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 - RESTful风格 GET、POST、PUT、DELETE 前端请求示例

简介: JavaWeb - RESTful风格 GET、POST、PUT、DELETE 前端请求示例



GET请求

  • GET请求会向数据库发索取数据的请求,从而来获取信息,该请求就像数据库的select操作一样,只是用来查询一下数据,不会修改、增加数据,不会影响资源的内容,即该请求不会产生副作用。无论进行多少次操作,结果都是一样的。

后端


 @ResponseBody
 @GetMapping("/user/{id}")
 public User selectUserById(@PathVariable("id") Integer id){
        return userService.getUserById(id);
 }

前端

localhost:8083/user/1

 

POST请求

  • POST请求同PUT请求类似,都是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的,但是该请求会改变数据的种类等资源,就像数据库的insert操作一样,会创建新的内容。几乎目前所有的提交操作都是用POST请求的。

后端


@ResponseBody
@PostMapping("/user")
public User insert(User user){
    System.out.println("Get请求...");
    userService.insert(user);
    return user;
}

前端


<form action="http://localhost:8083/user"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id" value="1"/>
  <input type="text" name="name" value="one"/>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form>

PUT请求

  • 与GET不同的是,PUT请求是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的,从而改变信息,该请求就像数据库的update操作一样,用来修改数据的内容,但是不会增加数据的种类等,也就是说无论进行多少次PUT操作,其结果并没有不同。

后端


@ResponseBody
@PutMapping("/user")
public User update(User user){
    System.out.println("Put请求...");
    System.out.println(user);
    return userService.update(user);
}

前端


<form action="http://localhost:8083/user"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id" value="1"/>
  <input type="text" name="name" value="one"/>
  <input type="text" name="_method" value="PUT"/>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form>

Ps: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既然PUT和POST操作都是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的,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POST主要作用在一个集合资源之上的(url),而PUT主要作用在一个具体资源之上的(url/xxx),通俗一下讲就是,如URL可以在客户端确定,那么可使用PUT,否则用POST。



DELETE请求

DELETE请求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删除某一个资源的,该请求就像数据库的delete操作。

后端


@DeleteMapping("/user/{id}")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delete(@PathVariable("id") Integer id){
    System.out.println("Delete请求...");
    userService.delete(id);
    return "从缓存中删除编号为"+id+"的对象,下一次将从数据库中查询该对象";
}

前端


<form action="http://localhost:8083/user/1"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_method" value="DELETE"/>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form> 

Ps:异步请求,对于PUT和DELETE请求,使用POST方法提交,在上送的数据中加上_method=PUT/DELETE


目录
打赏
0
0
0
0
37
分享
相关文章
使用Go语言和Gin框架构建RESTful API:GET与POST请求示例
使用Go语言和Gin框架构建RESTful API:GET与POST请求示例
前端的全栈之路Meteor篇(三):运行在浏览器端的NoSQL数据库副本-MiniMongo介绍及其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示例
MiniMongo 是 Meteor 框架中的客户端数据库组件,模拟了 MongoDB 的核心功能,允许前端开发者使用类似 MongoDB 的 API 进行数据操作。通过 Meteor 的数据同步机制,MiniMongo 与服务器端的 MongoDB 实现实时数据同步,确保数据一致性,支持发布/订阅模型和响应式数据源,适用于实时聊天、项目管理和协作工具等应用场景。
160 0
前端常用算法全解:特征梳理、复杂度比较、分类解读与示例展示
前端常用算法全解:特征梳理、复杂度比较、分类解读与示例展示
91 0
Restful API 设计示例
Restful API 设计示例
59 0
|
6月前
|
前端常用方法防抖(debounce)和节流(throttle)的示例演示及应用场景说明
前端常用方法防抖(debounce)和节流(throttle)的示例演示及应用场景说明
178 0
Express.js与前端框架的集成:React、Vue和Angular的示例与技巧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简洁灵活的Node.js后端框架Express.js与三大流行前端框架——React、Vue及Angular进行集成,以提升开发效率与代码可维护性。文中提供了详细的示例代码和实用技巧,展示了如何利用Express.js处理路由和静态文件服务,同时在React、Vue和Angular中构建用户界面,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法,实现高效、灵活的Web应用构建。
188 3
前端JS按钮点击事件、跳出弹窗、遮罩的实战示例
本文提供了一个前端JS按钮点击事件、弹出式窗口和遮罩层的实战示例,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的具体实现代码,以及功能解析,演示了如何实现按钮点击后触发弹窗显示和遮罩层,并在2秒后自动关闭或点击遮罩层关闭弹窗的效果。
前端JS按钮点击事件、跳出弹窗、遮罩的实战示例
揭秘Apache Wicket项目结构:如何打造Web应用的钢铁长城,告别混乱代码!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Apache Wicket凭借其组件化设计深受Java Web开发者青睐。本文详细解析了Wicket项目结构,帮助你构建可维护的大型Web应用。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Maven管理依赖,并组织页面、组件及业务逻辑,确保代码清晰易懂。Wicket提供的页面继承、组件重用等功能进一步增强了项目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掌握这些技巧,能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构建更稳定的Web应用。
167 0
从后端到前端的无缝切换:一名C#程序员如何借助Blazor技术实现全栈开发的梦想——深入解析Blazor框架下的Web应用构建之旅,附带实战代码示例与项目配置技巧揭露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通过详细步骤和代码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 Blazor 构建全栈 Web 应用。从创建新的 Blazor WebAssembly 项目开始,逐步演示了前后端分离的服务架构设计,包括 REST API 的设置及 Blazor 组件的数据展示。通过整合前后端逻辑,C# 开发者能够在统一环境中实现高效且一致的全栈开发。Blazor 的引入不仅简化了 Web 应用开发流程,还为习惯于后端开发的程序员提供了进入前端世界的桥梁。
852 0
|
10月前
|
如何在Python中接收前端POST上传的文件
如何在Python中接收前端POST上传的文件
818 2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