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业者如何绘制战略“一张图”

简介: 北京叶帆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CEO 刘洪峰,创业多年和大家一起交流,技术创业者如何绘制战略“一张图”。

  “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术只为实现战略的手段之一。争一时之长短,用战术就可以达到!如果是“争一世之雌雄”,就需要从全局出发去规划,这就是战略!”,以上是在百度百科中关于战略的一个释义。
  如果从我们中华文化特有的角度,从文字的构成来解析,“战”字有“占”和“戈”组成,用意是用兵器(武力)占有;“略”字左“田”右“各”,意味着是各自的田地。合在一起,可以这样理解,制定用武力攻占别人或保护自己的资源的一种全局整体规划。
  技术创业者,在众多的创业大军中,是相对尴尬的一个群体。他们给人的印象,是有些呆板,不知变通、不会随机应变,创业成功率又相对特别低的一群人。不过,幸好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推崇“任正非”式的技术引领者,而不是继续推崇十多年前以“贸工技”扬名的柳传志。-- 这,些许缓解了我们这类技术创业者的尴尬。
  其实上面关于战略说的已经比较明了,战略其实就是为了达成一个相对长远的目标而制定的一个规划。从技术人的角度和非技术人的角度,去实现这个目标,去做这个规划,其实现路径是有区别的,这才有了所谓“技工贸”和“贸工技”的路线之争。
  技术人员创业偏爱“技工贸”,非技术人员创业偏爱“贸工技”,其实这二者无所谓优劣之分,对一个企业来说,首先活下来,持续的活下去才是第一要义,解决当下,才有以后的精彩。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数人会死在明天晚上”,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技术创业者来说,走“技工贸”路线更容易死在明天晚上,因为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并且转换为市场价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也是很多技术创业者很容易失败的原因。
  “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创业者准备着手要实现的一个梦想。不过,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的才华要撑得起你的梦想”。作为技术创业者,其实就是你的技术能否可以支撑起你这个梦想生根发芽,然后成长和壮大。
  我也有一个梦想,在2008年曾写过一篇《论本我、自我、超我对人工智能的启示》的博文,上面这样写道,“很早的时候自己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创造一个机器人(能学习会思考),所以一直以来让别人看似在学习杂七杂八的东西(软件、硬件、通信、基因、哲学、文学、美术、围棋等等),似乎在今天都有了注脚”。
  2002年,凯文·凯利在谷歌的一个小型聚会上问拉里·佩奇,你为什么要做免费搜索?拉里·佩奇说,“哦,我们其实在做人工智能。”记得我在《必然》上看到这部分内容,内心是非常触动的。在2000年那个时代,乃至十年前,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谷歌的战略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搜索”,而不是“做人工智能”。
  就如今天我们是在做物联网软硬中间件,面向各种行业,下接各种传感器,上接各种云平台,不断收集各种数据,然后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处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做人工智能(至少是为未来的一个梦想做技术铺垫)。
  不过相反,记得雷军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就应该直接去做,而不是中间做一个,最后再去实现那个想法。
  如此,战略到底是什么?有时候在我脑子很清晰,有时候也很模糊。所以,作为一个技术创业者,特别是创业新手,如何绘制战略“一张图”?如何贯彻“一张图”?又如何坚守这“一张图”?和众多创业者一样,我也是带着类似的“疑问”来到湖畔大学“在湖边”课堂上来的。
战略配图.jpg

  “湖畔大学”如雷贯耳,这是以马云、冯仑为首的一众非常成功的商业大佬一起筹办的大学,是发现并训练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为己任的一所学校。

