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云原生架构师训练营(模块二 基础巩固 Scrum 团队)--学习笔记

简介: Scrum 团队

2.7.3 Scrum 团队

  • 理想的环境
  • 团队章程
  • 如何组建 Scrum 团队
  • 产品待办事项列表
  • 用户故事
  • 敏捷开发流程

理想的环境

  • 5-9人
  • 100%
  • 跨职能
  • 在一起
  • 自组织

自组织

  • 目标
  • 授权
  • 沟通
  • 可视化
  • 辅导
  • 奖励

要我做 => 我想做,我要做,我要做好

团队章程

  • 团队价值观:速度与工作时间
  • 工作协议:例如:“就绪”定义,“完成”定义
  • 基础规则:例如:会议规则
  • 团队规范:迟到、冲突
  • 坦诚、高效沟通
  • 包容
  • 相互帮助
  • 简洁、反馈、尊重

如何组建 Scrum 团队

  • 先确定 scrum master 人选,再由 SM 组建其他团队成员
  • SM 应该由熟悉 scrum 流程和敏捷原理的人担当
  • 根据项目的需要决定团队中要拥有哪些技能
  • 团队中没有 team lead 这样的强势领导
  • 选取能力较强的人作为团队成员
  • 崇尚全栈工程师

产品待办事项列表

1412316-20210119232306556-497571033.jpg

用户故事

  • 三个要素
  • 3C 原则
  • 拆分原则
  • 拆分关键点

三个要素

  • 角色:站在用户角度描述需求的一种方式,谁要使用这个功能
  • 活动:从操作场景描述,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 商业价值:为什么要这个功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典型描述句式:中文:作为一个 XXX <客户角色>,我需要 XXX <功能>,带来 XXX 好处<商业价值>

英文:As a , I want to , so that

3C 原则

  • 卡片(Card):卡片上可能会写上故事的简短描述,规则和完成标准
  • 交谈(Conversation):用户故事背后的细节来源于和客户或产品负责人的交流沟通
  • 确认(Confirmation):通过验收测试确认用户故事被正确完成

拆分原则

  • I:Independent,可独立交付给客户
  • N:Negotiable,便于与客户交流
  • V:Valuable,对客户有价值
  • E:Estimate,能估计出工作量
  • S:Small,分解到最底层的用户故事粒度尽量小,至少在一个迭代中能完成
  • T:Testable,可测试

拆分关键点

  • 周期控制在 1·5 个工作日,一般在 1 个工作日
  • 识别关键路径上的 Story,并做风险管理,避免影响项目进度
  • Story 下 Task 分解由模块负责人组织开发一起分解并做工作量评估
  • 每个 Story 要有负责人,一般由工作量较多的人负责,可以由研发认领

敏捷开发流程

1412316-20210119232353716-1587614496.jpg

  • PO 和开发团队对产品业务目标达成共识
  • PO 负责建立并维护产品待办需求列表,并排优先级
  • PO 在每轮迭代前,先 review 需求列表,并筛选高优先级需求进入本轮迭代开发内
  • 开发团队细化、拆分本轮迭代需求,并按照需求优先级,依次在本轮迭代内完成
  • 开发团队每日站会同步更新开发进展,并持续集成,使开发任务进展透明可见。站会时团队成员应自个解释进展,而非 SM 代替解释
  • PO 对每轮迭代(比如:2周)交付的可工作的软件进行现场验收和反馈
  • Sprint 回顾会
  • 回到第三步,开启下一轮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测试技术
极氪汽车云原生架构落地实践
随着极氪数字业务的飞速发展,背后的 IT 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极氪极为重视客户对服务的体验,并将系统稳定性、业务功能的迭代效率、问题的快速定位和解决视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
1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容灾
深圳农商银行三代核心系统全面投产 以云原生架构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
深圳农商银行完成第三代核心系统全面上云,日均交易超3000万笔,峰值处理效率提升2倍以上。扎根深圳70余年,与阿里云共建“两地三中心”分布式云平台,实现高可用体系及全栈护航。此次云原生转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未来将深化云计算与AI合作,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升级。
213 17
|
25天前
|
存储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PolarDB开源:云原生数据库的架构革命
本文围绕开源核心价值、社区运营实践和技术演进路线展开。首先解读存算分离架构的三大突破,包括基于RDMA的分布式存储、计算节点扩展及存储池扩容机制,并强调与MySQL的高兼容性。其次分享阿里巴巴开源治理模式,涵盖技术决策、版本发布和贡献者成长体系,同时展示企业应用案例。最后展望技术路线图,如3.0版本的多写多读架构、智能调优引擎等特性,以及开发者生态建设举措,推荐使用PolarDB-Operator实现高效部署。
120 3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Cloud Native
云原生时代的架构革新,Apache Doris 存算分离如何实现弹性与性能双重提升
随着云基础设施的成熟,Apache Doris 3.0 正式支持了存算分离全新模式。基于这一架构,能够实现更低成本、极致弹性以及负载隔离。本文将介绍存算分离架构及其优势,并通过导入性能、查询性能、资源成本的测试,直观展现存算分离架构下的性能表现,为读者提供具体场景下的使用参考。
云原生时代的架构革新,Apache Doris 存算分离如何实现弹性与性能双重提升
|
6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旅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现代软件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探讨如何在云平台上部署和管理微服务,以及如何使用容器编排工具来自动化这一过程。文章旨在为开发者和技术决策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在云原生时代中更好地设计、部署和维护应用。
|
2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194 12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编解码
RT-DETR改进策略【Neck】| ArXiv 2023,基于U - Net v2中的的高效特征融合模块:SDI(Semantics and Detail Infusion)
RT-DETR改进策略【Neck】| ArXiv 2023,基于U - Net v2中的的高效特征融合模块:SDI(Semantics and Detail Infusion)
161 16
RT-DETR改进策略【Neck】| ArXiv 2023,基于U - Net v2中的的高效特征融合模块:SDI(Semantics and Detail Infusion)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编解码
YOLOv11改进策略【Neck】| ArXiv 2023,基于U - Net v2中的的高效特征融合模块:SDI(Semantics and Detail Infusion)
YOLOv11改进策略【Neck】| ArXiv 2023,基于U - Net v2中的的高效特征融合模块:SDI(Semantics and Detail Infusion)
239 7
YOLOv11改进策略【Neck】| ArXiv 2023,基于U - Net v2中的的高效特征融合模块:SDI(Semantics and Detail Infusion)
|
6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云原生架构的崛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通过分析其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实施策略,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云原生技术的全面理解,展示其在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112 19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自然语言处理
AI运用爆发时代, 视频服务云原生底座“视频云”架构的全智能再进化
本文介绍了AI运用爆发时代下,视频服务云原生底座“视频云”架构的全智能再进化。随着AI技术的发展,视频内容和交互方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文章从背景、视频AI应用挑战、视频云网端底座、AIGC时代的全智能化及未来展望五个方面展开讨论。重点阐述了云、网、端三者如何深度融合,通过AI赋能视频采集、生产、分发和消费全流程,实现视频处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展望了未来AI在视频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潜在的杀手级应用。
226 0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