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跑分超过骁龙845又如何?CPU和GPU性能决定联发科Helio P90命运

简介: 一直以来,对于联发科处理器的表现,圈内有个说法:一核有难,九核围观。当然,这个说法跟处理器本身关系并不大,问题出在联发科芯片设计的调度问题。联发科芯片的亮点是核心够多,且工作流程是高负载启用大小核心,低负载禁用大核心。以“启用小核心并调整CPU频率大小”的调度方式,达到省电不影响性能之目的。

一直以来,对于联发科处理器的表现,圈内有个说法:一核有难,九核围观。

当然,这个说法跟处理器本身关系并不大,问题出在联发科芯片设计的调度问题。联发科芯片的亮点是核心够多,且工作流程是高负载启用大小核心,低负载禁用大核心。以“启用小核心并调整CPU频率大小”的调度方式,达到省电不影响性能之目的。

但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却往往是“一核工作多核围观”,使得很多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莫名其妙的卡顿。只能说,联发科芯片的调度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image.png

有业内人士总结了联发科芯片几大特点:

1 、基带落后,当然是相对高通这个基带狂魔而言。

2 、制程落后,旗舰产品一般都逊色于高通制,目前高通开始量产7nm旗舰产品,联发科主流产品应该是10-12nm。

3 、大部分安卓系统调度都有问题,十个核心,工作进程中两个a72大核一般围观。

4 、GPU舍不得花钱,核心少,频率高,发热大,对大型3D游戏支持不佳。

5 、安卓系统更新慢,一般都会晚于高通。

之所以会有以上问题,一方面与联发科另辟蹊径的低功耗路数有关,联发科自知硬拼高通的高性能定会导致元气大伤;另一方面在于联发科芯片的定位,既然做中低端市场自然主打性价比,在产品投入上自然能省则省。这,也算是联发科近些年的产品理念之一。

最近,联发科官方在推特官宣其处理器新品Helio P90。其宣传动画给出了Powelful(强劲性能)、Efficient(顶尖能效)、Groundbreaking AI(开创性AI)三个关键词,并强调这是一款this chip changes everything(颠覆性芯片)”。另有消息传出,Helio P90仍基于台积电12nm制造。

image.png

目前尚不知Helio P90性能表现如何,但之前流传Helio P80跑分表现尚可,据说其AI跑分仅次于高通新一代旗舰8150。不出意外的话,Helio P90跑分应该会更高。因为之前只是曝光了这款CPU的AI跑分数,业内对这款芯片的整体性能尚没有太多认知。结合业内人士对联发科CPU特点的总结以及行业现状,这款产品可能会有以下问题。


AI能力并不能彰显CPU及GPU性能

进入AI时代,人工智能几乎成了芯片产品的标配,没有AI算力的芯片几乎就是半个残疾。但在手机领域,AI能力并不能代表芯片整体性能。AI可以算是吸引终端用户的卖点,却不能成为衡量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

image.png

目前在手机产品上,AI主要是在拍照、系统优化及语音助手等功能上落地。虽然手机有这些功能,但能够将这些功能用起来的用户少之又少。据说Helio P90在AI方面主打暗光拍照、逆光拍照等等功能,怕是这些功能也无法对用户有真正吸引力。且,几乎现在发布的每款手机都有AI拍照功能,用户对此的感知基本已经麻木。

反而,因为手游行业的火热以及用户对娱乐的需求,现在用户最关心的还是手机处理器的CPU及GPU性能,尤其更关注GPU性能,毕竟这关系这是否能够流畅的玩一款3D网游。此外,与游戏相关的手机功耗、网络制式等处理器参数,也是消费者选择手机时比较关心的点。所以,Helio P90单凭AI跑分高一项表现,并不能说服消费者。


发热的老问题是否已解决?

在中端市场,以前联发科也有着与高通一战的能力。但在高通600系列及800系列推出后,联发科的诸多优势便一去不复返,市占率一再下滑,最后就连其“铁杆兄弟”魅族弃之理而去,转投高通怀抱。要知道,联发科要重现当年雄风的决心有多强,在AI能力成为弯道超车的关键着力点之后,联发科一直在谋算如何扳回一城。

image.png

之前联发科发布的P60等几款产品,都以AI为主打,尤其是P60曾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可惜的是,这款产品依然有联发科处理器的老毛病:发热量太高。主打低功耗的芯片容易发热,这着实有点儿讽刺。也正因为这个突出特点,令很多手机厂商对其望而却步。

不知道即将发布的P90是否存在发热高这个毛病,如果仍存在此问题,将会是一众厂商选择高通产品的最佳理由。而在中端市场这一块儿,哪个厂商都不愿承担处理器不稳地的风险,很有可能会继续选择已闯出赫赫威名的骁龙660或者710 。


来自中端神U骁龙660的竞争

在手机圈内,去年高通发布的骁龙660,成为了中端机首选,以至于被业内称作中端神U。今年高通发布的骁龙710可看作是骁龙660的继承者,继续受到了很多用户的追捧。出于多种因素,目前的联发科已经放弃高端市场而专攻中低端市场。

image.png

短期而言,这个策略可以给联发科带来诸多利益。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联发科中端处理器产品也没有比高通更好的表现。长此以往,联发科中端市场或许也将被高通蚕食。

