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核心手册-11.context.Context

简介: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context包中的函数和Context类型,该包中的函数都是用于产生新的Context类型值的,Context类型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多goroutine 协作流程的同步工具,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此类型的值传达撤销信号或传递数据。

11.1 内容前导


回顾之前的知识,我们先看一个关于WaitGroup的示例: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2)    go func() {        time.Sleep(2*time.Second)        fmt.Println("1号完成")        wg.Done()    }()    go func() {        time.Sleep(2*time.Second)        fmt.Println("2号完成")        wg.Done()    }()    wg.Wait()    fmt.Println("好了,大家都干完了,放工")}


示例比较简单,main协程等待两个goroutine的结束。如果是希望主协程关闭,通知goutoutine关闭,我们可以使用select + chan的方式:

func main() {    stop := make(chan bool)    go func() {        for {            select {            case <-stop:                fmt.Println("监控退出,停止了...")                return            default:                fmt.Println("goroutine监控中...")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    }()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fmt.Println("可以了,通知监控停止")    stop<- true    //为了检测监控过是否停止,如果没有监控输出,就表示停止了    time.Sleep(5 * time.Second)}


这种chan+select的方式,是比较优雅的结束一个goroutine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也有局限性,如果有很多goroutine都需要控制结束怎么办呢?如果这些goroutine又衍生了其他更多的goroutine怎么办呢?如果一层层的无穷尽的goroutine呢?这就非常复杂了,即使我们定义很多chan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为goroutine的关系链就导致了这种场景非常复杂。上面说的这种场景是存在的,比如一个网络请求Request,每个Request都需要开启一个goroutine做一些事情,这些goroutine又可能会开启其他的goroutine。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可以跟踪goroutine的方案,才可以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这就是Go语言为我们提供的Context,称之为上下文非常贴切,它就是goroutine的上下文,我们对上面示例进行改造:

func main()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go func(ctx context.Context) {        for {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ln("监控退出,停止了...")                return            default:                fmt.Println("goroutine监控中...")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    }(ctx)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fmt.Println("可以了,通知监控停止")    cancel()    //为了检测监控过是否停止,如果没有监控输出,就表示停止了    time.Sleep(5 * time.Second)}


当执行cancel()时,goroutine会接收到ctx.Done()的信号,协程退出,对于控制多个goroutine的示例如下:

func main()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go watch(ctx,"【监控1】")    go watch(ctx,"【监控2】")    go watch(ctx,"【监控3】")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fmt.Println("可以了,通知监控停止")    cancel()    //为了检测监控过是否停止,如果没有监控输出,就表示停止了    time.Sleep(5 * time.Second)}func watch(ctx context.Context, name string) {    for {        select {        case <-ctx.Done():            fmt.Println(name,"监控退出,停止了...")            return        default:            fmt.Println(name,"goroutine监控中...")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


11.2 基础知识


11.2.1 Context接口

Context的接口定义的比较简洁,我们看下这个接口的方法:

type Context interface {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Done() <-chan struct{}    Err() error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这个接口共有4个方法,了解这些方法的意思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使用他们:

  • Deadline方法是获取设置的截止时间的意思,第一个返回式是截止时间,到了这个时间点,Context会自动发起取消请求;第二个返回值ok==false时表示没有设置截止时间,如果需要取消的话,需要调用取消函数进行取消。
  • Done方法返回一个只读的chan,类型为struct{},我们在goroutine中,如果该方法返回的chan可以读取,则意味着parent context已经发起了取消请求,我们通过Done方法收到这个信号后,就应该做清理操作,然后退出goroutine,释放资源。
  • Err方法返回取消的错误原因,因为什么Context被取消。
  • Value方法获取该Context上绑定的值,是一个键值对,所以要通过一个Key才可以获取对应的值,这个值一般是线程安全的。


11.2.2 顶层Context

Context接口并不需要我们实现,Go内置已经帮我们实现了2个,我们代码中最开始都是以这两个内置的作为最顶层的partent context,衍生出更多的子Context:

var (    background = new(emptyCtx)    todo       = new(emptyCtx))func Background() Context {    return background}func TODO() Context {    return todo}

一个是Background,主要用于main函数、初始化以及测试代码中,作为Context这个树结构的最顶层的Context,也就是根Context。一个是TODO,它目前还不知道具体的使用场景,如果我们不知道该使用什么Context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他们两个本质上都是emptyCtx结构体类型,是一个不可取消,没有设置截止时间,没有携带任何值的Context。

type emptyCtx intfunc (*emptyCtx)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    return}func (*emptyCtx) Done() <-chan struct{} {    return nil}func (*emptyCtx) Err() error {    return nil}func (*emptyCtx)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    return nil}

