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变革的十字路口 数据中心面临混合云转型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安全中心 云平台配置检查,900元 3000次
云安全中心 防病毒版,最高20核 3个月
云安全中心 免费版,不限时长
简介: 互联网变革的十字路口 数据中心面临混合云转型

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变革的十字路口。


2015年,当互联网+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行业不再是狭义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形成了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


这一趋势下,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单独的行业,而是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助推器,这让中国经济看到了再次腾飞的希望。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上,探讨了很多未来互联网的技术和趋势。比如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亮提到企业级混合云数据中心在企业互联网转型中的价值,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会是未来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的未来方向吗?


互联网下的数据中心变革


首先,数据中心和互联网的关系,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image.png


我们知道,互联网行业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互联网行业的生存立业之本,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数据中心的发展。即便是“互联网+”推动下产生的企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或是工业互联网,也都是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去推动和满足具体的行业需求,所以数据中心随着互联网进行变革,对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们来看云。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决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已经生活在云的世界中。我们使用更多的移动设备,生活中离不开了的社交、购物、点餐、打车等等应用,都需要从不同的数据中心请求更多的数据在云端交互。是云,让每一个用户和数据中心产生了连接。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改造了,就像吃住行一样,数据中心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看不见的一份子。


所以,在互联网和云计算快速发展的影响之下,数据中心开始走向云数据中心的变革之路。利用虚拟化等云计算技术,数据中心的重点从卖资源转向卖价值,从基础设施主导逐渐转向业务应用主导。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国内企业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所需的IT基础设施、云生态系统和数据中心越来越重视。数据中心行业也正在向增值云服务方向转型。在行业应用的驱动下,数据中心行业的服务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专业的数据中心服务商在用户需求的研究中,不再随波逐流,摸索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混合云的机遇。


企业互联网 躲不开的混合云需求


企业互联网与广义互联网差别在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业需求,对于企业来讲,云并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量体裁衣”,才是企业云化的必由之路。


image.gifimage.png


在消费互联网时期,一些从零开始的新兴行业和企业,可以完全借助公有云来简化IT体系,优化成本与效率。这成就了很多互联网的神奇,也造就了AWS这样的公有云巨头。尽管公有云不会是一个可以满足所有企业上云需求的解决方案,但正因为公有云的爆发,才让互联网变革成为了时代特征,让企业云化看到了希望。


公有云平台的特点在于支撑大用户和大数据量,而支撑大用户量靠的是牺牲特性、简化需求以便于技术解耦,从而反过来增加总体系统的性能和容量。相反私有云需要以同一平台分别部署在不同客户环境,同时需要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追求的是丰富的功能选项,而在某种程度上牺牲性能。


可见,所谓公有云和私有云,除了数据存储这一关键因素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满足了不同的业务类型。所以,消费互联网很容易直接投入到公有云的怀抱,而企业却因为业务的复杂性,不得不持续的重新做出选择,这就有了混合云架构的出现。


而影响用户选择混合云架构的最主要的一个砝码就是云安全。近年来,一系列云安全漏洞事件的曝光引发了业界对云安全的担忧,其中涉及的不乏像苹果的iCloud和亚马逊的AWS这样的知名云服务企业。云安全事件的影响让大企业客户,对公有云始终不能完全放心,这造成了市场上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选择公有云,而大企业多数选择自建私有云,或是将新业务部署在公有云上的做法。


实际上,对于中国的传统企业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负载都可置于云端,企业有些核心业务还需要采用原有的架构和模式,企业需要跨传统数据中心、私有云和公有云三种服务的管理控制可视性,而随着云技术进一步的成熟,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必须支持混合IT环境。


这使得混合架构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企业正逐步从私有云过渡到私有环境+公有云的混合架构中,这种企业级服务的组合正是实现企业IT系统在成本与效率之间最佳平衡的有效路径。混合云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市场机遇,这对数据中心行业来讲,是好还是坏?


混合云时代 数据中心的新转型


对于中国的企业用户来说,最切实有效的部署方案,是将安全性、敏感度要求不高、需要快速部署的应用放在公有云上,将那些企业传统核心应用,或者安全性需求较高的应用放在私有环境或者私有云中。


image.png


而应对混合云的挑战,要求数据中心的服务属性更强,能够为用户提供与企业级数据中心相关的IT服务,帮助企业管理复杂的混合环境,定制跨云平台的数据中心方案,帮助企业将工作负载分配在最合适的架构上,让企业能最经济最有效地获得IT的基础设施支持,在最大化企业现有IT投资收益的同时,高效地利用公有云资源。


陈亮在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上提到了名为CloudMiX的万国数据企业级混合云服务品牌,这也许可以为整个数据中心行业在混合云上的部署给出一些启示。据了解,与传统的云服务相比,CloudMiX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不同云资源的全面支持。CloudMiX是万国数据基于高等级云数据中心平台推出的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企业级IT服务平台,提供了对多种云资源的全面支持能力,实现了对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一体化即时整合管理,可通过资源能力和服务能力两方面的支撑,帮助企业降低向云计算转型的难度,同时降低成本和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万国数据还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阿里云的万国数据混合云平台CloudMiX。


应该看到,目前数据中心的发展有三个趋势:第一,整合专业的趋势。几年前很多企业运行自己的数据中心,随着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把数据中心托管到专业的数据中心服务商,这样一个趋势下我们看到整合和专业的服务商。第二,更加高效和节能。第三,软件定义,自动化运维,自动化管理的趋势。未来数据中心的运维,一定是更数据化、更标准化,软件定义这样一个趋势。满足这三大趋势的数据中心,将有可能为企业互联网转型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


CloudMiX正是符合了中国企业用户对混合云的认知,也是一款真正面向混合云数据中心的产品,更有阿里云作为技术推动。这很可能会开启云数据中心向混合云转型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
|
24天前
|
缓存 安全 数据中心
IDC许可证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办理流程
IDC许可证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办理流程
18 0
|
存储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Diskless:云与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下一个大变革
Diskless:云与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下一个大变革
21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搜索推荐
oushudb丨数据中心转型利润中心:数据如何赋能零售行业营销升级?
oushudb丨数据中心转型利润中心:数据如何赋能零售行业营销升级?
68 0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容灾
【云栖号案例 | 互联网】多来点通过混合云构建异地双活架构数据中心
企业发展时数据库需要快速弹性扩容、构建IDC与云上跨地域双活架构。上云后异地双活容灾架构、快速弹性扩容,实现资源扩展,构建更多异地数据中心。
|
1月前
|
存储 传感器 监控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计算和存储的核心枢纽,其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处理能力的增强,设备发热量急剧上升,有效的冷却方案成为确保数据中心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热管理挑战,并探讨几种前沿的冷却技术,包括液冷系统、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比较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我们旨在为数据中心管理者提供实用的冷却解决方案参考。
|
1月前
|
存储 大数据 数据处理
探索现代数据中心的冷却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其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承载了巨大的数据处理需求。随着服务器密度的增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尤其是冷却系统的能效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数据中心所采用的高效冷却技术,包括液冷解决方案、热管技术和环境自适应控制等,旨在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提供参考和启示。
|
7天前
|
移动开发 监控 前端开发
基于 HTML5 WebGL 和 VR 技术的 3D 机房数据中心可视化
基于 HTML5 WebGL 和 VR 技术的 3D 机房数据中心可视化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监控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数据中心能效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数据中心管理和运营中,能源效率的优化是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通过对现有数据中心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开发预测性维护模型,以及实施智能资源调度策略,我们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的框架,该框架能够实时监控并调整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确保以最佳性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