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配置nfs

简介: 配置nfs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1、输出目录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所定义的共享给客户端使用的文件系统2、客户端     客户端是定义网络中可...
配置nfs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1、输出目录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所定义的共享给客户端使用的文件系统

2、客户端
     客户端是定义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共享目录的IP地址或网段或域名等,常用的指定方式
     1)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100.1
     2)指定一个子网:192.168.100.0/24 也可以写成:192.168.100.0/255.255.255.0
     3)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cn
     4)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cn
     5)所有主机:*

3、选项
     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1)NFS主要有3类选项:
     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
     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
2)用户映射选项
     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
     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
     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
     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
3)其它选项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
     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
     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4、实例
1)编辑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gedit /etc/exports                         //配置文件,共享目录,只读
      /wj       * (ro,all_squash,sync)                          
2)重启服务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restart                        //重启服务
     关闭 NFS 守护进程:                                        [确定]
     关闭 NFS mountd:                                          [确定]
     关闭 NFS quotas:                                          [确定]
     关闭 NFS 服务:                                            [确定]
     Shutting down RPC idmapd:                                  [确定]
     启动 NFS 服务: exportfs: No options for /wj *: suggest *(sync) to avoid warning
     exportfs: No host name given with /wj (ro,no_all_squash,sync), suggest *(ro,no_all_squash,sync) to avoid warning
     exportfs: duplicated export entries:
     exportfs:  *:/wj
     exportfs:  *:/wj
                                                           [确定]
     关掉 NFS 配额:                                            [确定]
     启动 NFS mountd:                                          [确定]
     启动 NFS 守护进程:                                        [确定]
     正在启动 RPC idmapd:                                      [确定]
     [root@localhost ~]# 
3)客户端挂载
     [root@localhost ~]#  mount 192.168.1.8:/wj /media/test/           //挂载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wj
相关文章
【Linux】vim使用与配置教程
V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文本编辑器,广泛应用于Linux环境,是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的必备工具。本文介绍了Vim的基本操作与简单配置,涵盖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和底行模式的使用方法,以及光标定位、复制粘贴、搜索替换等常用技巧。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实用的分屏操作和代码注释方法,并分享了通过`.vimrc`文件进行个性化配置(如显示行号、语法高亮、自动缩进等)的技巧,帮助用户提升文本编辑效率。掌握这些内容,能让Vim更好地服务于日常工作与开发需求。
146 3
|
1月前
|
Websoft9:为开发者打造的高效 Linux 服务器面板
Websoft9 是一款以开源应用部署与管理为核心的服务器面板,采用“环境即服务”模式。它通过运行环境标准化、自动化配置、安全融合和资源管理四个方面实现平台与环境的深度协同。支持多语言框架预集成、云原生组件整合,提供 200+ 应用模板一键部署,并具备全流程安全防护和统一资源监控能力,助力开发者高效管理和扩展应用环境。
56 0
|
5天前
|
阿里云linux服务器使用脚本通过安全组屏蔽异常海外访问ip
公网网站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导致访问异常,使用此脚本可以屏蔽掉异常IP 恢复访问。也可自行设置定时任务定期检测屏蔽。
86 28
在Linux环境下备份Docker中的MySQL数据并传输到其他服务器以实现数据级别的容灾
以上就是在Linux环境下备份Docker中的MySQL数据并传输到其他服务器以实现数据级别的容灾的步骤。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数据从MySQL数据库中接力棒一样传递到备份文件,再从备份文件传递到其他服务器,最后再传递回MySQL数据库。这样,即使在灾难发生时,我们也可以快速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64 28
在Linux服务器中遇到的立即重启后的绑定错误:地址已被使用问题解决
总的来说,解决"地址已被使用"的问题需要理解Linux的网络资源管理机制,选择合适的套接字选项,以及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服务重启。以上就是对“立即重启后的绑定错误:地址已被使用问题”的全面解答。希望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68 20
|
24天前
|
Linux系统管理:服务器时间与网络时间同步技巧。
以上就是在Linux服务器上设置时间同步的方式。然而,要正确运用这些知识,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工作原理:服务器根据网络中的其他机器的时间进行校对,逐步地精确自己的系统时间,就像一只犹豫不决的啮齿动物,通过观察其他啮齿动物的行为,逐渐确定自己的行为逻辑,既简单,又有趣。最后希望这个过程既能给你带来乐趣,也能提高你作为系统管理员的专业素养。
101 20
在Linux(CentOS和AWS)上安装更新的git2的方法并配置github-ssh
经过以上这些步骤,你现在就能在GitHub上顺利往返,如同海洋中的航海者自由驰骋。欢迎你加入码农的世界,享受这编程的乐趣吧!
46 10
在Rocky Linux 9上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
本教程介绍在Rocky Linux 9上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的完整步骤。首先更新系统,清理旧版本JDK相关包及残留文件,确保环境干净。接着搜索并安装所需版本的JDK(如OpenJDK 17),验证安装是否成功。然后查找JDK安装路径,配置全局环境变量`JAVA_HOME`和`PATH`,最后验证环境变量设置。按照此流程操作,可顺利完成Java开发环境搭建,支持多版本切换(如JDK 8/11/17)。生产环境请谨慎操作,避免影响现有服务。
119 21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