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2年漫长等待,5月18日,李静芝终于见到了她被拐走的儿子嘉嘉。
嘉嘉在2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抱走,直到32年后才与李静芝相见。为了寻找嘉嘉,李静芝从28岁找到60岁,不惜走遍大半个中国,至少印了几十万份寻人启事,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打拐妈妈”。
由于寻人启事上用的还是嘉嘉2岁时候的照片,这么多年过去了,嘉嘉的相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使是有胎记等条件做补充,也很难被观察到。
立下功劳的是公安部研发的全国打拐第一库。
几个月前,警方通过一条重要线索——四川籍嫌疑犯曾在多年前花6000元购买一名西安籍男童查下去,发现四川绵阳人顾某宁比较符合李静芝的儿子嘉嘉情况,警方通过李静芝与顾某宁的DNA对比,发现顾某宁就是李静芝苦苦寻找32年的儿子嘉嘉。
录入一滴血,加速回家路
让李静之和儿子得以团圆的全国打拐第一库,又称全国打拐DNA数据对比库。2009年,公安部正式建立“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
孩子走丢了的父母可以通过公安机关,将血样数据上传DNA数据库,一旦发现有来源不明或者疑似拐卖的孩子,便可以进行DNA结果对比,就能确认孩子的身份。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表示,采血检测DNA输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是寻找孩子的捷径,一旦数据进入DNA数据库就能自动比对,即使被拐多年之后体貌特征发生变化,身份难以识别,警方依然可以通过DNA数据准确、快速地认定被拐儿童的身份。
如果被拐儿童例如开头的顾某宁对自己的出生抱有怀疑,可以提交血样数据上传到DNA数据库中,那么就可以在数据库里,与生母的DNA数据进行成功,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时间,加速回家之路。
其实意外走失的,除了儿童还有老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走失的人数大概在70万人左右。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70万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记不清回家的路。儿童不仅记不清,而且还不会表达,如果没有及时被找回,很容易遭受不可预测的意外伤害。
如果能把老人和小孩的信息有效安全地保存,等到意外的时候,就可以加快寻人的速度,让走失的老人和儿童安全回家。
“寻亲”小程序上线:DNA数据对比+AI人脸识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普嘉逸环(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倾力打造的“普家融合安全卫士”之“普家寻亲”平台(微信小程序)已经上线运营。
比起受限制的全国打拐第一库来说,“普家融合安全卫士”是一款可以面向社会普通大众的应用。
主要是运用DNA检测和AI人脸识别两大前沿科技,致力于解决儿童和老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意外走失、疾病和教育等问题。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文摘菌在打开小程序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因为走失的人员数量比预想中还要多。
图上的每一个红色小人,都代表着有一个人走失,(蓝色坐标是没有照片的走失信息)
每一个走失的人的背后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图来自小程序普家寻亲。
除了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此地有人走失,还可以在寻人中心里看到全国的悬赏寻人。图来自小程序普家寻亲。
普家卫士的DNA监测的数据库主要源于公安部所创建的DNA数据库的信息,如果在普家寻亲平台上提交DNA信息,是可以直接提交至DNA数据库进行对比的。
在2016年,数据库启动了“ID+中国儿童少年基因工程”项目,该项目是为0-14岁儿童少年预存DNA信息,一旦发生意外走失或者被拐卖现象,便可以及时将DNA信息递交至当地公安机关备案,以便后期寻人做DNA对比。
除了使用DNA检测数据对比,还有AI人脸识别来帮助识别走失人员,据警方透露,李静芝此案就是是采用了AI人像技术比对,通过嘉嘉当年一张照片比对,缩小了寻找范围。
AI人脸识别主要是运用Deepface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对模糊图像有增强,还增加了跨年龄识别和抗干扰识别。当用户为家人提前预存人脸信息,一旦发生走失情况,即可使用人脸识别功能,打开微信小程序对疑似走失人员进行拍摄,系统会自动进行对比。也就是说如果老人或儿童走丢,通过该功能即可快速识别走失人员的身份。
除了以上DNA数据对比+AI人脸识别以外,还有志愿者和专业寻人团队接受在线求助,当家人走失的时候,这何尝不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尝试呢?
终结犯罪
DNA数据库正在成为全球警方必备的侦查工具。不仅在打拐上大显身手,也侦破了不少疑案。
震惊全美的金州杀人狂,最近就是DNA技术给成功侦破的。从1970年到1986年,美国加州曾发生一系列的杀人案,受害人一度高达62人,以及100多起住宅盗窃案,由于该案件当时缺少相应的证据而迟迟未破,直到40年后,美国警方通过DNA检验结果终于逮捕到一位72岁疑犯。
要知道,如果不是警方开放了DNA数据收集网站,这位疑犯的远房表妹因为好奇,通过该网站上传了自己的DNA,警方正好在后台通过家族DNA数据谱进行对比匹配,就匹配上了,嫌疑犯和他的远房表妹从没见过面,若不是这个突破口,警方可能至今还在寻找疑犯。
还有韩国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杀人回忆》电影所呈现的那样,1986年9月15日至1991年4月3日在京畿南部附近村庄发生的连环杀人案件,由于时间久远,要知道在案发的时候,警方发动了205万名警察和军队,盘查了21000名嫌犯,还是一无所获。直到33年后,警方对被害人衣物再次进行DNA检测,终于在服刑人员的DNA数据库里找到与凶手的DNA完全匹配的人。
警方也表示,如果不是DNA技术的进步,该案还会是一桩悬案。案发当年曾经也有过具有嫌疑的证据,结果因为韩国那时的DNA技术不够发达,检验案件样本的技术只有美国才有,警方还得把这些样本打包送到美国去,时间和技术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以至于当年已经拿到嫌疑犯的生物证据,由于证据不足,不得不无罪释放,看着有罪之人,仿佛如清白之人一般自由离开,相信这也是韩国警方这么多年来,努力提升刑侦技术的最大动力吧。
很多时候,真相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如果没有DNA技术,我们是不是就会与真相擦肩而过?
在见到亲生母亲李静芝的时候,嘉嘉说,“6年前我就在电视上看见过你的事情,我当时还期待你能早日找到孩子,我实在是没想到那个孩子就是我。”
如果不是嫌疑犯落网,试问嘉嘉需要多久才能知晓自己的身世呢?
无数位李静芝的背后,又有多少孩子能和嘉嘉一样,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呢?
电影《少数派报告》里曾经提到,终结犯罪,在犯罪之前。
愿天下无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