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端 什么是B端 这里告诉你

简介: C端产品早已将运营专业化,并细化到各维度的运营了,比如运营的工种可以细分为“活动运营岗、用户运营岗、增长裂变岗、内容运营岗”等等。

一、C端和B端的定义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C端产品和B端产品:


C端:Consumer(也可理解为Customer),通常为消费者、个人终端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如:微信、淘宝、网易云音乐等。


B端:Business,通常为企业内部或商家使用的系统或平台。如:企业内部ERP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平台等。



二、C端和B端在产品特性上的差异


1. 所处行业与场景需求


C端产品并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微信社交、淘宝购物、美团点餐、高德导航,更多的是满足了使用者在“生活场景”下的各种个人日常需求。


B端产品通常行业特征相对明显,更多的是满足了企业相关用户在“工作场景”下完成协同工作的一些特定组织需求。



2. 用户量级与类型


C端产品的用户量级大而广,用户可具体到每一个“终端个体”,一般称之为“用户”。


而B端产品的用户量级更小、相对也更垂直,用户类型通常是“组织群体”,包括决策者、管理者、普通员工,区别于一般“用户”,更多情况下是被称为“客户”。



3. 展示方式


C端产品通常以手机端为主,PC端为次。


B端产品多数都集中在PC端使用,使用“左导航右内容”的布局。



4. 盈利模式


C端产品大都免费开放给用户,在提供免费功能的基础上,再通过“拉新、留存、促活”等手段,转化其中一小部分用户。像漏斗模型一样,最终为服务付费的这部分用户为产品贡献了收益。这一切得益于C端产品大量级的用户规模,所以靠的是“规模经济”。


B端产品没有用户量级上的优势,偏向于服务企业内部的工作协同,就需要为不同的生产关系和工作协作场景做个性化定制,靠企业对“定制付费”来获得收益。



三、C端和B端在产品设计上的差异


1. 功能设计


对于C端产品而言,需要至少有一个核心的主要功能点能满足用户的某一项诉求。围绕这个具体的核心功能,再去考虑附加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


B端产品来说,要解决的主要是不同生产关系的协作沟通需求。在中心化的组织架构下,B端产品需要满足不同层级和组织内外的协作沟通,功能呈现模块化。



2. 角色设计


C端产品的用户虽然大致需求一致,但每个人的身份、年龄、兴趣、偏好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产品经理从众多终端用户中抽象出样本特征,形成不同的用户画像,有针对性地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需求。


而B端产品的用户量级小,但用户角色众多(决策者、管理者、普通员工),需要好好分析各角色的需求关注点,并做好角色分配和权限管理上的设计。



比如在B端产品的用户中,有“决策者、管理者、普通员工”的区分。他们同样是B端产品的用户,但对产品的期望和关注点是不同的:


·决策者(老板):关注企业的总体效率和成本

·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关注管理职责和工作成绩

·普通员工(使用用户):关注软件是否简单易上手、能否减轻工作负担


3. 视觉体验设计


C端产品需要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变现”的平衡,所以会额外重视在视觉体验上的设计。不仅要让用户有快速流畅的使用体验,更要用趣味性的设计引导用户自发地做社交分享。


B端产品需要满足用户集中精力完成具体工作事项、不被打扰地进行严谨的流程操作,所以在视觉体验上多是保持干净简单的简洁风。



四、C端和B端在产品运营上的差异


1. 运营目标


在相同转化率的前提下,想到得到分子的增长,分母必须要等比例的更多增长。C端产品的盈利模式决定了想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就需要倚靠持续的用户量级的增长。


B端产品相比C端,更看重看中稳定的专业能力,不求大起大落,只求不要出错,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



2. 运营策略


C端产品倚靠大量级用户的盈利模式,决定了C端产品需要利用‘红包、优惠券、精神奖励“等营销方式,以利益激励用户主动在线上进行“对外分享传播”,实现以不断新增的日活来加持自身体量。


