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之Condition图解与原理剖析

简介: java并发之Condition图解与原理剖析

1、Condition定义

Condition是一个接口,定义在juc中(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它的主要功能类似于wait()/notify(),但是Condition其实现比wait()/notify()使用更加灵活,简洁、适用场景更加丰富。


2、Condition之于Lock与wait()/notify()之于synchronized

2.1 wait()/notify()之于synchronized

java.lang.Object中定义了一组监视器方法,例如wait()、wait(long timeout)、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notify()、notifyAll()而object是任何对象的超类,所以任意java对象都拥有这组监视器方法。这些方法再配合上synchronized同步关键字,我们就可以实现等待/通知机制。


2.2 Condition之于Lock

Condition接口中提供了await()、await(long time, TimeUnit unit)、signal()、signalAll()等方法的定义,这些方法的实现配合上Lock也可实现等待/通知机制。


2.3 Object监视器方法与Condition接口两者简要对比

注意:在Condition对象中,与wait()、notify()、和notifyAll()对应的方法分别是await()、signal()、signalAll()方法。Condition对Object进行了扩展(隐藏关系),所有Condition包含wait()和notify()方法。

image.png对于上述对比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Condition提供更加丰富的wait()机制,例如基于指定时间的限时等待

对于每个Lock,可以存在任意数量的Condition对象。


3、Condition接口定义与使用案例

3.1 Condition的接口定义

Condition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如下,具体方法定义的含义请看方法上的注释

image.pngimage.png

3.3 使用案例

通过Lock和Condition来实现一个有界缓存队列,生产线程的向队列中添加数据,当队列满了的时候put()操作会被阻塞;反之,消费线程不断的从队列中取出数据,当队列为空时,take()操作会被阻塞。

package com.lizba.p6;
import org.omg.CORBA.Objec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
 * <p>
 *      使用Condition来实现的一个有界队列示例代码
 * </p>
 *
 * @Author: Liziba
 * @Date: 2021/6/26 16:03
 */
public class ConditionBoundedBuffer<E> {
    /** 定义数组做有界队列容器 */
    final E[] items;
    /** 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 */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 条件:数组不满  notFull ( count < item.length) */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 条件:数组不为空 notEmpty ( count > 0) */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
     * tail游标,记录当前插入元素到了哪个位置
     * head游标,记录当前获取元素到了哪个位置
     * count,记录容器中的元素的个数
     * */
    private int tail, head, count;
    public ConditionBoundedBuffer(int size) {
        this.items = (E[]) new Object[size];
    }
    /**
     * 添加元素操作
     * @param e
     *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public void put(E 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 当数组满时,调用 notFull.await();使得插入元素的线程阻塞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 {
                notFull.await();
            }
            items[tail] = e;
            if (++tail == items.length) {
                tail = 0;
            }
            ++count;
            // 唤醒获取元素的线程
            notEmpty.signalAll();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 获取元素操作
     * @return
     *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 当数组为空时,调用notEmpty.await();使得获取元素的线程阻塞
            while (count == 0) {
                notEmpty.await();
            }
            E ret = items[head];
            items[head] = null;
            if (++head == items.length) {
                head = 0;
            }
            --count;
            // 唤醒插入元素的线程
            notFull.signalAll();
            return ret;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image.pngimage.png4、Condtion 实现源码分析

4.1 互斥锁和读写锁中Condition的构造

4.1.1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中的ConditionObject

ReentrantLock与ReentrantReadWriteLock中的静态内部类Sync继承了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两者调用的sync.newCondition(),实际上调用的是new ConditionObject(),也就是构造的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中的ConditionObject对象。

image.pngimage.png4.2 await()源码分析

4.2.1 await()位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中的ConditionObject

调用Condition的await()或者awaitXxxx()会导致线程构建成Node节点加入Condition的等待队列,并且释放锁。如果线程从await()或者awaitXxxI()方法返回,表明线程又重新获取了Condition相关的锁。

image.pngimage.png4.2.2 总结

await()方法在调用之前,线程一定获取到了锁,因此addConditionWaiter()无需CAS也可以保证线程安全

在阻塞自己之前,必须先释放锁fullyRelease(node),防止死锁

线程从wait中被唤醒后,必须通过acquireQueued(node, savedState)重新获取锁

isOnSyncQueue(node)用于判断节点是否在AQS同步队列中(关于同步队列和等待队列文章后面有图解),如果从Condition的等待队列移动到了AQS的同步队列证明被执行了signal()

LockSupport.park(this)阻塞自己之后,线程被唤醒的方式有unpark和中断,通过checkInterruptWhileWaiting(node)判断当前线程被唤醒是否是因为中断,如果中断则退出循环