这就是emptyCtx实现Context接口的方法,可以看到,这些方法什么都没做,返回的都是nil或者零值。


11.2.3 子Context

有了如上的根Context,那么是如何衍生更多的子Context的呢?这就要靠context包为我们提供的With系列的函数了:

func WithCancel(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func WithDeadline(parent Context, deadline time.Time) (Context, CancelFunc)func WithTimeout(parent Context, timeout time.Duration) (Context, CancelFunc)func WithValue(parent Context, key, val interface{}) Context


这四个With函数,接收的都有一个partent参数,就是父Context,我们要基于这个父Context创建出子Context的意思,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子Context对父Context的继承,也可以理解为基于父Context的衍生。通过这些函数,就创建了一颗Context树,树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有任意多个子节点,节点层级可以有任意多个。

  • WithCancel函数,传递一个父Context作为参数,返回子Context,以及一个取消函数用来取消Context。
  • WithDeadline函数,和WithCancel差不多,它会多传递一个截止时间参数,意味着到了这个时间点,会自动取消Context,当然我们也可以不等到这个时候,可以提前通过取消函数进行取消。
  • WithTimeout和WithDeadline基本上一样,这个表示是超时自动取消,是多少时间后自动取消Context的意思。
  • WithValue函数和取消Context无关,它是为了生成一个绑定了一个键值对数据的Context,这个绑定的数据可以通过Context.Value方法访问到,后面我们会专门讲。

大家可能留意到,前三个函数都返回一个取消函数CancelFunc,这就是取消函数的类型,该函数可以取消一个Context,以及这个节点Context下所有的所有的Context,不管有多少层级。


11.2.4 元数传递

通过Context我们也可以传递一些必须的元数据,这些数据会附加在Context上以供使用。

var key string="name"func main() {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附加值    valueCtx:=context.WithValue(ctx,key,"【监控1】")    go watch(valueCtx)    time.Sleep(10 * time.Second)    fmt.Println("可以了,通知监控停止")    cancel()    //为了检测监控过是否停止,如果没有监控输出,就表示停止了    time.Sleep(5 * time.Second)}func watch(ctx context.Context) {    for {        select {        case <-ctx.Done():            //取出值            fmt.Println(ctx.Value(key),"监控退出,停止了...")            return        default:            //取出值            fmt.Println(ctx.Value(key),"goroutine监控中...")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

在前面的例子,我们通过传递参数的方式,把name的值传递给监控函数。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实现一样的效果,但是通过的是Context的Value的方式。我们可以使用context.WithValue方法附加一对K-V的键值对,这里Key必须是等价性的,也就是具有可比性;Value值要是线程安全的。这样我们就生成了一个新的Context,这个新的Context带有这个键值对,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Value方法读取ctx.Value(key)。


11.3 知识扩展


这里我们主要先讨论一下撤销的操作。Done方法会返回一个元素类型为struct{}的接收通道,不过,这个接收通道的用途并不是传递元素值,而是让调用方去感知“撤销”当前Context值的那个信号,一旦当前的Context值被撤销,这里的接收通道就会被立即关闭,因为对于一个未包含任何元素值的通道来说,它的关闭会使任何针对它的接收操作立即结束。这里解释的可能有点绕,或者换句话来说,如果Context取消的时候,它其实主要是关闭chan,关闭的chan是可以读取的,所以只要可以读取的时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Done收到Context取消的信号了。除了让Context值的使用方感知到撤销信号,让它们得到“撤销”的具体原因,有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后者即是Context类型的Err方法的作用。该方法的结果是error类型的,并且其值只可能等于context.Canceled变量的值,或者context.DeadlineExceeded变量的值,我们看一个经典用法:

func Stream(ctx context.Context, out chan<- Value) error {    for {          v, err := DoSomething(ctx)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select {          case <-ctx.Done():                  return ctx.Err()          case out <- v:          }      }  }

