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Gdb和VMware调试Linux内核,System Call

简介: Linux的内核和System Call不好调试,参考这里: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5999205/cannot-step-into-system-call-source-...

Linux的内核和System Call不好调试,参考这里: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5999205/cannot-step-into-system-call-source-code

简单来说,如果想在本机调试system call,那么当你进入system call时,系统已经在挂起状态了,那么它又怎样能响应用户的输入?

所以,有一个UML(http://user-mode-linux.sourceforge.net/)的方式,把内核当成一个进程启动,这样就可以在本机调试。

否则,只能通过串口,或者网络等从不同的机器来调试。

自己用KGdb和Vmware虚拟机折腾了下用串口调试Linux system call。总结一下。

编绎内核

首先,在虚拟机里安装好linux系统(注意把硬盘空间选择大点),编绎带Debug信息的内核:

先下载相关的包,及当前内核的源代码,注意用apt-get source下载源代码时,是放在当前目录下的。

mkdir code
cd code
sudo apt-get dpkg-dev
sudo apt-get source linux-image-$(uname -r)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sudo apt-get install bc
再配置编绎选项:

sudo make menuconfig
会有一个界面,可以自己设置编绎选项。在“Kernel hacking”下,  有KGDB的选项,不过貌似默认都选好了。

执行make编绎,再执行

sudo make
make modules_install  //编绎模块
我编绎花了3,4个小时,编绎出来竟然有11G。。

把这些编绎好的数据复制一份到宿主机上,等下调试的时候要用到。

为虚拟机配置串口

在Vmware的“Settings”,“Hardware”,点“add",选择”Serial Port“,再”output to socket",在“Socket(named pipe)”里,填上“/tmp/testsocket”。则虚拟机里的串口数据会写到/tmp/testsocket这个文件里。


配置新内核启动

编绎好了内核,要用新内核,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切换到root用户:

make install
会自动复制vmlinuz,.config, initrd.img等文件到boot目录下,并默认以新内核启动。

仅以新内核启动还不可以调试,修改/boot/grub/grub.cfg 文件,在"linux"命令下增加kgdb参数,如:

linux /boot/vmlinuz-3.13.0-24-generic root=UUID=xxx-b91d-xxx-839d-xxxxxx ro quiet kgdboc=ttyS1,115200 kgdbwait
如果只是不想启动时等待,可以去掉kgdbwait参数。

重启虚拟机,可以发现停在这样的画面上:


用socat来传输串口数据到PTS

虚拟机已经在暂停,等待我们的连接了。

先用socat来把虚拟机的串口输出传送到pts上(可以用man pts 查看pts的更多信息)。

用ctrl + alt + f1,进入tty1,再输入下面的命令:

sudo socat -d -d /tmp/testsocket PTY

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

successfully connected ...
PTY is /dev/pts/14

用gdb连接pts,并调试

切换到root用户,进入到从虚拟机复制出来的编绎好的代码目录,执行:

gdb ./vmlinux


如果不加载vmlinux文件的话,则打不了断点。在gdb里再输入

Remote debugging using /dev/pts/14
continue

然后可以看到虚拟机里的linux开启正常启动了。
注意,如果是想在system call上打断点,则要在原来函数名前加上“sys_”。如
break sys_open

在gdb里输入continue之后,发现没有办法再打断点了,可以在虚拟机里以root用户执行:
echo g > /proc/sysrq-trigger

这样就可以让虚拟机暂停,在宿主机的gdb里可以重新操作了。

参考:

http://www.opensourceforu.com/2011/03/kgdb-with-virtualbox-debug-live-kernel/#
http://www.eetop.cn/blog/html/21/766721-25573.html
http://blog.csdn.net/u011839461/article/details/12002075
http://wenku.baidu.com/view/baf6af3f0912a21614792996.html
http://my.oschina.net/fgq611/blog/113249
http://blog.csdn.net/star_xiong/article/details/17357821

相关实践学习
阿里云图数据库GDB入门与应用
图数据库(Graph Database,简称GDB)是一种支持Property Graph图模型、用于处理高度连接数据查询与存储的实时、可靠的在线数据库服务。它支持Apache TinkerPop Gremlin查询语言,可以帮您快速构建基于高度连接的数据集的应用程序。GDB非常适合社交网络、欺诈检测、推荐引擎、实时图谱、网络/IT运营这类高度互连数据集的场景。 GDB由阿里云自主研发,具备如下优势: 标准图查询语言:支持属性图,高度兼容Gremlin图查询语言。 高度优化的自研引擎:高度优化的自研图计算层和存储层,云盘多副本保障数据超高可靠,支持ACID事务。 服务高可用:支持高可用实例,节点故障迅速转移,保障业务连续性。 易运维:提供备份恢复、自动升级、监控告警、故障切换等丰富的运维功能,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产品主页:https://www.aliyun.com/product/gdb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Linux中的System V通信标准--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以及信号量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ystem V IPC机制,构建高效的Linux应用程序。
79 48
|
1月前
|
安全 Linux 测试技术
Intel Linux 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 | 龙蜥大讲堂104期
《Intel Linux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龙蜥大讲堂104期)主要介绍了LKVS的定义、使用方法、测试范围、典型案例及其优势。LKVS是轻量级、低耦合且高代码覆盖率的测试工具,涵盖20多个硬件和内核属性,已开源并集成到多个社区CICD系统中。课程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LKVS进行CPU、电源管理和安全特性(如TDX、CET)的测试,并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1月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Ubuntu20.04搭建嵌入式linux网络加载内核、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
使用上述U-Boot命令配置并启动嵌入式设备。如果配置正确,设备将通过TFTP加载内核和设备树,并通过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95 15
|
2月前
|
Linux
【Linux】System V信号量详解以及semget()、semctl()和semop()函数讲解
System V信号量的概念及其在Linux中的使用,包括 `semget()`、`semctl()`和 `semop()`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创建、初始化和使用信号量进行进程间同步。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有效解决多进程编程中的同步问题,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87 19
|
2月前
|
存储 NoSQL Linux
linux之core文件如何查看和调试
通过设置和生成 core 文件,可以在程序崩溃时获取详细的调试信息。结合 GDB 等调试工具,可以深入分析 core 文件,找到程序崩溃的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掌握这些调试技巧,对于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400 6
|
2月前
|
运维 监控 Linux
BPF及Linux性能调试探索初探
BPF技术从最初的网络数据包过滤发展为强大的系统性能优化工具,无需修改内核代码即可实现实时监控、动态调整和精确分析。本文深入探讨BPF在Linux性能调试中的应用,介绍bpftune和BPF-tools等工具,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优化效果。
95 14
|
2月前
|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探讨Linux内核如何高效地分配、回收和优化内存资源,我们揭示了这一复杂系统背后的原理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于常规的摘要,本文将直接进入主题,不包含背景信息或研究目的等标准部分,而是专注于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性能调优####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性能调优方法,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通过分析内核参数调整、文件系统选择、内存管理及网络配置等关键方面,本文揭示了如何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的做法,本摘要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提供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助力读者实现系统性能的飞跃。 ####
|
2月前
|
监控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