Helio P90为中端产品中阶定位,发布以后定会与高通有一战,届时会与高通骁龙670、骁龙710 等中阶处理器对阵。在AI性能这个维度,P90已无后顾之忧,但尚未曝光的CPU、GPU性能将会决定P90今后的作战能力乃至命运。如果这两项能力不及大家预期,很可能会遭到手机厂商的婉拒。

希望P90整体性能也如AI性能一样强悍,不然定会被骁龙660、710干掉。尤其是,联发科P90上市以后,可能会遭遇骁龙710的清库存阶段。如此一来,高通低价销售710处理器,这对于联发科并不是件好事。

image.png

如果以上分析都成真,那能够挽救helio P90的只有性价比。但性价比这个维度,厂商第一眼看到的或许是价格。如果helio P90的CPU、GPU 性能真的不堪一击,加上高通660及710的低价清仓,helio P90遭遇背水一战将无可避免。

眼下,只有希望helio P90这款芯片能够如其网络宣传一般,在保证AI性能的基础上,其在CPU和GPU性能同样出色。否则,将再现X30之惨状。

相关实践学习
在云上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GPU版)
ChatGLM2-6B是由智谱AI及清华KEG实验室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中英双语对话开源大模型。通过本实验,可以学习如何配置AIGC开发环境,如何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编解码
阿里云GPU云服务器深度评测:算力怪兽如何重塑AI与图形处理的未来?
在AI与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的今天,传统CPU已难满足“暴力计算”需求。阿里云GPU云服务器依托NVIDIA顶级显卡算力,结合专为GPU优化的神行工具包(DeepGPU),为深度学习、科学计算、图形渲染等领域提供高效、弹性的算力支持。本文全面解析其产品优势、工具链及六大真实应用场景,助你掌握AI时代的算力利器。
阿里云GPU云服务器深度评测:算力怪兽如何重塑AI与图形处理的未来?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Serverless
GPU 降成本免运维,睿观 AI 助手选择函数计算
从跨境电商 ERP 到“睿观 AI 助手”,阿里云函数计算的支持下,深圳三态股份利用 AI 技术快速完成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维度的侵权风险全面扫描。结合函数计算实现弹性算力支持,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
|
5月前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监控
在AMD GPU上部署AI大模型:从ROCm环境搭建到Ollama本地推理实战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AMD硬件上构建大型语言模型(LLM)推理环境的全流程。以RX 7900XT为例,通过配置ROCm平台、部署Ollama及Open WebUI,实现高效本地化AI推理。尽管面临技术挑战,但凭借高性价比(如700欧元的RX 7900XT性能接近2200欧元的RTX 5090),AMD方案成为经济实用的选择。测试显示,不同规模模型的推理速度从9到74 tokens/秒不等,满足交互需求。随着ROCm不断完善,AMD生态将推动AI硬件多元化发展,为个人与小型组织提供低成本、低依赖的AI实践路径。
1699 1
在AMD GPU上部署AI大模型:从ROCm环境搭建到Ollama本地推理实战指南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PI
8.6K star!完全免费+本地运行+无需GPU,这款AI搜索聚合神器绝了!
FreeAskInternet是一款革命性的开源项目,它完美结合了多引擎搜索和智能语言模型,让你在不联网、不花钱、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获得媲美ChatGPT的智能问答体验。这个项目最近在GitHub上狂揽8600+星,被开发者称为"本地版Perplexity"。
215 2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芯片
超越传统CPU?英特尔新一代AI芯片明年面世
昨天,英特尔首届AI开发者大会发布了一系列机器学习软件工具,并宣布包括其首款商用神经网络处理器产品将于2019年推出。
2067 0
|
7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阿里云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打通 AI 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
9 月 26 日,2025 云栖大会 AI 中间件:AI 时代的中间件技术演进与创新实践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技术专家林清山发表主题演讲《未来已来:下一代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解锁 AI 应用架构新范式》,重磅发布阿里云 AI 中间件,提供面向分布式多 Agent 架构的基座,包括:AgentScope-Java(兼容 Spring AI Alibaba 生态),AI MQ(基于Apache RocketMQ 的 AI 能力升级),AI 网关 Higress,AI 注册与配置中心 Nacos,以及覆盖模型与算力的 AI 可观测体系。
|
8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Playwright与AI智能体的网页爬虫创新应用
厌倦重复测试与低效爬虫?本课程带您掌握Playwright自动化工具,并融合AI大模型构建智能体,实现网页自主分析、决策与数据提取,完成从脚本执行到智能架构的能力跃升。
|
8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聚焦 AI 应用基础设施,云栖大会 Serverless AI 全回顾
2025 年 9 月 26 日,为期三天的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圆满闭幕。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从云原生时代迈向一个全新的 AI 原生应用时代。为了解决企业在 AI 应用落地中面临的高成本、高复杂度和高风险等核心挑战,阿里云基于函数计算 FC 发布一系列重磅服务。本文将对云栖大会期间 Serverless+AI 基础设施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
9天前
|
设计模式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负载均衡 API
Vercel 发布 AI Gateway 神器!可一键访问数百个模型,助力零门槛开发 AI 应用
大家好,我是Immerse,独立开发者、AGI实践者。分享编程、AI干货、开源项目与个人思考。关注公众号“沉浸式趣谈”,获取独家内容。Vercel新推出的AI Gateway,统一多模型API,支持自动切换、负载均衡与零加价调用,让AI开发更高效稳定。一行代码切换模型,告别接口烦恼!
106 1
Vercel 发布 AI Gateway 神器!可一键访问数百个模型,助力零门槛开发 AI 应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