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承载网络概述
1.3 5G 网络设备部署方式
| 1.4 5G 承载网整体架构 |
5G 承载网络是为 5G 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提供网络连接的基础网络,不仅为这些网络连接提供灵活调度、组网保护和管理控制等功能,还要提供带宽、时延、同步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保障。
满足 5G 承载需求的 5G 承载网络总体架构如图 1.9 所示,主要包括转发平面、协同管控、5G 同步网 3 个部分,在此架构下同时支持差异化的网络切片服务能力。5G 网络切片涉及终端、无线、承载和核心网,需要实现端到端协同管控。通过转发平面的资源切片和管理控制平面的切片管控能力,可为 5G 三大类业务应用、移动内容分发网络、网络互联、政企客户专线以及家庭宽带等业务提供所需的 SLA 保障的差异化网络切片服务能力。
1.转发平面应具备分层组网架构和多业务统一承载能力
转发平面是 5G 承载架构的关键组成,其典型的功能特性如下。
(1)端到端分层组网架构。5G 承载组网架构包括城域与省内干线两个层面,其中城域内组网包括接入、汇聚和核心 3 层架构。接入层通常为环形组网,汇聚和核心层根据光纤资源情况,可分为环形组网与双上联组网两种类型。
(2)差异化网络切片服务。在一张承载网络中通过网络资源的软、硬管道隔离技术,为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客户业务提供所需的网络资源的连接服务和性能保障,为 5G 三大类业务应用、政企专线等业务提供差异化的网络切片服务能力。
(3)多业务统一承载能力。5G 承载可以基于新技术方案进行建设,也可以基于 4G 承载网进行升级演进。除了承载 4G/5G 无线业务之外,政企专线业务、家庭宽带的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回传、移动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以及边缘数据中心之间互联等,也可统一承载,兼具 L0 ~ L3 技术方案优势,充分发挥基础承载网络的价值。
2.管理控制平面须支持统一管理、协同控制和智能运维能力
5G 承载的管理控制平面应具备面向 SDN 架构的管理控制能力,提供业务和网络资源的灵活配置能力,并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网络运维能力,具体功能特性如下。
(1)统一管理能力:采用统一的多层多域管理信息模型,实现不同域的多层网络统一管理。
(2)协同控制能力:基于 Restful 的统一北向接口实现多层多域的协同控制,实现业务自动化和切片管控的协同服务能力。
(3)智能运维能力:提供业务和网络的监测分析能力,如流量测量、时延测量、告警分析等,实现网络智能化运维。
3.5G 同步网应满足基本业务和协同业务同步需求
同步网作为 5G 承载网络的关键构成,其典型的功能特性如下。
(1)支撑基本业务同步需求:在城域核心节点(优选与省内骨干交汇节点)部署高精度时钟源(PRTC,Primary Reference Timing Clock)或 ePRTC(enhanced-PRTC),承载网络具备基于 IEEE 1588v2 的高精度时间同步传送能力,实现端到端为 ±1.5 µs 时间同步,满足 5G 基本业务同步需求。
(2)满足协同业务高精度同步需求:对于具有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的协同业务场景,考虑在局部区域下沉部署小型化增强型 BITS 设备,通过跳数控制满足 5G 协同业务百纳秒量级的高精度同步需求。
(3)按需实现高精度同步组网:对于新建的 5G 承载网络,可按照端到端300 ns 量级目标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地面组网。一方面,提升时间源头设备精度,并遵循扁平化思路,将时间源头下沉,实现端到端性能控制;另一方面,提升承载设备的同步传送能力,采用能有效减少时间误差的链路或接口技术。
| 1.5 5G 承载转发面概述 |
5G 承载网络分为省干和城域两大部分,城域接入层主要为前传 Fx 接口的CPRI/eCPRI(enhanced CPRI)信号、中传 F1 接口以及回传的 N2(信令)和N3(数据)接口提供网络连接;城域的汇聚 / 核心层和省干层面不仅要为回传提供网络连接,还需要为部分核心网元之间的 N4、N6 以及 N9 接口提供网络连接,如图 1.10 所示。其中 N6 是 UPF 与数据网络(DN,Data Network)之间的接口,将涉及通过 IP 公网访问外部的多媒体数据中心。5G 无线接入网在建设初期主要采用 gNB 宏站以及 CU 和 DU 合设模式;在 5G 规模建设阶段,将采用 CU和 DU 分离模式,并实施 CU 云化和 C-RAN 大集中建设模式。
5G 承载网络涉及的无线接入网和部分核心网的参考点及其连接需求见表 1.2 和表 1.3。
为 5G 网络提供灵活连接的承载网络转发面组网架构如图 1.11 所示,以实现多层级承载网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4G/5G 混合承载以及低成本高速组网等关键功能特性。
5G 承载网络分层组网架构和接口分析见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