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集成算法④ 梯度提升树

简介: 介绍Boosting是一类将弱学习器提升为强学习器的算法。这类算法的工作机制类似:先从初始训练集中训练出一个基学习器,再根据基学习器的表现对训练样本分布进行调整,使得先前基学习器做错的训练样本在后续受到更多关注。

介绍

  • Boosting是一类将弱学习器提升为强学习器的算法。这类算法的工作机制类似:先从初始训练集中训练出一个基学习器,再根据基学习器的表现对训练样本分布进行调整,使得先前基学习器做错的训练样本在后续受到更多关注。 然后基于调整后的样本分布来训练下一个基学习器;如此重复进行,直至基学习器的数目达到事先指定的值T,最终将这T个基学习器进行加权结合。

Boosting算法是在算法开始时,为每一个样本赋上一个相等的权重值,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重要的。 在每一次训练中得到的模型,会使得数据点的估计有所差异,所以在每一步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权重值进行处理,而处理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错分点的权重,这样使得某些点如果老是被分错,那么就会被“严重关注”,也就被赋上一个很高的权重。 然后等进行了N次迭代,将会得到N个简单的基分类器(basic learner),最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对它们进行加权(错误率越大的基分类器权重值越小,错误率越小的基分类器权重值越大)、或者让它们进行投票等得到一个最终的模型。

原理

  • 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属于Boost算法的一种,也可以说是Boost算法的一种改进,它与传统的Boost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每一次计算都是为了减少上一次的残差(residual),而为了减少这些残差,可以在残差减少的梯度(Gradient)方向上建立一个新模型。所以说,在Gradient Boost中,每个新模型的建立是为了使得先前模型残差往梯度方向减少, 与传统的Boost算法对正确、错误的样本进行加权有着极大的区别。
  • 梯度提升算法的核心在于,每棵树是从先前所有树的残差中来学习。利用的是当前模型中损失函数的负梯度值作为提升树算法中的残差的近似值,进而拟合一棵回归(分类)树。

特点

  • GBM优点:
    • 可以和随机森林这样的高性能算法竞争
    • 能保持可靠的预测表现,预测结果比简单模型差的情况非常罕见
    • 常常被kaggle等竞赛的获胜者使用
    • 能处理缺失数据
    • 无需进行特征缩放
    • 能处理的因子水平比随机森林高
    • 没有已知的对特征变量数目的限制。
  • 用于分类的提升方法包括三个参数:
    收缩参数(shrinkage):一个小的正数,控制提升学习的速率,默认值为0.001.降低收缩系数能改善结果,但需要更多的树。
    树的数量(n.trees):拟合树的总量。选择这个参数时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值过大会造成过拟合
    每棵树的分叉数目(interaction.depth):这个参数控制这提升集成的复杂程度。取值为1就有比较好的结果。

参数

setwd("E:\\Rwork")
library(gbm)
set.seed(1234)
data = iris
index <- sample(nrow(iris),0.75*nrow(iris))
train_data <- iris[index,]
test_data <- iris[-index,]
gbm1 <- gbm(Species~., distribution = "multinomial",
            data = train_data, n.trees = 2000, shrinkage = 0.01)
gbm1

prediction <- predict.gbm(gbm1, test_data, type = "response", n.trees = 1000)
summary.gbm(gbm1)

img_c53de4ab75ec9c1ec50166d1bd5fa26c.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
5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基于 C++ 的 KD 树算法在监控局域网屏幕中的理论剖析与工程实践研究
本文探讨了KD树在局域网屏幕监控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其构建与查询功能,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处理效率。KD树作为一种二叉空间划分结构,适用于屏幕图像特征匹配、异常画面检测及数据压缩传输优化等场景。相比传统方法,基于KD树的方案检索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但高维数据退化和动态更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可通过融合其他数据结构、引入深度学习及开发增量式更新算法等方式优化性能。
146 17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的 C# 基数树算法高效检索方案研究
在企业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领域,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是维护网络安全、规范网络行为的关键举措。随着企业网络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高效存储和检索上网记录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基数树(Trie 树)作为一种独特的数据结构,凭借其在字符串处理方面的卓越性能,为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剖析基数树算法的原理,并通过 C# 语言实现的代码示例,阐述其在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128 7
|
7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语音技术
Video-T1:视频生成实时手术刀!清华腾讯「帧树算法」终结闪烁抖动
清华大学与腾讯联合推出的Video-T1技术,通过测试时扩展(TTS)和Tree-of-Frames方法,显著提升视频生成的连贯性与文本匹配度,为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
207 4
Video-T1:视频生成实时手术刀!清华腾讯「帧树算法」终结闪烁抖动
|
7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Huffman树(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常用于信息传输、数据压缩等方面。它的构造基于字符出现的频率,通过将频率较低的字符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棵树。在Huffman树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编码则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路径所对应的二进制序列。
159 3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
存储 算法 C语言
"揭秘C语言中的王者之树——红黑树:一场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华丽舞蹈,让你的程序效率飙升,直击性能巅峰!"
【8月更文挑战第20天】红黑树是自平衡二叉查找树,通过旋转和重着色保持平衡,确保高效执行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log n)。本文介绍红黑树的基本属性、存储结构及其C语言实现。红黑树遵循五项基本规则以保持平衡状态。在C语言中,节点包含数据、颜色、父节点和子节点指针。文章提供了一个示例代码框架,用于创建节点、插入节点并执行必要的修复操作以维护红黑树的特性。
255 1
|
9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263 3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随机森林算法是一种强大的集成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其结果进行预测。
随机森林算法是一种强大的集成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其结果进行预测。本文详细介绍了随机森林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影响因素及调优方法,并提供了Python实现示例。适用于分类、回归及特征选择等多种应用场景。
582 7
|
11月前
|
算法
树的遍历算法有哪些?
不同的遍历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深度优先搜索常用于搜索、路径查找等问题;广度优先搜索则在图的最短路径、层次相关的问题中较为常用;而二叉搜索树的遍历在数据排序、查找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245 2
|
11月前
|
分布式计算 Java 开发工具
阿里云MaxCompute-XGBoost on Spark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的分布式训练与模型持久化oss的实现与代码浅析
本文介绍了XGBoost在MaxCompute+OSS架构下模型持久化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首先简要介绍了XGBoost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随后详细描述了客户在将XGBoost on Spark任务从HDFS迁移到OSS时遇到的异常情况。通过分析异常堆栈和源代码,发现使用的`nativeBooster.saveModel`方法不支持OSS路径,而使用`write.overwrite().save`方法则能成功保存模型。最后提供了完整的Scala代码示例、Maven配置和提交命令,帮助用户顺利迁移模型存储路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