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中国互联网仿冒态势分析报告

简介:

2016 中国互联网仿冒态势分析报告





一、摘要

基于阿里聚安全在2016年1-8月收录的APK样本数据,从16个行业分类分别选取了15个热门应用,共240个应用进行仿冒分析,发现83%的热门应用存在仿冒,总仿冒量高达8267个,平均每个应用的仿冒量达34个,总感染设备量达6790万台。广东省的仿冒应用感染设备量最大,占全国的13%。北京市作为首都,仿冒应用感染量也非常大,占全国的7%。


16个行业分类中,社交类应用的仿冒量达4096个,占总仿冒量的49.5%,排名第一。电信类应用的仿冒量占14.2%,排名第二。 57%的仿冒应用具有流氓行为、恶意扣费、短信劫持或隐私窃取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的风险最高。


金融行业中,银行类仿冒应用占58%,仿冒应用已成为除仿冒网站(钓鱼链接)以外的另一大线上欺诈威胁,伪基站是传播银行仿冒网站与应用最重要的工具。电信行业的仿冒应用绝大多数具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行为占比高达72% 。3大运营商之中,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的仿冒量最大,占84%,其中大量通过伪基站传播。



二、仿冒应用已成为电信线上诈骗的新型手段

真假难辨

通过名称、图标等维度的伪造,或者使用重打包等手段,使得用户难以发现仿冒应用,再配合伪基站短信等传播手段,识别难度很高。


存货时间长

相对于仿冒网站,仿冒应用一旦安装以后,长期存活在用户的设备中,再利用系统漏洞提权等手法长期运行在设备后台。


危害程度大

仿冒应用不仅可以通过仿冒界面诱骗用户信息,还可以劫持短信,突破短信验证的防护;后台定制服务,恶意扣费;推广垃圾应用;甚至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等设备。


三、仿冒应用分布及行为分析

仿冒应用整体趋势

240个热门应用中,83%存在仿冒,总仿冒量高达8267个,平均每个应用的仿冒量达34个,感染设备量达6790万台。2、3月份的仿冒应用量大幅下降,符合黑灰产在春节假期前后的活动规律。


仿冒应用地区分布

2016年,广东省的仿冒应用感染设备量最大,占全国的13%;北京、江苏分别是第二、三位。从数据上看,仿冒应用的感染量与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密度有关,说明仿冒应用具有普遍性。



仿冒应用行业分布

各行业分类中,社交类应用的仿冒量达4096个,占总仿冒量的49.5%,排名第一。电信类应用的仿冒量排名第二,占总仿冒量的14.2%。电商、影音、游戏、工具、摄影和金融等6个行业分类,也是仿冒的重灾区。出行和影音的仿冒应用平均感染量较大,说明这两个行业的仿冒应用传播性更强。



仿冒应用的恶意行为

在发现的仿冒应用样本中,59%具有恶意行为,对手机用户的账号、资金和隐私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病毒仿冒应用主要具有流氓行为、恶意扣费、短信劫持或隐私窃取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的风险最高。





四、金融、电信行业及案例分析

金融行业分析

金融行业选取银行、支付和理财3个子分类,分别选取10个热门应用进行分析,共发现仿冒应用301个。银行类仿冒应用占58%,支付类仿冒应用占36%,理财类仿冒应用占6%。金融类仿冒配合短信劫持,可以轻易绕过常见的短信验证机制。



金融行业分析-案例

在本次分析中,某股份银行共发现24个仿冒应用,全部具有短信劫持行为,感染设备量为5182台,感染用户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和江苏等省份。该案例中的主要分发渠道是应用市场,网盘与伪基站短信。该案例中仿冒网站(钓鱼链接)的发现量比仿冒应用更多,达到10倍以上。



电信行业分析

3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的仿冒量最大,占84%。这些仿冒应用主要通过伪基站传播,群发钓鱼短信。电信行业的仿冒应用,绝大多数具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行为占比高达72%,能够私自拦截和读取用户短信,截获银行交易验证码,对用户的资金安全威胁很大,需要特别注意。



伪基站传播分析-诈骗案例

积分兑换现金是常见的伪基站诈骗手法,其诈骗过程利用了伪基站、钓鱼短信、钓鱼网站、仿冒应用、网银、快捷支付等工具。



伪基站传播分析

伪基站能够伪装成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号,向手机用户群发钓鱼短信,收到的钓鱼短信跟正常短信显示在一起,真假难辨。钓鱼网站的仿真度很高,并抓住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弱点,先收集用户信息,再引导安装仿冒应用。





本文来自合作伙伴“阿里聚安全”,发表于2016年09月22日 10:06.


相关文章
|
SQL 缓存 安全
针对网贷诈骗行业诈骗链分析(一)
针对网贷诈骗行业诈骗链分析
212 0
针对网贷诈骗行业诈骗链分析(一)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关系型数据库
针对网贷诈骗行业诈骗链分析(二)
针对网贷诈骗行业诈骗链分析
159 0
针对网贷诈骗行业诈骗链分析(二)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大数据
互联网平台黑产解密(下)
互联网平台黑产解密(下)
574 0
互联网平台黑产解密(下)
|
安全 算法 数据可视化
互联网平台黑产解密(上)
互联网平台黑产解密(上)
685 0
互联网平台黑产解密(上)
|
云安全 安全 大数据
全球银行网站成黑客主攻目标 阿里云提供安全防御应急方案
近日,阿里云监控发现,匿名者(Anonymous)组织成员正在发起针对全球中央银行网站的攻击行动,截止目前,国内有超过2家以上的重要网站被攻击,攻击特征主要为DDoS攻击和CC攻击。 此次事件中,阿里云通过威胁情报发现,该攻击的主要特征是DDoS和CC攻击,目前,攻击已经造成多家网站不间断的无法.
4240 0
新鲜出炉!2016 中国互联网仿冒态势分析报告
本报告由阿里巴巴安全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出品。
3757 0
|
安全
公安部负责人:网络黑客攻击呈现三大特点
 人民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黄庆畅)今天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内黑客活动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绝大多数黑客攻击破坏活动以牟利为目的;二是分工细化、形成利益链条;三是被攻击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多个领域。
1274 0
|
安全
瑞星发布2010企业安全报告 九成国内企业曾被入侵
3月10日,瑞星公司发布《2010中国企业安全报告》,对国内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报告指出,政府、军队、教育科研等机关单位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的重要对象;2010年,高达90%的传统企业内网(仅计算与互联网连通的企业网络)曾被成功侵入;几乎百分之百的互联网公司都遇到过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内网结构分析等安全事件,而有85%以上曾被黑客成功获取一定权限。
1249 0
|
安全 网络安全 Memcache
全国首例!阿里安全技术协助警方打掉最新型DDoS网络攻击平台
近日,阿里巴巴安全部专案团队协助浙江景宁警方打掉国内首个从事memcached DDoS攻击的大型网络黑灰团伙。
2796 0
|
安全 网络安全
政府安全资讯精选 2018年第五期 网信办发布中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全球网络安全中心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宣布成立;《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网络攻击威胁名列最高威胁之一
网信办发布中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全球网络安全中心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宣布成立;《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网络攻击威胁名列最高威胁之一
14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