我们再讨论撤销信号是如何在上下文树中传播的,在撤销函数被调用之后,对应的Context值会先关闭它内部的接收通道,也就是它的Done方法会返回的那个通道。然后,它会向它的所有子值(或者说子节点)传达撤销信号,这些子值会如法炮制,把撤销信号继续传播下去。最后,这个Context值会断开它与其父值之间的关联。先看一幅图:

image.gif

我们通过调用context包的WithDeadline函数或者WithTimeout函数生成的Context值也是可撤销的。它们不但可以被手动撤销,还会依据在生成时被给定的过期时间,自动地进行定时撤销,这里定时撤销的功能是借助它们内部的计时器来实现的。当过期时间到达时,这两种Context值的行为与Context值被手动撤销时的行为是几乎一致的,只不过前者会在最后停止并释放掉其内部的计时器。最后要注意,通过调用context.WithValue函数得到的Context值是不可撤销的,撤销信号在被传播时,若遇到它们则会直接跨过,并试图将信号直接传给它们的子值。


11.4 实战场景:上下游调用



package mainimport (    "context"    "fmt"    "math/rand"    "time")// 作用:1.随机sleep一会;2.如果入参ch不为空,会把sleep的时间给到chfunc sleepRandom(fromFunction string, ch chan int) {    defer func() { fmt.Println(fromFunction, "sleepRandom complete") }()    seed := time.Now().UnixNano()    r := rand.New(rand.NewSource(seed))    randomNumber := r.Intn(100)    sleeptime := randomNumber + 100    fmt.Println(fromFunction, "Starting sleep for", sleeptime, "ms")    time.Sleep(time.Duration(sleeptime) * time.Millisecond)    fmt.Println(fromFunction, "Waking up, slept for ", sleeptime, "ms")    if ch != nil {        ch <- sleeptime    }}func sleepRandomContext(ctx context.Context, ch chan bool) {    defer func() {        fmt.Println("sleepRandomContext complete")        // 通过channel,通知上游执行完毕        ch <- true    }()    sleeptimeChan := make(chan int)    // 开启新的协程G2,让该协程执行逻辑,执行完毕后,通过sleeptimeChan通知执行完毕    go sleepRandom("sleepRandomContext", sleeptimeChan)    select {    case <-ctx.Done():        // 场景1:main()调用cancelFunction()        // 场景2:doWorkContext()调用cancelFunction()        // 场景3:doWorkContext()自动超时        fmt.Println("sleepRandomContext: Time to return")    case sleeptime := <-sleeptimeChan:        // 当新的协程G2执行完毕,调用ch<-sleeptime时        fmt.Println("Slept for ", sleeptime, "ms")    }}func doWorkContext(ctx context.Context) {    // 生成新的ctx,超时时间为150ms    ctxWithTimeout, cancelFunction := context.WithTimeout(ctx, time.Duration(150)*time.Millisecond)    defer func() {        fmt.Println("doWorkContext complete")        // 下游所有的ctx都会关闭        cancelFunction()    }()    ch := make(chan bool)    // 启动新的协程G1    go sleepRandomContext(ctxWithTimeout, ch)    select {    case <-ctx.Done():        // 当main退出,调用main的cancelFunction()时        fmt.Println("doWorkContext: Time to return")    case <-ch:        // 当新的协程G1退出,执行ch<-true时        fmt.Println("sleepRandomContext returned")    }}func main() {    ctx := context.Background()    ctxWithCancel, cancelFunction := context.WithCancel(ctx)    defer func() {        fmt.Println("Main Defer: canceling context")        // 下游所有的ctx都会关闭        cancelFunction()    }()    go func() {        // main函数sleep一会        sleepRandom("Main", nil)        // 下游所有的ctx都会关闭        cancelFunction()        fmt.Println("Main Sleep complete. canceling context")    }()   doWorkContext(ctxWithCancel)}


对于上面这个示例,我描述一下每种场景:

  • 场景1:main函数调用cancelFunction()后,main()会直接退出,同时doWorkContext和sleepRandomContext函数会同时调用里面的ctx.Done()操作,全部一起退出;
  • 场景2:doWorkContext函数超时150ms后,sleepRandomContext函数会直接执行ctx.Done()操作,然后sleepRandomContext函数退出前执行ch <- true,doWorkContext函数接收到case <-ch的信号后,doWorkContext()退出,main()退出;
  • 场景3:sleepRandomContext函数执行sleepRandom(),当sleepRandom执行ch <- sleeptime后,sleepRandomContext通过sleeptime := <-sleeptimeChan收到信号后,程序退出,退出前会执行ch <- true,然后doWorkContext函数接收到case <-ch的信号后,doWorkContext()退出,main()退出;
  • 场景4:main()异常,通过defer执行cancelFunction()后,main()退出,后面逻辑同“场景1”;
  • 场景5:doWorkContext()异常,通过defer执行cancelFunction()后,sleepRandomContext函数会直接执行ctx.Done()操作,sleepRandomContext()退出,cancelFunction()退出,main()退出;
  • 场景6:sleepRandomContext异常,通过defer执行ch <- true,doWorkContext函数接收到case <-ch的信号后,doWorkContext()退出,main()退出;

