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苏宁等互联网企业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滴滴创始人程维、快手乡村振兴官贾茹等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我自己作为一名科技自媒体人,这几年主要的选题就是农村互联网观察和电商脱贫,为此我每年都抽出两三个月时间深入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贫困地区,做大量的走访工作。所以看了25日的新闻报道,感触可能比更多人更深刻一些。
关于苏宁易购、京东、阿里巴巴、快手、拼多多、美团等企业的扶贫实践,我在之前的走访文章中已经写过,详情参考《多位代表委员献言“扶贫扶智”张近东代表这次有哪些新举措?》、《京东乡镇物流提速意义:缩减城乡二元差异 平等享受消费红利》、《借力快手,吕梁特产干馍馍走出大山》、《拼多多的另一面:带动区域脱贫致富 扶贫又扶智》、《美团春归计划,一个科学复工的范本》等文章。
滴滴的扶贫实践还没有做过专题分析,今天结合我的走访观察来谈谈。
输出平台能力 构建“1+N”扶贫体系 这几年中国主流的互联网企业,都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滴滴的扶贫工作,不是突击式运动和形象工程,而是依托其多年积累的互联网平台,构建了涉及就业、交通、消费、公益等多维度的“1+N”扶贫体系,这个体系也和政策引导的方向吻合。
在这其中,1是拥有无限接口的大平台,N是具体的落地项目。1我们已经非常熟悉,我们重点说几个N的案例。
N1:滴滴此前收编了小蓝单车,自己又开发了青桔单车,有了这些基础滴滴就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推出了“青桔扶贫行动”。这个项目一方面为贫困县捐赠青桔单车,解决百姓短途出行难题,另外一方面因为项目需要人力来维护和运营,又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低收入群体就业问题。根据滴滴的测算,这个项目可以为每个贫困县提供3--5个就业岗位,每人每月有3000元收入。
N2:我们都知道,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之路上的重要手段,之前我提到过拼多多、快手等企业,每年都通过平台上行了千百亿的贫困地区特产,为广大偏远山区的农民带来收入。滴滴的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就承载了滴滴消费扶贫的重任。橙心优选早期只是滴滴试水的一个“小项目”,后来单日订单突破700万,成为战略业务。随着橙心优选的业务发展壮大,各省市看到了橙心优选的潜力,纷纷和橙心优选达成战略合作,修建了一条稳定、持续输出农产品的桥梁,探索出来一种批量带动农民增收的模式。PS:这种规模化的合作形式,也为乡村振兴工作打开了局面。
N3:这两年大热的直播带货助农模式,滴滴也已经开始落地实践。滴滴成立了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叫粒粒橙,去年粒粒橙和芒果卫视联手打造了一档电商助农直播真人秀节目《希望的田野》。这个节目不同于李佳琦、薇娅等人的直播带货模式,它除了“带”货,更多的是“带”乡村地区的民俗、风景、文化、旅游,通过这种节目的影响力,希望受众不仅仅可以买乡村特产,也能深入大美的山河,走一走看一看。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这几年滴滴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基于自身业务优势,深入三区三州开展扶贫脱贫工作,为千万计家庭改变生活面貌提供了积极的助力。 另外,滴滴自身就是中国领先的出行平台之,这几年也做了很多交通扶贫的工作。举个例子,在很多贫困地区,公共汽车(俗称班车)是居民中途出行的首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班车很难有固定的发车时间表。滴滴就在四川等地,输出技术,搭建农村客运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和监管调度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当地司机运营难和居民出行难问题。无形中大大方便了地方上居民进城通勤、消费购物,提高了生活效率。
不过这些工作成效无法用数量指标来量化,我们就不展开来谈,有机会单独再做专题分析。
扶贫和扶智相结合 授人鱼更要授人渔
“吃完这口饭,马上还要去山上的几个村跑团长,这个月还要完成100名团长的招募工作。”刘轩一边扒拉碗里的饭,一边拿着手机忙个不停。
刘轩是滴滴橙心优选某地城市经理下面的一名地推小哥,主要的工作就是招募团长并且协助团长开单。他告诉我,随着滴滴橙心优选业务在当地的开展,像他这样的很多“留守”青年有了“努力奋斗,就能有高收入”的机会。
在刘轩看来,橙心优选有一整套培训学习体系,可以迅速的让他这种文化水平不高但肯吃苦耐劳的人上手开展工作。
经过在滴滴橙心优选体系内的学习、培训、工作,刘团团的业务能力提升很快。他告诉我,现在每月能有过万的收入,可以让一家四口过上好日子。这样的收入,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扶贫工作也一直强调要把扶贫和扶智结合起来。滴滴的扶贫一直注重授人以渔式的扶智策略,刘轩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去年疫情期间,滴滴在人社部上线安全防疫等司机培训免费课程,学员足不出户在家就可学习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的相关知识。近年,滴滴还实施了“橙果计划”,设立国内首个关注网约车司机子女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斩断贫困的“代际传播”,受益人包括来自“三区三州”的困难家庭。2020年的数据显示,有240余名司机家考生被985高校录取,370余名考生被211高校录取,共有2007个滴滴师傅们的孩子考上了大学。
强化市场化运作机制 扶贫战略和业务拓展融合
我之前走访过某贫困县,当地有句顺口溜评价脱贫难“打一下,爬一下,不打了死球下”。
群众缺乏主观能动性,是脱贫工作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就在于通过市场化的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动起来”。
滴滴的扶贫实践,和其他传统的爱心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扶贫不仅仅是一项“开支”,更是一项“收入”。
滴滴的扶贫工作不但不会影响到业务发展,反而会促进业务发展。2019年9月19日到2020年9月19日,共有来自82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超过110万名网约车司机,通过滴滴平台获取收入,实现灵活就业。换句话说,滴滴在给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平台的运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得以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这样的市场化扶贫实践,可谓一举三得。这种“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扶贫思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借鉴。
为了让精准扶贫工作更好的适配地区需求,滴滴安排员工去到三区三州现场调研和实践。通过实地走访开展工作,团队对贫困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滴滴设立工作机制,让各地的声音能够畅通传达,经过充分挖掘和研究,包括教育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种模式得以落地运行。
这些扶贫模式的落地,激发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根本上杜绝了“打一下,爬一下,不打了死球下”的贫困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