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们重写了我们移动端(iOS,Android)的应用,使用了原生的开发栈(native development stacks)代替我们以前定制开发的 Web 栈(custom web-stack)。这给了我们在关于项目在那里/怎样下载、缓存、释放等等方面一个更好的控制。它分别深入地和操作系统整合在一起,提供在底层调整修改所有系统的一整套工具。
前言:有网友在问答网站Quora上提问:“有哪些省时小技巧,是每个Linux用户都应该知道的?” Joshua Levy 平常就在 Linux 平台工作,并且他积累了不少实用命令行技巧,他在回复中精选出一部分。对技术用户来说,这些技巧挺重要或实用,但知道的人并不多。下文略有点长,一般来说,用户也不需要对全部内容都了解,但为了达到省时方便的目的,Joshua Levy 仍不遗余力做了校对,以保证列出的每一条都值得一读,前提是你是一位Linux重度用户。
随便搜索一下“Android vs. iOS”,都会出现很多关于哪个平台更好的争论,大多数的争论点都是关于市场占有率、易用性和设备分化等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以开发者的角度”去比较这两个平台的文章,但是很少有从技术上做深入的比较,通常也只是用一个简单的示例应用介绍一些基本的特性。缺少这种深入的比较其实是有原因的:一个公司要做一个足够复杂的移动应用,通常需要一个人或团队做Android,另外一个人或团队做iOS。这两个平台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Java和Objective-C),提供不同的SDK,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所以人力资源分配上各做各的平台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