  在这里,应该可以寻求到所要的答案。

  这是第二次去湖畔大学了,第一次是参加阿里云MVP的闭门会,听着在湖边余音袅袅的古筝来到了会场。这次没有了美女、古筝,迎来的是互联网领域的风云人物湖畔二期学员UCloud创始人季昕华、湖畔四期学员大搜车创始人姚军红和湖畔大学顾问朱亮老师。
战略配图2.jpg
  大搜车创始人姚军红姚总,其战略“一张图”的绘制过程,用姚总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寻找“原点”的过程。所谓的原点,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找到出发的始点。四年的过程中,在零收入的情况下,姚总大概以不到一年的时间为周期,快速试错,去寻找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原点”。从2012年12月开始,一两年后找到“原点”,再经过两年的发展,四年时间,先后获得阿里巴巴等机构超过12亿美元的融资,被PitchBook 评选为“2017 年全球新晋独角兽”。
  UCloud的季总和姚总有些不同,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战略,然后带着这个战略规划,去不断的找投资人的过程,但也是找了一千个都失败的过程。最后顿悟,只有面向自己的用户,背对投资人,才是真正赢得投资人的时候。
  在演讲中,姚总提到,所谓的“战略”,其实就是在巨头林立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战略”是阳谋,不怕被别人知道。可被别人轻易抄袭的战略,不是真正的战略,真正的战略是别人学习不到,也抄袭不走的。在巨头林立的世界里生存,一定要差异化,要寻求巨头目光之外的领域,早发现,早落实,不断找到公司自己的价值点。
  战略有了,原点找到了,“一张图”清晰了。剩下的就是要贯彻“战略”,至少要让所有的中高层都要明白,战略是什么。这也是季总在演讲中,告诉我们,如何开会的问题,怎么开会效率才高,怎么开会才能让战略意图更好的被贯彻。
  这同时也是姚总所强调的,要通过提升影响力,增强领导力和组织力的,才能更好的去执行战略。并且说,没有为战略进行对应组织架构调整的战略是伪战略,是无法去贯彻到底的战略。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和疑惑,如何绘制战略“一张图”?如何贯彻“一张图”?又如何坚守这“一张图”?似乎在聆听演讲的过程中,这些问题被不知不觉地被化解了。
  战略“一张图”的背后,我所感受到的,就是那不同寻常人的,屡败屡战,有勇气,有担当,坚持不懈去拼搏的创业者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所谓的战略,才能真正的落地,才能真正的发扬光大。
  同为技术创业者的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惑,如过读完文章,还是依旧不能解惑,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我们可以在创业路上,一起去交流,一起去解惑。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分布式计算
云计算应用方向研究
云计算应用方向研究
107 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Go
面向未来的服务网格发展:展望服务网格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面向未来的服务网格发展:展望服务网格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67 0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前端开发
OSCAR开源专访 | 企业内源最大的挑战在于改变封闭思维和竞争观念——智网创新中心张东阳
开源作为一种开放的、无边界的新型协作模式,是数字经济创新、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130 0
OSCAR开源专访 | 企业内源最大的挑战在于改变封闭思维和竞争观念——智网创新中心张东阳
|
9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定位技术
战略地图|与“实”俱进,为创新提速
站在新技术时代的开端,如何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并引领创造先机?张勇认为,一个人、一家公司的想象力总是有限的,在智能化大时代的面前,所有的企业和个体共同参与、共同发挥想象力,才能够创造一个无限的未来,把智能的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512 0
|
云计算
【技术规划】描绘未来第 4 部分:技术路线图
【技术规划】描绘未来第 4 部分:技术路线图
|
存储 NoSQL BI
【企业架构】描绘未来:使用能力、产品和技术路线图来调整企业和执行战略
【企业架构】描绘未来:使用能力、产品和技术路线图来调整企业和执行战略
|
运维 监控 供应链
数智洞察 | 从“移民”到“原住民”,绘制企业云战略一张图
编者按: 历经十余年的演变发展,“云”已经成为了现今企业数智化演进的主旋律。企业上云是技术选择,打造云上企业则是战略选择。那么“云”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重点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全文约6108字,建议阅读时间16分钟。
|
存储 运维 供应链
重磅发布 | 11种著名商业分析模型:战略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终局
编者按: 有很多企业做到了近百亿的规模,但依然处于机会成长阶段,其原因为企业的战略选择、决策制定和执行缺乏底层逻辑和数据支撑,也缺乏科学的流程和方法论。盲目的机会主义和短视现象,会导致决策思考与方案执行严重脱节,企业内部难以达成共识,执行变形,甚至资源浪费。要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理性制定决策,可借鉴这11种商业分析模型。 全文约7072字,建议阅读时间18分钟。
864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能给ChatGPT带来什么机会呢?
ChatGPT可以通过学习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规划,深入了解数字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领域的理解和认知,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路和支持。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能给ChatGPT带来什么机会呢?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NoSQL
未来几年,图计算或许是一条很好的赛道
在互联网时代,图数据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海量和动态等特性,静态图计算的模型和方法难以应对数据处理的需求。而流式图计算能基于实时变化的数据,流式地构建动态图数据关系,并基于动态变化的图数据之上实时地进行分析、计算和挖掘,是图计算主流技术分支。流式图计算是蚂蚁大规模图计算系统 TuGraph 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挖掘数据关系变化的趋势和异动,承担着重要的近线异步图计算等功能。 InfoQ 作为技术媒体对技术趋势保持着格外的关注,本次我们采访了蚂蚁流式图计算团队负责人潘臻轩。他为我们分享了蚂蚁流式图计算的应用经验,以及图计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3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