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4月,饿了么正式加入了阿里新零售战队,进一步加速其在本地生活市场的扩张速度。在创业9年的时间中,饿了么在外卖领域经历了真正的“从0到1”,尤其是在外卖平台的技术升级方面,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无人区。因此,早在去年,云栖社区就对饿了么的技术进化之路做过深入的介绍(见《饿了么四次技术进化的曲折路,记访谈张雪峰》),并且受到了技术圈的广泛关注。*
今年,我们再次邀请到饿了么CTO张雪峰,并试图从“饿了么的技术人才观”这一角度,抽象出具备完整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技术人才特征,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张雪峰 饿了么CTO
云栖社区:技术创业团队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创业公司不同阶段的用人策略,可以结合饿了么的经历谈一谈吗?
张雪峰:最早的时候能招到人就是万幸了(笑),创业初期技术团队对岗位职能还没有细致的划分,每个人都会做很多跨职能的工作,普遍都是多面手。但当业务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时候,就不能继续这种“原始”的方式了,对人员的要求也会细化。
我刚加入饿了么的时候,公司有 35个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在细分领域招聘人才。当团队达到70多人的时候,专门的运维人员、产品经理就都具备了。同时由于业务增长的需求,我们也开始越来越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层面,如中间件以及一些运维工具的使用上,相应的也会引入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2016年底达到900余人规模的时候,我们开始关注基于业务的大数据以及安全问题,并正式组建了算法团队、信息安全和风控团队。
云栖社区:您提到的大数据业务在饿了么的业务场景中有什么价值?现在“一切业务数据化”很流行,那么创业公司什么阶段需要具备数据意识,并且引进相关的人才呢?
张雪峰:其实那会儿我们所说的大数据还比较初级,只是收集业务数据给到产品一些反馈。直到17年我们进入平稳发展期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真正深入探索数据的价值,特别是在营销和管控成本上带来的增长点。举例来说,饿了么的地面调度最初是靠“规则”来运作的,规则实际上是没有弹性的,相当于还是调度员“人肉“操作。通过引入智能调度,对平台上的订单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饿了么大大提升了骑手派单、路线的合理性。同时,大数据也让饿了么能够实现“千人千面”,做到个性化的产品推荐机制。需要注意的是,饿了么这款产品的逻辑和现在流行的抖音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帮助用户在进入App后迅速决策,而不是长时间停留和寻找。所以,用户喜欢吃什么?用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是怎样的?这些数据是我们需要通过历史数据去做分析的。接下来饿了么会和阿里新零售领域的伙伴深入合作,把这些数据打通,真正地读懂客户,帮助客户快速决策,提升用户体验。
至于创业公司在什么阶段会意识到数据是宝藏,饿了么的经验可能未必适用于所有公司。早期我们在数据上投入的精力有限,是因为业务一直在高速增长,在那个时间点我们很难看到提升效率带来的业务价值。所以,当我们进入平稳发展状态、更多考量ROI问题的时候,就会需要用数据来改善业务效率,甚至是降低业务成本,那这个阶段,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的技术人员就成为重点了。
云栖社区:结合饿了么今后的业务方向,未来还会引入哪些领域的技术人员呢?
张雪峰:现在饿了么的业务线已经很完整了,除了刚才提到的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对物流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很迫切。今天的饿了么已经开放自有的配送能力,包括天猫、盒马、有赞,还有现在大热的瑞幸咖啡,都是饿了么在做配送。我们理想中的物流技术人才是对业务、技术、产品有比较深的认知的,相比过去流行的“全栈开发“,这样的人才更像是新一代的全栈,在数据对业务价值的理解上要更深刻。
因为我认为,物流是继信息流、资金流之后的又一战场。今天我们已经实现精细化的运营,将成本核算至以厘为单位,但在这个基础上,仍然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优化,传统的物流行业是可以通过新技术来赋能的,而数据就是关键因素,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技术同学能够充分理解业务数据价值,并且具备产品的相关经验,是非常难得的。
云栖社区:不懂数据的技术不是好的产品?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技术人员懂技术就可以,产品、业务的相关知识技术人员应该怎么从日常工作中挖掘呢?
张雪峰:这确实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为。我举个例子,饿了么在早期的时候,也出现过产品变成二传手的时候:一线的业务同学发起各种各样的需求,产品前往一线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功能的紧急性。这也是许多公司产品人员脱离一线实际业务的常见情形。因此,技术人员要有意识地了解业务的实际应用场景,多从现有的数据中体会业务流程,如果有机会,也要多去一线市场体验,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又怎么能从用户的角度来改进产品体验呢?单纯做技术开发固然可以提升专业技能,但是综合能力的提升一定是要和业务紧密联系的。
云栖社区:说到技术人员的自我修养,倒是让我想起“程序员的焦虑”这个话题。在饿了么这样年轻的公司里工作,老员工也会有这样的担忧吗?
张雪峰:以朋友圈这么密集的转发,我想没几个人不焦虑吧。饿了么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是并不是没有“大龄”的程序员,恰恰因为他们相对稳重,能够静下心来,所以我们会把基础设施这类的工作交给他们。在这个岗位上,我们需要的不是加班时长,而是代码的稳定性、长期的经验和对业务底层逻辑的深入思考。但是在一些新的业务团队里,年轻的程序员比较多,这些业务压力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支持。有很多人说年轻人特别是90后很“浮躁”,我倒觉得,要允许90后程序员的“浮躁”,年轻人应该尽可能去尝试,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我们应该允许这样的试错成本。
云栖社区:创业公司走向规模化后,似乎都会面临自己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的矛盾,饿了么是怎么做的呢?
张雪峰:我之前也说道,饿了么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所以从最早的35人到今天的1800人团队也就三年时间,我们一方面内部培养领导者,很多时候甚至是拔苗助长;另一方面也在大力引进外部人才,后者在基数上显然居多。无论在业务急速扩张的时候还是进入稳定期的今天,我们依然坚持的是任人唯贤,找到能拿结果的人。
云栖社区:最后一个问题是替想要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同学问的,就您自己的经历来说,从技术转向管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张雪峰:当做到一个企业的CTO的时候,技术和管理的占比就将趋于4:6,如果你开始参与一个企业的软件架构和组织架构的更迭,你会发现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映射的,对你提出的要求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受限专业必须过硬,先在技术的这条线上做深,团队才能认可你。在那之后,可以创造接触产品、业务、数据这样的机会,尝试成为一个多面手,去了解管理的逻辑。管理自然有很多的困难,组织架构的调整、同行的挖角,KPI的制定和管理,每一样都未必比软件架构简单。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比较煎熬的,但是如果你对技术保有一颗初心,真心喜欢技术,你还是能够坚持下来。
我现在即使再忙,也会偶尔搭个环境测试一些新的技术,让自己跟上技术更新迭代的节奏,对我而言,这件事本身也是充满乐趣的。
后记:张雪峰在此次专访中特别提到,饿了么的成功经验或许对于创业企业的借鉴意义甚微,但是饿了么踩过的坑、试过的错却是最值得分享给大家的。5月29日云栖社区、阿里巴巴研发效能事业部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研发效能嘉年华将邀请饿了么CTO张雪峰,为技术朋友们带来《创业团队极速发展中的分分合合》干货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