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1998年的大润发,在中国将大卖场这种现代化的零售业态开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截至2019年1月,大润发已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408家综合性大型超市,覆盖全国29个省份。
当新零售成为新赛道后,20出头的大润发正引领着零售行业的创新实践。早在2014年正式上线飞牛网布局线上零售,2017年推出淘鲜达主攻生鲜电商,全面迈入新零售时代。
新零售之所以“新”,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IoT等技术,能将线下零售“数字化”,从而线上线下一盘货,最终得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大润发转型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上云,通过上云快速引流获客和将消费者行为数字化,目前线下零售数字化进程已效果初现。
01.上云
传统商超也能“一小时达”
大润发再造数字化竞争力
现在电商的兴起分流了传统商超客流,最近几年,到店客流的逐年下降。大润发需要从线上更快拓展新用户。
“原有的架构已经无法跟上这样的市场趋势,我们需要对内部的系统做一些数字化的重构。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原有的系统没办法支撑我们整体的业务”,大润发CTO陈俞安回忆当时面临的困境。
当时大润发做大促,线上进来的流量是平时的2~3倍,建构一个能够支撑高并发流量的一个系统架构迫在眉睫。而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这样能力的技术团队,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陈俞安选择在云上进行重构。
阿里在这十几年来沉淀下来的一些互联网的能力打包在阿里云输出,所以我们当初在思考如何去建立一个中台化的系统,当中就是借助于阿里现有的产品,很快速地可以把我们现在所欠缺的能力能够打包在一起。
现在分布在全国的408家数字化卖场已雏形尽显。同时大润发尝试多种线上业务模式,其中“一小时达”到家的淘鲜达,这种线上业务的蓬勃发展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大润发曾明确指出考验淘鲜达服务质量的三项关键指标:1小时配送的准点率超过99%,页面的缺货率低于3%,出货的缺货率低于0.1%。
这些在云上,大润发完成了这三项考验。
02.上云
大润发和消费者一起在线
打通传统商超全链路「任督二脉」
完全数字化的新型大卖场特征要素有五个:商品数字化,会员数字化,空间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支付数字化,核心就是在新型卖场中,所有业务流程,用户触点都需要进行数字化升级。
而这一切,零售业凭借自身力量实现难度极大。大润发做数字化转型一样关卡重重。
在做数据打通上,首先是大润发原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就需要升级。此前大润发的基础设施分散在各个店面:实时交易数据由各门店独立汇总,然后定时传送到总部,总部信息按照日批次给到门店。
“我们以前的系统例如会员系统、商品系统、POS系统这些基础数据和系统我们都有,但是数字化的程度比较低,有很多数据不完备,系统之间相对比较割裂,因此无法像互联网平台那样,通过数据融合产生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大润发选择以All in Cloud决心来打通线上线下「任督二脉」,进行全链路的业务融合和敏捷实施,同时让数据沉淀和精细化管理变为水到渠成。现在通过上云,大润发将历史沉淀在不同系统的数据横向打通,同时通过云POS和自助收银机,将卖场支付环节变成了消费者数字化触点。
阿里云的弹性的后台计算能力,可扩展的网络带宽能力,细化到店面无线网络冗余、定制化云POS离线方案等,充分保障大润发业务稳定运行。
此外阿里云的“一云多端”,为大润发实现多渠道业务同时上线,为稳定增长有效推动。通过使用阿里小程序云面向全网各个小程序平台提供统一的后端云服务,大润发可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数据管理、运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正因为线下和线上业务的云化,基于云端的业务中台也就水到渠成。
在云上,让大润发与消费者贴得更近了。
03.上云
“两年内全面上云 不再自建IDC”
云服务是新零售的基础。这在大润发这家成立20年的传统商超的转型之路上越发清晰。
大润发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起步较早,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事实证明,上云可以减少试错、降低人力成本,充分利用平台化的能力。
“过去我们的基础设施其实就像是那种一般的马路,不是很好但是也能凑合用,今天阿里云就是我们的高速公路,假如这个路跑通了,车辆肯定就更多了”。
在大润发看来,随着线下业务越来越多地与线上业务交互,新零售商All in Cloud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因为线下业务如销售、营销活动、库存等与线上业务有交互,所以这些系统我也会逐渐都把它迁到云上。”两年内将IT系统全面迁移到阿里云上,不再自建IDC。这是大润发拥抱新零售和全面上云的决心。
此前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过,“阿里与大润发的新零售探索,“是中国商业零售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系统性升级之一,足以改变中国整个零售格局”。
大润发首席技术官 陈俞安
传统企业转型到新零售,上云可以快速使用互联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