B端产品有着天然的“封闭”特性,营销上也更传统,通常将线下“大型会议、峰会、行业展会”作为主要场地,近距离接近客户,通过树立行业级别内的“专业形象”来吸引企业客户的兴趣。



3. 运营程度


C端产品早已将运营专业化,并细化到各维度的运营了,比如运营的工种可以细分为“活动运营岗、用户运营岗、增长裂变岗、内容运营岗”等等。


B端产品的运营往往不被重视,也没有C端那么专业化。在运营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通常是“运维多于运营”,只集中精力关注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系统问题的定位。\


相关文章
|
域名解析 弹性计算 网络协议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使用教程(2023新版)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使用教程(2023新版)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怎么使用?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使用教程:轻量应用服务器购买、重置密码、远程连接、宝塔面板的Web环境搭建、WordPress网站程序安装到网站上线,阿里云服务器网分享轻量应用服务器从购买、配置建站环境、轻量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远程连接、开端口到网站上线全流程
|
8月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VARGPT:将视觉理解与生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北大推出支持混合模态输入与输出的多模态统一模型
VARGPT是北京大学推出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专注于视觉理解和生成任务,支持混合模态输入和高质量图像生成。
236 22
|
9月前
|
XML JSON 前端开发
HTTP协议,Content-Type格式介绍篇
通过理解和正确使用Content-Type头字段,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时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提升网络应用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805 25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提升大模型的“深度思维能力”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来提升大模型的推理和规划能力。文章从人类的思维模式入手,分析了人类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增-减”信息循环,提出了通过增加相关信息和减少噪声来降低信息熵的方法。文章还讨论了如何生成逻辑自洽的推理路径,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多结论问题的处理方法。最后,文章指出,通过现有的大模型进行针对性微调,可以逐步强化数据,提升模型的推理和规划能力。
741 1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算法
【算法工程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所需知识及资料汇总-附思维导图
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包括理论基础、数学能力、编程技能、实践经验以及对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并提供了学习资源和面试准备建议。
677 3
【算法工程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所需知识及资料汇总-附思维导图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当前趋势
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主要技术,并分析当前的趋势和未来的挑战。
766 4
|
数据可视化 数据处理 Swift
Swift开发——简单App设计
SwiftUI教程概述:简化App设计,通过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计算两个数之和的界面。工程`MyCh0902`包含`ContentView.swift`,其中定义了`ContentView`和`MyView`结构体。`MyView`负责界面布局,使用`VStack`和`HStack`组织元素,如`TextField`和`Button`。点击`Button`调用`calc`方法处理输入并更新结果。界面设计可在Xcode的Inspector窗口中可视化配置。推荐将界面逻辑移到单独的`MyView.swift`文件中以清晰分离视图设计。
464 1
Swift开发——简单App设计
|
Cloud Native Java API
Java一分钟之-Micronaut:轻量级微服务框架
【6月更文挑战第16天】Micronaut是面向JVM的微服务框架,以其快速启动、低内存占用著称。文章探讨了配置管理、注解理解和AOT编译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通过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控制器和应用启动类。通过克服这些问题,开发者能更好地利用Micronaut构建高效微服务。
342 8
十年磨一剑:蚂蚁集团可观测性平台 AntMonitor 揭秘
蚂蚁集团的业务种类繁多,兼具金融级的“稳” 和互联网的 “快”,支撑又快又稳的业务发展需要完善的稳定性保障体系, 这个体系的基石就是可观测性平台-AntMonitor 。 早在2011年前,监控平台就已经完成初代建设,在2012到2017年这五年间,蚂蚁监控技术团队抽象出了业务视角监控牵引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核心业务的故障发现能力,同期研发了可视化引擎与易用的配置系统。为了支撑双11等大规模海量计算场景,在底层数据技术上做到了实时稳定的大规模日志和指标处理能力。随着这些能力的完成,可观测平台的产品也逐渐成熟。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ChatGPT(3.5版本)开放无需注册:算力背后的数据之战悄然打响
ChatGPT(3.5版本)开放无需注册:算力背后的数据之战悄然打响
2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