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简介 (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 DSP 解决的问题 | DSP 发展 )

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简介 (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 DSP 解决的问题 | DSP 发展 )

文章目录

一、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二、DSP 解决的问题

三、DSP 发展





一、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冲激函数 , 输入为 δ t \delta tδt 时 , 系统 0 00 状态输出 , 其傅里叶变换称为频率响应 , 其拉普拉斯变换称为系统函数 ;


傅里叶变换 : 频率响应 , 反应一个系统的各个频率的信号能量 ;


h a ( t ) ⟷ F T h a ( j Ω ) h_a(t) \stackrel{FT}{\longleftrightarrow} h_a( j \Omega )

h

a


(t)

FT


h

a


(jΩ)


拉普拉斯变换 :


h a ( t ) ⟷ L T h a ( s ) h_a(t) \stackrel{LT}{\longleftrightarrow} h_a( s )

h

a


(t)

LT


h

a


(s)



低通滤波器 : 只有 低于某个频率值的信号 , 才能通过 , 高于某频率的信号直接删除 ;


高通滤波器 : 只有 高于某个频率值的信号 , 才能通过 , 低于某频率的信号直接删除 ;






二、DSP 解决的问题


数字信号频谱及快速计算 : 快速傅里叶变换 ( FFT )


将 x a ( t ) x_a(t)x

a


(t) 以 t tt 为间隔采样得到 x ( n ) x(n)x(n) , 将 x ( n ) x(n)x(n) 进行傅里叶变换 , 得到 X ( e j ω ) X(e^{j \omega})X(e

) ; X ( e j ω ) X(e^{j \omega})X(e

) 是连续的 , 将其离散化 , 就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


x a ( t ) ⟷ t x ( n ) = x a ( n T ) ⟶ S F T X ( e j ω ) ⟶ N ( D F T ) x ( k ) x_a(t)\stackrel{t}{\longleftrightarrow} x(n) = x_a(nT) \stackrel{SFT}{\longrightarrow} X(e^{j \omega}) \stackrel{N(DFT)}{\longrightarrow} x(k)

x

a


(t)

t


x(n)=x

a


(nT)

SFT


X(e

)

N(DFT)


x(k)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频率响应 :


h ( n ) ⟶ S F T H ( e j ω ) h(n)\stackrel{SFT}{\longrightarrow} H(e^{j \omega})

h(n)

SFT


H(e

)


系统函数 :


h ( n ) ⟶ Z T H ( z ) h(n)\stackrel{ZT}{\longrightarrow} H(z)

h(n)

ZT


H(z)






三、DSP 发展


1950 年 , 信号处理使用模拟系统完成 , 当时计算机比较落后 , 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是 " 先存储 , 后处理 " , 1 11 秒种的信号数据 , 需要几分钟乃至数小时才能处理完毕 ; 设计一个模拟系统前 , 先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 ;


该时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有限 , 数字信号处理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 数字信号处理无法实时完成 , 都是信号采集后 , 事后进行信号处理 , 然后得到分析结果 ;



1960 年 , 数字信号处理处于发展期 , 1965 年提出了 快速傅里叶变换 ( FFT ) , 频率分析的计算量大幅度降低 , 同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 , 数字信号处理开始实际应用 ;



1970 年 , 数字信号处理进入成熟期 , 1975 年 , 奥本海姆出版了 " 数字信号处理 " , 1989 年 , 1999 年 分别出版了两版 " 离散数字信号处理 " ;



1990 年 , 数字信号处理进入爆炸期 , 所有的领域都是用该技术 , 如图像处理 , 音频处理 , 图像处理 等 ;


目录
打赏
0
0
0
0
39
分享
相关文章
|
11月前
基于DSP的信号采样与重构
基于DSP的信号采样与重构
158 2
路径损耗计算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五
本小节介绍 3D 信道的路损模型,是以 ITU 信道为基础拓展得到的。
12940 0
路径损耗计算模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五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2ASK+帧同步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高斯信道,误码统计,可设置SNR
本文分享了基于FPGA的2ASK+帧同步系统硬件测试版本,包含ILA数据采集、VIO SNR设置及数据源模块。通过调整SNR(如45dB和10dB),实现对调制解调性能的验证。2ASK调制将数字信号转为二进制码,通过载波振幅变化传输;帧同步用于确定帧起始位置,确保数据正确解调。附带操作视频与核心Verilog代码,便于理解和复现。
30 9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16QAM调制+软解调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信道模块,误码统计模块,可设置SNR
本文基于之前开发的16QAM调制与软解调系统,增加了硬件测试功能。该系统包含FPGA实现的16QAM调制、软解调、高斯信道、误码率统计模块,并新增了ILA在线数据采集和VIO在线SNR设置模块。通过硬件测试,验证了不同SNR条件下的系统性能。16QAM软解调通过比较接收信号采样值与16个调制点的距离,选择最近的调制点来恢复原始数据。核心Verilog代码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包括SNR设置、信号处理及误码率统计。硬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不同SNR下表现良好,详细操作步骤可参考配套视频。
53 13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电力系统同步相量计算【FFT/谐波/小波变换】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电力系统同步相量计算【FFT/谐波/小波变换】
数字信号处理(DSP)方向研究
数字信号处理(DSP)方向研究
206 0
关于数字信号处理
关于数字信号处理
62 0
大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四
本节将介绍 3D 信道模型中 不同传输场景的大尺度衰落模型,包括路损计算、穿透损耗、直射径概率、阴 影衰落等。
大尺度信道建模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四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2.4 多普勒频谱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2.4 多普勒频谱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