴 Seata 新版本(1.5.1)是怎么解决 TCC 模式下的幂等、悬挂和空回滚问题的。
随着软件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单体应用架构逐步向分布式和微服务的架构演进,整体的调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仅靠日志和指标渐渐难以快速定位复杂环境下的问题。对于全栈可观测的诉求也变得愈加强烈,Traces、Metrics 和 Logs 的连接也愈发紧密。
考虑到大家在使用容器服务产品时,除了常见的问题之外,也会遇到难以攻克的复杂问题,因此我们在每次 5 分钟短视频课程基础上,打磨精品,推出进阶版训练营——「玩转容器服务提高班」。
无论是微服务网关还是微服务本身都需要识别流量,根据治理规则做出动态决策。当服务版本发生变化时,这个调用链路的转发也会实时改变。相比于利用机器搭建的灰度环境,这种方案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机器成本和运维人力,而且可以帮助开发者实时快速的对线上流量进行精细化的全链路控制。
微服务体系架构中,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错综复杂,有时某个功能发版依赖多个服务同时升级上线。我们希望可以对这些服务的新版本同时进行小流量灰度验证,这就是微服务架构中特有的全链路灰度场景,通过构建从网关到整个后端服务的环境隔离来对多个不同版本的服务进行灰度验证。
eBPF 提供的只是一个框架和机制,核心还是需要用 eBPF 的人对软件栈的理解,找到合适的插桩点,能够和应用问题进行关联。
Kubernetes 问题排查全景图
本文从赛题背景、赛题解析和解题思路的角度,对本届比赛题目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三个方向下服务网格的优化思路。希望对即将参加比赛的同学们能有所帮助。在此预祝各位参赛选手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军复赛和总决赛,我们在决赛答辩等你。
在本篇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走进函数计算异步任务,介绍异步任务的调度方案以及系统在可观测性方面所支持的各项功能。
服务网格 ASM 6 月份产品动态来啦!
本文将介绍两种方式,是在面对流量不稳定因素时常见的两种方案,也是我们在设计高可用的系统前不得不考虑的两种能力,是服务流量治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的理解 RocketMQ 业务消息的功能,倾情打造「阿里云 RocketMQ 系列公开课」,本次公开课为“RocketMQ 消息集成:多类型业务消息专题”,围绕普通消息、定时消息、事务消息和顺序消息开展,从功能场景、应用案例以及最佳实践等角度来介绍 RocketMQ 业务消息类型的使用。
为了更高效,统一的管理云服务,IaC 思想近年来盛行,其中 Terrafrom 更是成功得到了几乎所有的云厂商的采纳和支持。以 Terrafrom 模型为核心的云服务 IaC 生态已经形成。然而在 Kubernetes 大行其道的今天,IaC 被冠以更广大的想象空间,Terraform IaC 能力和生态成果如果融入 Kubernetes 世界,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强强联合。
如今,越来越多开发者加入到云原生开发浪潮中:据《云原生开发现状报告》显示,全球云原生开发人员达 680 万,与 2020 年 5 月报告的云原生开发者数量 470 万相比,全球云原生开发人员数量正在极速增长。
稳定性大于一切,因此我们需要有更有效的方式避免线上故障。在发生故障不可避免的假设下,我们需要能够快速修复,减少线上影响。基于以上这些想法,我们提出了 1-5-10 的快恢目标,所谓 1-5-10 的目标就是是要我们对于线上问题能够做到 1 分钟发现,5 分钟定位,10 分钟修复。下面将会介绍一些阿里云上关于故障恢复、诊断的一些最佳实践。
我们可以发现相比使用控制台进行灰度发布,使用 FC-Canary 插件免去了用户手动创建版本、发布别名、关联触发器和管理自定义域名的麻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阿里巴巴云原生团队和阿里达摩院决策智能时序团队合作开发了 AHPA (Advanced 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弹性预测产品,该产品主要出发点是基于检测到的周期做“定时规划”,通过规划实现提前扩容的目的,在保证业务稳定的情况下,让你真正实现按需使用。
基于 Prometheus 的监控实践中,尤其是在规模较大时,时序数据的存储与查询是其中非常关键,而且问题点较多的一环。如何应对大数据量下的长周期查询,原生的 Prometheus 体系并未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对此,ARMS Prometheus 近期上线了降采样功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新的尝试。
基于 Prometheus 的监控实践中,尤其是在规模较大时,时序数据的存储与查询是其中非常关键,而且问题点较多的一环。如何应对大数据量下的长周期查询,原生的 Prometheus 体系并未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对此,ARMS Prometheus 近期上线了降采样功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新的尝试。
微服务治理技术研读班即将开班!快来报名吧!
