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 Linux 系统转移至 LVM 卷

简介:

一、预备知识

了解什么是 dd 以及什么是 dump

dd 命令用于复制一个设备/分区,原样输出到另外一个文件/设备/分区。

dump 命令用于备份 ext2 或者 ext3 文件系统。可将目录或整个文件系统备份至指定的设备,或备份成一个大文件。 

备份好了用什么恢复?

restore 命令是 dump 命令的逆过程,用于还原 dump 命令生成的备份文件。 

二、环境模拟

首先要求有一个可以正常启动的分区,然后要有剩余空间!(这里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某分区,一个是新磁盘。两者类似,为了方便本文使用的是新磁盘的方式。)

使用虚拟机模拟了服务器的真实情况:/dev/sda1 是正常系统启动分区、/dev/sdb1 是新的磁盘分区。(必须注意 /dev/sdb1 的容量大于 /dev/sda1

虚拟机设置及分区情况:

 

 

三、实战部分

 

1、首先备份 MBR 主引导记录

 
 
  1. dd if=/dev/sda1 of=/mnt/lvm/mbr.bin bs=512 count=1
AI 代码解读

 

2、创建 LVM 卷

首先卸载 /dev/sdb1,然后在其上用 pvcreate 创建物理卷和 vgcreate 创建卷组 vgtest:

 
 
  1. umount /dev/sdb1 pvcreate /dev/sdb1
  2. vgcreate vgtest /dev/sdb1
AI 代码解读

 

卷组创建好之后,可以用 vgs 命令查看卷组。

用 lvs 命令查看逻辑卷,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任何逻辑卷。开始创建逻辑卷和文件系统:

 
 
  1. lvcreate -L 25G -n lvtest vgtest
  2. mkfs.ext4 /dev/mapper/vgtest-lvtest
AI 代码解读

 

3、备份 / 目录和 /boot 目录

首先备份 / 目录。在 dump 命令前后输入的 date 命令是为了查看备份使用的时长。

 
 
  1. date && dump -0f /mnt/lvm/rootfs-20160824.bak / && date
AI 代码解读

 

保险起见我们也备份一下 /boot 目录:

 
 
  1. date && dump -0f /mnt/lvm/boot-20160824.bak /boot && date
AI 代码解读

 

4、尝试恢复

 
 
  1. restore -rf rootfs-20160828.bak boot-20160824.bak
AI 代码解读

5、修改启动文件

注意:这里根分区(启动分区)需要更改成实际要启动的磁盘。否则不更改的话系统会出现应该使用/dev/sdb1 LVM ,却使用了原来的 /dev/sda1 的情况! 

首先通过 blkid 查看分区的 UUID:

 
 
  1. blkid
AI 代码解读

然后修改 /mnt/lvm/etc/fstab 文件(切换了跟分区之后将变成 /etc/fstab)中的根分区指向:

 
 
  1. vim /mnt/lvm/etc/fstab
AI 代码解读

chroot 到新的分区里面,然后检查相应的分区设置。

 
 
  1. chroot /mnt/lvm
AI 代码解读

注意:要 chroot 进入目录查看是否正确!并且确定防火墙 SELinux 等的设置,最最最重要的是 OpenSSH 要打开的!  

6、恢复 MBR 主引导记录

 
 
  1. dd if=./mbr.bin of=/dev/mapper/vgtest-lvtest 
AI 代码解读

7、修正 GRUB 引导

这样可以让新磁盘可以脱离源磁盘的引导。

chroot 进入新磁盘。并重建 /boot 目录:

 
 
  1. chroot /mnt/lvm ls /boot/ rm -rf /boot/* yum install grub -y
AI 代码解读

 

然后输入:

 
 
  1. root (hd1,0)
  2. setup (hd1)
  3. quit
AI 代码解读

这样就将 GRUB 引导指向了新的磁盘。

重启可以看看是否有问题。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8-26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Linux中国”

目录
打赏
0
0
0
0
325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资源管理:多角度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要知道,透过内存管理的窗口,我们可以洞察到Linux系统运行的真实身姿,如同解剖学家透过微观镜,洞察生命的奥秘。记住,不要惧怕那些高深的命令和参数,他们只是你掌握系统"魔法棒"的钥匙,熟练掌握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Linux,我来了!
70 27
|
11天前
|
Linux系统ext4磁盘扩容实践指南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你的房子建一个新的储物间。你需要先找到空地(创建新的分区),然后建造储物间(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最后将储物间添加到你的房子中(将新的分区添加到文件系统中)。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
64 10
|
2月前
|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107 24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
23天前
|
Linux系统中如何查看CPU信息
本文介绍了查看CPU核心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lscpu`命令和读取`/proc/cpuinfo`文件。`lscpu`能快速提供逻辑CPU数量、物理核心数、插槽数等基本信息;而`/proc/cpuinfo`则包含更详细的配置数据,如核心ID和处理器编号。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lscpu`和`dmidecode`命令获取CPU型号、制造商及序列号,并解释了CPU频率与缓存大小的相关信息。最后,详细解析了`lscpu`命令输出的各项参数含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CPU的具体配置。
72 8
深度体验阿里云系统控制台:SysOM 让 Linux 服务器监控变得如此简单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个凌晨三点被服务器报警电话惊醒的运维工程师,我对监控工具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记得去年那次大型活动,我们的主站流量暴增,服务器内存莫名其妙地飙升到90%以上,却找不到原因。如果当时有一款像阿里云 SysOM 这样直观的监控工具,也许我就不用熬通宵排查问题了。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 SysOM 的亲身体验,特别是它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存诊断功能。
|
12天前
|
微服务2——MongoDB单机部署4——Linux系统中的安装启动和连接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安装、启动和连接MongoDB的详细步骤。首先从官网下载MongoDB压缩包并解压至指定目录,接着创建数据和日志存储目录,并配置`mongod.conf`文件以设定日志路径、数据存储路径及绑定IP等参数。之后通过配置文件启动MongoDB服务,并使用`mongo`命令或Compass工具进行连接测试。此外,还提供了防火墙配置建议以及服务停止的两种方法:快速关闭(直接杀死进程)和标准关闭(通过客户端命令安全关闭)。最后补充了数据损坏时的修复操作,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45 0
|
4月前
|
Linux缓存管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
在Linux系统中,内存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特别是通过使用`/proc/sys/vm/drop_caches`接口。内容包括清理缓存的原因、步骤、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帮助你在必要时优化系统性能。
339 78
Linux系统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CPU信息、模块信息
在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可帮助用户查看操作系统版本、CPU信息和模块信息
213 23
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 — 5.3 times、clock函数获取进程时间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中,`times`和 `clock`函数是获取进程时间的两个重要工具。`times`函数提供了更详细的进程和子进程时间信息,而 `clock`函数则提供了更简单的处理器时间获取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函数,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性能分析和资源管理。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函数,提高嵌入式系统编程的效率和效果。
159 13
|
4月前
|
Win10系统上直接使用linux子系统教程(仅需五步!超简单,快速上手)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10上安装并使用Linux子系统。首先,通过应用商店安装Windows Terminal和Linux系统(如Ubuntu)。接着,在控制面板中启用“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并重启电脑。最后,在Windows Terminal中选择安装的Linux系统即可开始使用。文中还提供了注意事项和进一步配置的链接。
1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