前面3个是正常场景,后面3个是异常场景,无论哪种场景,设计思路是,当前函数退出时,下游所有context需要全部关闭,这个是依赖context可传递的特性,同时也能通知上游“我已经关闭了,请你继续你后续的操作”。


11.5 总结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context包中的函数和Context类型,该包中的函数都是用于产生新的Context类型值的,Context类型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多goroutine 协作流程的同步工具,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此类型的值传达撤销信号或传递数据。Context类型的实际值大体上分为三种,即:根Context值、可撤销的Context值和含数据的Context值。所有的Context值共同构成了一颗上下文树,这棵树的作用域是全局的,而根Context值就是这棵树的根,它是全局唯一的,并且不提供任何额外的功能。可撤销的Context值又分为:只可手动撤销的Context值,和可以定时撤销的Context值,我们可以通过生成它们时得到的撤销函数来对其进行手动的撤销。对于后者,定时撤销的时间必须在生成时就完全确定,并且不能更改,不过我们可以在过期时间达到之前,对其进行手动的撤销,一旦撤销函数被调用,撤销信号就会立即被传达给对应的Context值,并由该值的Done方法返回的接收通道表达出来。“撤销”这个操作是Context值能够协调多个 goroutine 的关键所在,撤销信号总是会沿着上下文树叶子节点的方向传播开来。含数据的Context值不能被撤销,而可撤销的Context值又无法携带数据,由于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上下文树),所以在功能上要比sync.WaitGroup强大得多。

相关文章
|
2天前
|
存储 Go
用Go语言实现一个单协程消费者模型
用Go语言实现一个单协程消费者模型
12 0
|
2天前
|
编译器 Go C语言
一文速通Go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一文速通Go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9 0
|
2天前
|
Java 编译器 Go
一文速通go语言类型系统
一文速通go语言类型系统
7 0
|
2天前
|
存储 Java 编译器
一文快速掌握Go语言切片
一文快速掌握Go语言切片
4 0
|
2天前
|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Java
速通Go语言编译过程
速通Go语言编译过程
14 0
|
4天前
|
Go 开发者
Golang深入浅出之-Go语言上下文(context)包:处理取消与超时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Go语言的`context`包提供`Context`接口用于处理任务取消、超时和截止日期。通过传递`Context`对象,开发者能轻松实现复杂控制流。本文解析`context`包特性,讨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给出代码示例。关键点包括:1) 确保将`Context`传递给所有相关任务;2)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Context`创建函数;3) 定期检查`Done()`通道以响应取消请求。正确使用`context`包能提升Go程序的控制流管理效率。
13 1
|
5天前
|
安全 Go 开发者
Golang深入浅出之-Go语言并发编程面试:Goroutine简介与创建
【4月更文挑战第22天】Go语言的Goroutine是其并发模型的核心,是一种轻量级线程,能低成本创建和销毁,支持并发和并行执行。创建Goroutine使用`go`关键字,如`go sayHello(&quot;Alice&quot;)`。常见问题包括忘记使用`go`关键字、不正确处理通道同步和关闭、以及Goroutine泄漏。解决方法包括确保使用`go`启动函数、在发送完数据后关闭通道、设置Goroutine退出条件。理解并掌握这些能帮助开发者编写高效、安全的并发程序。
13 1
|
5天前
|
人工智能 Go 调度
掌握Go并发:Go语言并发编程深度解析
掌握Go并发:Go语言并发编程深度解析
|
8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Go
使用Go语言和chromedp库下载Instagram图片:简易指南
Go语言爬虫示例使用chromedp库下载Instagram图片,关键步骤包括设置代理IP、创建带代理的浏览器上下文及执行任务,如导航至用户页面、截图并存储图片。代码中新增`analyzeAndStoreImage`函数对图片进行分析和分类后存储。注意Instagram的反爬策略可能需要代码适时调整。
使用Go语言和chromedp库下载Instagram图片:简易指南
|
5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Golang数据库编程详解 | 深入浅出Go语言原生数据库编程
Golang数据库编程详解 | 深入浅出Go语言原生数据库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