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complexity analysis of algorithms

简介: 时间复杂性的计算一般而言,较小的问题所需要的运行时间通常要比较大的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少。设一个程序P所占用的时间为T,则        T(P)=编译时间+运行时间。 编译时间与实例特征是无关的,且可假设一个编译过的程序可以运行多次而无需再编译。

时间复杂性的计算
一般而言,较小的问题所需要的运行时间通常要比较大的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少。设一个程序P所占用的时间为T,则
        T(P)=编译时间+运行时间。

编译时间与实例特征是无关的,且可假设一个编译过的程序可以运行多次而无需再编译。因此分析程序的时间特性就只需考虑程序的运行时间。

令程序P的运行时间为tp(n),其中n是所要求解问题的实例特征。由于编写程序时,影响tp的许多因素还是未知的,所以只能对tp进行估算。
由于代码P的主要操作通常包括加、减、乘、除、比较、读、写等,而这些操作的执行时间是可预知的,从而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程序P的运行时间:
        tp(n)=ca*ADD(n)+cs*SUB(n)+cm*MUL(n)+cd*DIV(n)+…
其中, ca,cs,cm,cd分别表示一个加、减、乘、除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函数ADD(n),SUB(n),MUL(n),DIV(n)分别表示程序P中所使用的加、减、乘、除操作的次数。

 

时间复杂性的计算

(1)操作计数

估算一个程序的时间复杂性的一种方式就是首先选择一种或多种操作(如+,×或比较等),然后确定这些操作分别执行的次数,就可以计算出该程序的执行时间。这种方法是否成功取决于识别关键操作(这些操作对时间复杂性的影响较大)的能力。例如:(求最大值)

int Max(int a[],int n){
//在a[0..n-1]中找最大的元素,假设数据元素都是整型数
int pos=0;
for(int i=1;i<n;i++)
if(a[pos]<a[i])
pos=i;
return pos;
}//Max

 

 我们可以选择元素间的比较操作作为关键操作。显然,a[pos]<a[i]的比较进行了n-1次。但除此之外,循环控制变量与循环终止条件之间也进行了n次比较。当然,初始化操作pos=0以及对循环变量的修改等操作也需要考虑,但这些操作通常只对操作计数的结果增加一个常量。

(2 )执行步数

  从关于操作计数的讨论可以看出,利用操作计数方法来估算程序的时间复杂性忽略了所选择操作之外的其它操作的开销,而这些开销的积累值有时较大,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程序的执行时间。在统计执行步数的方法中,将会统计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所有时间开销。
  与操作计数法一样,执行步数也是实例特征的函数,尽管一个特定的程序可能会有若干个特征(如输入个数,输出个数,输入和输出的大小等),但可以将执行步数看成是其中一部分特征的函数。

定义[程序步]:程序步(program step)可定义为一个语法或语义意义上的程序片段,该片段的执行时间独立于实例特征。

  由一个程序步所表示的计算量可能与其他形式表示的计算量不同。
例如,下面这条完整语句:
return a+b+b*c+(a+b-c)/(a+b)+4;
  可以看成是一个程序步,只要它的执行时间独立于所选用的实例特征。也可以把如下语句看成为一个程序步:
x=y;
  显然,这两个程序步的计算量是不一样。

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全局变量count(其初值为0)来确定一个程序或函数为完成其预定的任务所需要的执行步数。可以将count引入到程序执行语句之中,每当原始程序中的一条语句被执行时,就为count累加上该语句所需要的执行步数。当程序运行结束时所得到的count的值就是所需要的执行步数。例如:(把计算count引入到求n个数和的程序中)

 

Void Sum(datatype a[],int n)
{//求a[0..n-1]中元素之和
datatype tsum=0;
count++; //对应于tsum=0的执行步数
for(int i=0;i<n;i++) {
count++; //对应于for的执行步数
tsum+=a[i];
count++; //对应于赋值语句的执行步数
}
count++; //对应于for语句的最后一次执行
count++; //对应于return语句的执行步数
return tsum;
}//Sum 当程序运行结束时所得到的count的值就是求和程序的执行步数。可见,该程序的执行步数是2n+3。

 

计算平均执行步数

为了计算平均执行步数,假定x被插入到任何位置上的概率是一样的,由于共有n+1个可能的插入位置,所以概率为1/(n+1)。如果x最终被插入到j位置处
(j>=0),则执行步数为2n-2j+3,这是因为在j处插入x时,for语句的循环体执行了n-j次。所以平均执行步数为:
                              n                           n
tavgInsert(n)= — Σ(2n-2j+3) = — (2Σk+3(n+1)) = n+3
           j=0         k=0

还有好多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不一一列举,需要多多锻炼,调试才能理解时间复杂度在算法中的具体位置。

 

 

相关文章
|
Java 程序员 C++
深入探讨内存泄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深入探讨内存泄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JSON Kubernetes 数据格式
K8S client-go Patch example
我在本文中主要会介绍使用client-go的Patch方式,主要包括strategic merge patch和json-patch
|
11月前
|
算法 决策智能
基于GA-PSO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TSP问题求解matlab仿真
本文介绍了基于GA-PSO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TSP)的方法。TSP旨在寻找访问一系列城市并返回起点的最短路径,属于NP难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基本原理及其在TSP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通过编码、选择、交叉、变异及速度和位置更新等操作优化路径。算法在MATLAB2022a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求解效率和解的质量。
|
缓存 搜索推荐 关系型数据库
现代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优化策略探析
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优化是保证高效查询和数据操作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索引优化策略,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引以及全文索引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通过详细分析和比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选择和优化索引,从而提升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物联网
ICML 2024:脱离LoRA架构,训练参数大幅减少,新型傅立叶微调来了
【6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ICML 2024上,研究团队提出了傅立叶变换微调(FourierFT),一种减少训练参数的新方法,替代了依赖LoRA的微调。FourierFT通过学习权重变化矩阵的稀疏频谱系数,实现了LFMs的高效微调。在多项任务上,FourierFT展示出与LoRA相当或更优的性能,参数量却大幅减少,如在LLaMA2-7B模型上,仅需0.064M参数,对比LoRA的33.5M。广泛实验验证了其在NLP和CV任务上的效果,但未来还需探索其适用性和泛化能力。论文链接:[arxiv.org/abs/2405.03003](https://arxiv.org/abs/2405.03003)
302 0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大模型训练的艺术:从预训练到增强学习的四阶段之旅
大模型训练的艺术:从预训练到增强学习的四阶段之旅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
数据可视化 Python
Seaborn中的时间序列图: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月更文挑战第17天】使用Seaborn创建时间序列图可展现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首先,确保数据集包含日期时间格式的时间戳字段。借助Pandas处理数据,然后使用Seaborn的`lineplot`创建基本图表。通过`line_kws`自定义线条样式,添加标题和轴标签以增强可视化。结合Pandas的`rolling`计算滚动平均值,`resample`进行数据重采样,或使用Statsmodels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从而提升图表功能和分析深度。有效定制图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数据趋势。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程序员
明确了!国家发布程序员和搬砖民工一样,都是农民工!
前几天我们发现,人社局官网发布了一则报告,显示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属于新生农工,不只是码农,所有在互联网工作者(户籍在老家的)都属于民工。
|
运维 监控 开发工具
运维笔记:docker中 gitlab 安装、配置和初始化
小笔记:gitlab配置文件 /etc/gitlab/gitlab.rb 配置项
12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