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零零散散的阅读了一本叫作黑匣子思维的书,书的观点比较明确且归功于翻译者的水平,整本书看起来还算比较轻松的,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我估计一个周末就可以阅读完了。
黑匣子顾名思义就是指的航空行业的黑匣子,就是那个在任何极端情况下都无法被摧毁的且用来记录飞机上所有活动的装置(嗯,这个其实大家都知道),而作者就是借用了黑匣子引入了我们对于失败的思考,从个人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黑匣子思维其实是一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以及建立的相应的制度,在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老男孩》以及16年的电影《萨利机长》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航空业对于飞机事故调查的严谨程度,也就是在航空业始终存在一个独立的调查机构来对任何一起飞机事故进行调查,也就是因为这个调查机构的存在保证了飞机失事的概率是所有交通行业里面最低的。
在航空业,始终存在这样一种理念并以此设计了一种制度,那就是从错误中学习进步并最终沉淀成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也就是制度,黑匣子就是为了记录错误而设计的。他们会深入分析每次事故背后的原因,总结并极力避免日后再次犯相同的错误。
其实本质上我想说的是设计一种制度很难,但是更难的是让大家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制度的设计初衷,后者比前者往往更难也更需要呵护。犯错其实本质上是大家都非常抵制的事情,因为犯错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惩罚,这个时候制度的执行者或者设计者就需要考虑清楚设计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具体的执行过程,如果你的目的设计是为了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惩罚犯错者,那么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就会有相应的倾斜。
从我所从事的软件行业来说,基本上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事故复盘(也就是case study),用于总结事故并避免日后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有倾斜,有些执行者会第一时间给出事故定级并惩罚相应的犯错者,然后犯错者因为内心怀有愤懑就离开了公司,整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没有后续对事故的学习,没有对事故的总结,也没有对事故进行同步,整个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犯错者。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本身他们是为了避免重复犯错而设计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变成了一步到位找到犯错者并进行惩罚,这样的执行无形中给人带来了一种压力犹如头顶悬挂了一把利剑,让大家变得谨小慎微,它并不鼓励大家从错误中学到什么以及日后如何避免,它只是让大家内心无形之中增加了小心翼翼,我判断不了那种方式更好,我只是说对待错误的态度决定后续的一系列动作。为了惩戒而不是反思,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设计。
书中还提到了一种如何在错误中进步的思路,这个其实更现在互联网的精益创业很相似,也就是说小步快跑(快速试错),强调了一种在没有任何负面反馈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进步的逻辑,对于这种思维现在大家已经形成了公认,所以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辩驳的。
真正需要思考的就是我们是否滥用了这种思维,变成不负责任的快速迭代,只是为了快速试错而已,没有任何后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变成了产品的一种权利的滥用,这其实是我并不希望看到的。
书本身还是不错的,如果有时间可以酌情阅读,毕竟能够在豆瓣上得到8.3高分的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