作为业内首个全托管Istio兼容的阿里云服务网格产品 ASM,一开始从架构上就保持了与社区、业界趋势的一致性,控制平面的组件托管在阿里云侧,与数据面侧的用户集群独立。
在函数的执行层面,函数计算也提供了任务的生命周期管理概念,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决定当系统对任务实例进行初始化、回收等一系列动作时的执行逻辑,实现完整的运行时生命周期管理。本文将分别对任务运行状态及运行时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
本文作者将回顾个人参与 sealer 开源项目的机缘巧合,参与过程中的挑战,以及从中获取的所悟所感,写下一段文字进行分享,希望对开源新人有所帮助,能够激励想参与开源工作但还未踏出第一步的同学。
本次发布的 Spring Cloud Alibaba 2.2.8 版本是基于项目 2.2.x 分支构建发布的,是在 Spring Cloud Hoxton.SR12、Spring Cloud 2.3.12.RELEASE 的基础上对其中包括注册配置中心、分布式消息等在内的众多组件进行了升级,属于一个组件升级与 Bug 修改的版本。
当下降本增效是各行各业的主题,而 SaaS 应用作为更快触达和服务业务场景的方式则被更多企业熟知和采用。本文将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讲述在 SaaS 行业的洞察与 SaaS 集成的探索实践。
本文主要针对消息处理可靠性这一主题来介绍函数计算异步任务功能的技术细节,并展示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函数计算所提供的这方面能力来增强任务执行的可靠性。
ASM 产品是基于社区 Istio 定制实现的,在托管的控制面侧提供了用于支撑精细化的流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组件能力。通过托管模式,解耦了 Istio 组件与所管理的 K8s 集群的生命周期管理,使得架构更加灵活,提升了系统的可伸缩性。
混沌工程(Chaos Engineering)在分布式系统上进行实验的学科,通过主动注入故障的方式,提前发现系统的薄弱点,推进架构的改进,最终实现业务韧性。从而避免故障在线上运行环境上发生。
域名很好理解,它就像“手机号”一样独一无二,可以让别人找到你的网站。那如何能一步到位解决网站源码和服务器问题呢?这篇文章让你不用考虑服务器和网站源码,使用 Serverless 1 分钟轻松搭建你的第一个个人网站。
阿里云容器&服务网格产品技术动态(202205)来啦!
Seata 社区今年联合了开源之夏,阿里巴巴编程之夏和 CCF GitLink 编程夏令营发起了面向高校学生的暑期编程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传统微服务迁移到服务网格技术栈会有哪些已知问题,以及阿里云服务网格 ASM 又是如何无缝支持 SpringCloud 、Dubbo 这些服务的。
近日,阿里云 aPaaS&Serverless 前端技术专家袁坤在 CSDN 云原生 meetup 长沙站分享了 Serverless 在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的实践。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开启,阿里云受邀命题,围绕“以云为核心的新型 推出 7 大技术方向共 32 道赛题,诚邀各大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关注云计算核心技术,共创数字未来。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阿里云消息队列 RabbitMQ 版的可观测功能。RabbitMQ 的可观测能力相对开源有了全面的加强,为业务链路保驾护航。
从 Java Agent 报错开始,到 JVM 原理,到 glibc 线程安全,再到 pthread tls,逐步探究 Java Agent 诡异报错。
Serverless Devs 作为开源开放的开发者工具,自其立项始,便以提升 Servelress 应用研发效能为目标,以让 Serverless 架构更好用、更易用为准则,期望在 Serverless 应用全生命周期发挥出重要作用。
2022年 6 月 20 日(周一)15:00,阿里云容器服务技术专家,李焕(仲予)将通过容器混沌工程的整体架构介绍、运维体系构建、核心场景介绍、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客户案例,为大家详细解答如何在以 Kubernetes 为基础的容器服务上构建完善的运维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18 大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618大促来袭,浅谈如何做好大促备战》一文介绍了全方位保障大促高可用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本文继续围绕网关,深入探讨大促场景下,如何做好网关高可用防护,将从以下几点逐一展开介绍:网关做高可用防护的重要性、MSE 云原生网关的“下一代网关架构”,在高可用防护上的巨大优势、使用 MSE 云原生网关的高可用防护实战(视频演示)
本文将从 Nydus 架构回顾、RAFS v6 镜像格式和 EROFS over Fscache 按需加载技术三个角度来分别介绍这一技术的演变历程,并通过对比数据展示了当前方案的卓越性能,希望大家能够尽早享受到容器启动飞一样的体验!
对于接口自动化测试,从用例设计到测试脚本实现,总结起来,需要我们具备如下思想:模块化思想、数据驱动思想、关键字驱动思想
近期,来自 Koordinator 社区的两位技术专家从项目的架构和特性出发,分享了 Koordinator 是如何应对混部场景下的挑战,特别是提升混部场景下工作负载的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对后续技术演进的思考与规划。我们也将本次直播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深入的启发。
6 月 15 日,2022 云原生产业大会宣布,阿里云在信通院“云原生安全成熟度”评估中,取得国内唯一全域最高等级认证。信通院“云原生安全成熟度”从基础设施安全、云原生基础架构安全、云原生应用安全、云原生研发运营安全和云原生安全 5 个维度,共计 315 个细分项考察企业云原生架构安全水平。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通过大规模企业客户服务积累和创新性技术打磨,沉淀了全链路的云原生安全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了阿里云云原生产品安全能力的丰富度和领先性。
万物皆云的时代,可观测性让云计算更易用高效,也将可观测数据的业务价值最大程度释放。“观测力”已成为每个 IT 人的必备核心竞争力。不止于观测,可观测帮助企业分析、洞察并实现高质量的决策与业务创新。而阿里云将不断推动可观测技术演进与落地实践,帮助企业真正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在上篇《为 Serverless Devs 插上 Terraform 的翅膀,实现企业级多环境部署(上)》中,主要介绍了 Serverless Devs 多环境功能的使用,用户读完可能会些疑问,本文会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