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传统行业客户的共享带宽方案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告诉你为什么共享流量包相对于共享带宽更适合传统行业客户。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从线下环境迁移上云的传统行业客户普遍都对共享带宽有执念,随着近期传统行业客户触云比例的增加,笔者最近也是经常被问及此类问题,今天就写一篇文章以传统行业客户为背景来介绍一下云上共享带宽方案吧。

方案一:共享带宽

共享带宽提供地域级带宽共享和复用功能,支持同地域下所有弹性公网IP共享带宽,能够让绑定弹性公网IP的云服务器ECS、NAT网关、负载均衡同时共享带宽,并提供包括按带宽峰值、增强型95等多种计费模式。
—— 阿里云官网对共享带宽的介绍

本来应该是最合适的方案,但是对于行业客户来说并不是特别适用,除非体量规模足够庞大,有能力负担1000Mbps的共享带宽……
共享带宽分成按量计费和包月两种计费模式,目前包月方式的门槛是1000Mbps,这就把绝大多数的行业客户挡在门外了。
按量计费则有95带宽峰值和按带宽计费两种方式,95带宽峰值月底会根据去峰后的峰值带宽计算整月费用,因此不适用于带宽使用存在一定波动的用户,对于行业用户来说这种无法事先预估的费用更是无法接受,按带宽计费则是每个小时根据当前的带宽设置计算费用,只要带宽保持不变,每天的费用则可保持恒定,这种计费模式对于一些可以预存费用并接受消费后再开具发票的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大部分行业客户都不属于这种情况,另外这种计费模式还有因预存费用不足导致停止服务的风险。

所以,结论是在包月1000Mbps门槛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共享带宽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行业客户的带宽共享需求。

方案二:共享流量包

共享流量包套餐价格实惠,提供免费试用套餐;产品覆盖面广,可供按流量计费的ECS、EIP、SLB和NAT网关使用;使用简单,流量包开通后自动覆盖多个地域的产品,并自动抵扣流量费用。
—— 阿里云官网对共享流量包的介绍

假如针对传统行业客户,上面这段说明或许可以转换一下:
共享流量包产品覆盖面广,只需将ECS、EIP、SLB和NAT的带宽计费模式调整为按流量计费,即可共享使用,使用简单,流量包开通后自动覆盖多个地域的产品,并自动抵扣流量费用,可根据需要随时叠加购买多个流量包,避免共享流量包用尽后带来额外的按量费用支出。

目前来看,共享流量包对于传统行业客户来说反而是最合适的共享带宽解决方案,只需要根据预估提前购买足够的流量包即可,当流量包即将用尽之前还可以随时申请预算追加购买流量包,流量包一经购买即可收到阿里云开具的发票,而不需要等待流量包耗尽。

阿里云的共享流量包对比共享带宽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是可以跨地域共享带宽,共享流量包将大陆的所有地域再加上中国香港、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孟买都视作统一的亚大区域进行统一的流量结算,因此会极大简化在多地域拥有服务器用户的采购复杂度,并通过跨地域共享来降低成本。

方案三:SLB+NAT网关

SLB和NAT网关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都有过介绍,对于这两个服务本身我就不再进行赘述了,SLB主要用于从外部进入的访问流量的共享,NAT网关则可以用于向外部发送的请求流量的共享。

SLB-NAT.png

传统行业客户上云,假如还希望继续使用带宽的视角来评估网络资源的消耗,则可以考虑使用这个带宽共享方案。

方案四:共享云下带宽

最后再介绍一个隐藏技能,那就是可以通过VPN来实现云上服务共享云下带宽,我亲测VPN是可行的(通过修改VPN网关的感兴趣流为0.0.0.0、在VPC的路由表添加自定义路由0.0.0.0/0 下一跳为VPN网关实例),至于SAG、专线我没有测试过,原理应该类似。

目录
相关文章
|
网络虚拟化 数据中心
|
云安全 弹性计算 运维
【云栖号案例 | 互联网】校慧通业务系统上云 保证海外业务稳定运行
新业务部署到线下,经常出现访问稳定、延时高、数据传输不及时,成本高且维护不及时。上云后解放开发人员的双手、解决资金压力、保护ECS不受黑客侵扰。
【云栖号案例 | 互联网】校慧通业务系统上云 保证海外业务稳定运行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数据可视化
【云栖号案例 | 商业服务】立根融资租赁内部系统上云 凸显容灾能力、提升性能
立根融资租赁对云上架构的安全性与可用性要求高,业务流量不好控制,带宽费用贵。上云后解决整体流量出入和单点故障问题,不需要自建反向代理。
【云栖号案例 | 商业服务】立根融资租赁内部系统上云 凸显容灾能力、提升性能
|
安全 网络虚拟化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栖号案例 | 制造】蒂森克虏伯上云 加速跨境访问 、降低网络延时
作为自动扶梯生产商 存在成本高、维护困难、跨境网络质量不好的问题。上云后支持随时增加节点和网段,灵活调整带,网络时延大幅降低,抖动减少。
大带宽增长需求 | 带你读《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之六
带宽是 5G 承载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技术指标之一。本节分别对单基站承载带宽需求、回传带宽需求,以及前传及中传带宽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
大带宽增长需求   | 带你读《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之六
|
物联网 UED
车联网上云最佳实践(一):车联网行业特性致使新的应用架构必须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户量和爆发式的流量访问
最近两年车联网发展受到政府部门、科研院以及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推动。从应用来看,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前装模式(即车辆出厂前安装),是乘用车厂主导或者与有相关能力的公司合作
26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