4.3 signal()源码解析

调用Condition的signal()方法,会唤醒在Condition等待队列中的线程节点(唤醒的是等待时间最长的首节点),唤醒节点之前会将其移至同步队列中(这里要注意先加入同步队列在唤醒该节点,等会画图别混淆)。

image.pngimage.png5、Condition实现原理图解

5.1 图解同步队列与等待队列

在文章开头第二大点介绍Condition之于Lock与wati()/notify()之于synchronized时,我们对比过二者,其中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Object的监视模型上,一个对象只拥有一个同步队列和等待队列,这样的模型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它不太适用于编写带有多个条件谓词的并发对象(可以简单理解为复杂的带高级功能的);而并发包中的Lock中的组合了Condition对象,使得其可以拥有一个同步队列和多个等待队列(一个Condition中有一个等待队列)。下面就通过图来说明Condition的等待队列和同步器中的同步队列和等待队列之间的关系。


Condition等待队列图示

image.pngimage.png5.2 图解await()方法如何加入等待队列

前面讲过,调用await()方法的前提是获取到了Lock对应的锁,也正是因为这个await()操作是在获取锁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节点的构造并未使用CAS,因为它的前提条件就是线程互斥(安全)的;同时我们在讲述AQS、ReentrantLock和ReentrantReadWriteLock时讲述过其线程竞争锁资源失败,线程将会被构造成同步节点,加入AQS的同步队列中,等待后续的再次竞争或者中断退出等。上图也讲过了同步器AQS中的同步队列和Condition中的等待队列之间的关系,所以加入Condition等待队列的线程,可以理解为在AQS同步器中重新获取到锁的首节点线程被移植(这里的移植不是将以前的节点加入,是通过以前节点的信息构造一个新的线程节点加入到等待队列)到了Condition的等待队列中,其图如下。

image.png5.3 图解signal()方法如何移出等待队列

signal()方法会将等待队列中的等待时间最长的节点(首节点),移动到同步队列尾部,加入同步队列的代码是 enq(final Node node),通过CAS来线程安全的移动。移动完成之后线程再使用LockSupport.unpark(node.thread);唤醒该节点中等待的线程。线程节点被移动至同步队列中后,线程可以参与同步状态的竞争,如果竞争成功,线程将会从await()方法返回。其图解如下。image.png6、总结

Condition中的await()/signal()相比Object中的wait()/notify(),Condition拥有更多的高级特性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等待线程集的场景。但是我们在使用Lock和Condition时在调用await()和signal()要注意必须持有Lock对象(尽管在Lock对象中定义的具体实现,构造一个Condition可以不满足持有Lock对象这个条件)。



image.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26天前
|
Java 大数据 Go
从混沌到秩序:Java共享内存模型如何通过显式约束驯服并发?
并发编程旨在混乱中建立秩序。本文对比Java共享内存模型与Golang消息传递模型,剖析显式同步与隐式因果的哲学差异,揭示happens-before等机制如何保障内存可见性与数据一致性,展现两大范式的深层分野。(238字)
46 4
|
28天前
|
缓存 安全 Java
如何理解Java中的并发?
Java并发指多任务交替执行,提升资源利用率与响应速度。通过线程实现,涉及线程安全、可见性、原子性等问题,需用synchronized、volatile、线程池及并发工具类解决,是高并发系统开发的关键基础。(238字)
139 4
|
4月前
|
SQL 缓存 安全
深度理解 Java 内存模型:从并发基石到实践应用
本文深入解析 Java 内存模型(JMM),涵盖其在并发编程中的核心作用与实践应用。内容包括 JMM 解决的可见性、原子性和有序性问题,线程与内存的交互机制,volatile、synchronized 和 happens-before 等关键机制的使用,以及在单例模式、线程通信等场景中的实战案例。同时,还介绍了常见并发 Bug 的排查与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写出高效、线程安全的 Java 程序。
222 0
|
4月前
|
监控 Java API
现代 Java IO 高性能实践从原理到落地的高效实现路径与实战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现代Java高性能IO实践,涵盖异步非阻塞IO、操作系统优化、大文件处理、响应式网络编程与数据库访问,结合Netty、Reactor等技术落地高并发应用,助力构建高效可扩展的IO系统。
133 0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深入讲解 Java 并发编程核心原理与应用案例
本教程全面讲解Java并发编程,涵盖并发基础、线程安全、同步机制、并发工具类、线程池及实际应用案例,助你掌握多线程开发核心技术,提升程序性能与响应能力。
189 0
|
4月前
|
Java API 调度
从阻塞到畅通:Java虚拟线程开启并发新纪元
从阻塞到畅通:Java虚拟线程开启并发新纪元
338 83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Go与Java泛型原理简介
本文介绍了Go与Java泛型的实现原理。Go通过单态化为不同类型生成函数副本,提升运行效率;而Java则采用类型擦除,将泛型转为Object类型处理,保持兼容性但牺牲部分类型安全。两种机制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场景。
132 24
Java并发系列之四 Condition源码解析
Java并发系列之四 Condition源码解析
|
1月前
|
JSON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10)进程与线程的关系、Tread类;讲解基本线程安全、网络编程内容;JS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进程的概念,进程是处于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功能,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一般而言,进程包含如下三个特征。独立性动态性并发性。
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