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加速云原生应用规模化落地进程

本文涉及的产品
可观测监控 Prometheus 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可观测链路OpenTelemetry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简介: 2021 年 5 月 26 日,由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 10 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文件在“云原生产业大会”现场发布。该架构以阿里云、微软云联合发起的开源项目“开放应用架构模型(Open Application Model,以下简称 OAM)”为实现基础,旨在为云端应用管理者提供统一的应用描述规范及开放应用程序能力管理框架,以期推动简洁、高效、可控的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方式在更多行业和企业中的大规模落地。

来源 | 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

2021 年 5 月 26 日,由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 10 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文件在“云原生产业大会”现场发布。该架构以阿里云、微软云联合发起的开源项目“开放应用架构模型(Open Application Model,以下简称 OAM)”为实现基础,旨在为云端应用管理者提供统一的应用描述规范及开放应用程序能力管理框架,以期推动简洁、高效、可控的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方式在更多行业和企业中的大规模落地。

1.JPG

如今,云原生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帮助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深,构建高效、敏捷、自动化的技术支持平台成为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刚性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应用研发模式向云原生应用转型的趋势逐渐成为共识,使企业能够最大化利用云原生红利,获得更低的研发成本,提升业务创新效率。云原生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创新的最短路径。

虽然已经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进展,但对于大部分行业和企业来说,对于云原生的规模化应用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从本质上来看,云原生是一套软件与基础设施架构设计的指导思想,并非能被一项具体技术所指代,存在较高门槛。因此,对云原生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安全性、可靠性、性能、连续性等的顾虑在企业中普遍存在。CNCF 发布的《2020 中国云原生调查报告》中显示,越来越多的单位正在寻求使用云原生技术的最佳解决方案,有 42% 的用户基于混合云实现云原生落地,预测未来该比例还将继续增长。

《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指出,与传统应用开发不同,依托云计算之上的应用不再是简单的可执行文件,需要处理大量的外部依赖,才能够被最终用户使用。传统模式下,云计算应用的开发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进行应用整体部署架构的设计,明确云计算应用需要依赖的各个云服务。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云资源分配不及时、云服务配置不合理、应用上线过程中需要在各种云产品之间切换等等。导致上述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是应用不能以统一、自描述的方式定义应用与云资源的关系;二是云基础设施没有一种统一、标准、高效的方式交付给应用使用。

云原生技术的未来,大规模普及是必然。只有以应用为中心,云原生技术体系才能以更高效的方式为应用“输送”基础设施能力。开放应用架构的重要价值在于可以为广大云端应用管理者提供一套统一的应用描述规范,实现云计算应用与底层平台之间的解耦,解决应用部署和和迁移困难的问题。同时,将开发者、运维和平台运营人员之间的关注点分离,让不同角色专注于领域知识和能力,使应用交付变得更加高效、可靠和自动化。

2.png
图:开放应用模型(OAM)

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的本质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应用定义与能力管理模型,能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标准化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和框架,与任何特定的容器运行时、编排软件、云提供商或硬件配置无关。所有遵守该接口和框架构建的平台都可以为符合开发应用架构的应用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完全一致的应用管理体验。该架构具备以下特点:

  • 开发和运维关注点分离:开发者关注业务逻辑,运维人员关注运维能力,让不同角色更专注于领域知识和能力。
  • 平台无关与高可扩展:应用定义与平台实现解耦,应用描述支持跨平台实现和可扩展性。
  • 模块化应用部署和运维特征:应用部署和运维能力可以描述成高层抽象模块,开发和运维可以自由组合和支持模块化实现。

3.png
图:基于 KubeVela 的完整工作流

2020 年 11 月,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与OAM社区共同宣布 OAM 在 Kubernetes 上的标准实现 KubeVela 项目正式开源。2021 年 4 月,KubeVela v1.0 发布,标志着 OAM 模型在云原生应用交付使用场景取得最大化验证结果。KubeVela v1.0 不仅代表了稳定的 API,还代表着成熟的使用范式,证明以 OAM 为基础的开放应用架构是一个能够充分释放云原生潜力、让最终用户和软件交付方从第一天开始就充分享受云原生技术优势的有效路径。

4.JPG
李小平,阿里云云原生产品研发负责人

作为核心发起单位代表,阿里云云原生产品研发负责人李小平在本次会议上发表了主题为“云原生,企业数字创新最短路径”的现场演讲,并于会后表示:“开放、标准、敏捷是云原生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云原生正在帮助企业打通数字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下,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定义和建设。作为云原生领域的先行者、实践者,阿里巴巴始终坚持将基于自身累积多年的最佳实践回馈社会,包括为企业构建普惠的云原生产品服务,与开发者共建云原生生态等。2019年,我们和微软云共同开源了开放应用模型(OAM),又在 2020 年基于阿里、微软、Oracle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在 OAM 上的实践经验,和社区一同打造了 OAM 在 Kubernetes 上的完整实现 KubeVela。今天,很高兴和信通院一起基于这个项目的基础共同发布《云计算开放应用架构》标准,与业界一起推动云原生的进化,帮助更多企业和开发者进行更加高效地协同,共迎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安全
云原生进化论:加速构建 AI 应用
本文将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在支持企业构建 AI 应用过程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371 23
|
2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Cloud Native
云原生数据库的演进与应用实践
随着企业业务扩展,传统数据库难以应对高并发与弹性需求。云原生数据库应运而生,具备计算存储分离、弹性伸缩、高可用等核心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商、金融、物联网等场景。阿里云PolarDB、Lindorm等产品已形成完善生态,助力企业高效处理数据。未来,AI驱动、Serverless与多云兼容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171 8
|
11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深入理解云原生架构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云原生架构的兴起,正在重塑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软件开发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实施云原生策略,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通过分析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揭示它如何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283 13
|
11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在现代企业IT架构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其带来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业务敏捷性和技术创新的平衡。 ####
|
11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开发者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企业IT架构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的敏捷开发、高效运维及成本优化。不同于传统摘要仅概述内容,本部分旨在激发读者对云原生领域的兴趣,强调其在加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为后续详细论述奠定基础。 ####
|
7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412 12
|
11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物联网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兴起背景、核心理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云原生架构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策略。 ####
|
10月前
|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文字识别
开放应用架构,建设全新可精细化运营的百炼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开放应用架构,建设全新可精细化运营的百炼。由阿里云智能集团专家团队介绍在过去一年中,百炼在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应用落地所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260 11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异构计算
云原生AI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构建
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技术背景下,尤其是Kubernetes和容器技术的发展,对模型推理服务带来的挑战与优化策略。文中详细介绍了Knative的弹性扩展机制,包括HPA和CronHPA,以及针对传统弹性扩展“滞后”问题提出的AHPA(高级弹性预测)。此外,文章重点介绍了Fluid项目,它通过分布式缓存优化了模型加载的I/O操作,显著缩短了推理服务的冷启动时间,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时表现出色。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Fluid在vLLM和Qwen模型推理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在提高模型推理效率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
云原生AI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构建
|
1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Devops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云原生,这一词汇如同云计算浪潮中的灯塔,引领着技术革新的方向。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关键组件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实践应用,同时剖析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通过深入分析Kubernetes、微服务架构、DevOps文化等要素,揭示云原生如何赋能企业实现高效、弹性的IT系统构建,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11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