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总结一下压缩与解压缩

简介:

Linux中常用的压缩格式分别有一下几种

gzip格式(linux中最常用的一种)

zip格式(windows,linux中通用的格式,简单方便)

bzip2格式(gzip升级版,也比较常用)

tar 命令(只是打包,可以配合压缩命令一起使用。平时最常用)


gzip压缩命令,压缩后的文件名后缀为 .gz

# gzip [文件]      压缩一个文件

# gunzip [文件名]     解压缩一个文件

# zcat [文件名]       在不解压的情况下,查看文件内容

# gzip c 原文件 > 压缩后文件        压缩文件的同时,保留原文件

gzip命令只能压缩文件,无法压缩目录,并且压缩后默认不保留原文件


gzip操作实例

[root@taiyang tmp]# ls

passwd  shadow

[root@taiyang tmp]# gzip passwd     压缩passwd文件,不保留原文件

[root@taiyang tmp]# ls

passwd.gz  shadow

[root@taiyang tmp]# gunzip passwd.gz     解压passwd.gz文件,解压后删除压缩原文件

[root@taiyang tmp]# ls

passwd  shadow


zip压缩命令,压缩后文件名后缀为 .zip(压缩后默认原文件还会存在)

# zip [选项] [压缩后文件名] [文件或目录]

选项:-r     压缩目录

# unzip [文件名或目录]


Zip操作实例

[root@taiyang tmp]# zip passwd.zip passwd        压缩passwd文件

adding: passwd (deflated 61%)

[root@taiyang tmp]# ls

passwd  passwd.zip  shadow

[root@taiyang tmp]# unzip passwd.zip            解压passwd.zip文件

Archive:  passwd.zip

inflating: passwd

[root@taiyang tmp]# ls

passwd  passwd.zip  shadow

zip命令压缩目录需要添加 r选项,解压文件和目录,都不需要添加任何参数


bzip2压缩命令,压缩后文件名后缀为 .bz2(默认不保留原文件,无法压缩目录)

# bzip2 [选项] [文件]

选项:-k    产生压缩和解压文件后保留原文件

-d    解压文件

# bzip2 文件名    压缩文件后,不保留原文件

# bzip2 k 文件名         压缩文件后,保留原文件

# bzip2 d 文件名        解压文件

# bzcat 文件名         不解压查看文件内容


Bzip2操作实例

[root@taiyang tmp]# bzip2 passwd       压缩passwd文件

[root@taiyang tmp]# ls

passwd.bz2  shadow  zhao

# bzip2 -d passwd.bz2        解压passwd.bz2文件


tar打包命令(自身并没有打包命令,一般都是配合压缩命令使用)

# tar [选项] [压缩后文件名] [目录]

选项:-c    打包

-x     解包

-v     显示详细信息

-f      指定打包后的文件名

-z      打包同时压缩(.gz)

-j       打包同时压缩(.bz2)

-t       在不解压缩的情况下,查看压缩文件的内容

-C      指明解压后文件的路径

--remove-file      压缩完成后,删除原文件


tar + gzip 操作实例(文件后缀名为  .tar.gz)

# tar zcvf zhao.tar.gz /etc/passwd /etc/shadow zhao

将文件passwd,shadow目录zhao通过gzip压缩打包,打包后的文件名为zhao.tar.gz

# tar zxvf zhao.tar.gz -C /tmp

解压文件,并且指定解压后文件的保存位置


tar + bzip2 操作实例(文件后缀名为 .bz2)

# tar jcvf zhao.tar.bz2 /etc/passwd /etc/shadow

将 /etc/passwd /etc/shadow 文件通过bzip2压缩打包,文件名为zhao.tar.bz2

# tar jxvf zhao.tar.bz2

解压zhao.tar.bz2文件


本文转自   mlwzby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aby028/1866181
相关文章
|
小程序 Linux 区块链
Python PyInstaller 打包成 Win、Mac 应用程序(app / exe)
Python PyInstaller 打包成 Win、Mac 应用程序(app / exe)
939 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计算机视觉
当科技吞没生活:我们是否正在成为工具的附庸?
清晨六点,智能手环唤醒你,咖啡机自动研磨咖啡豆,智能音箱播报新闻,人脸识别完成健康检测。科技优化生活,但也引发担忧:东京大学研究显示,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使决策能力每年衰退3%;韩炳哲警告数字化全景监狱使人丧失自主性。真正的科技人文主义应在效率与人性间找到平衡,保留生活中的不完美与珍贵体验。
157 5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AI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创新应用
本文旨在揭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革新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我们将从基础的文本分析到复杂的情感识别,逐步深入探讨AI如何提升语言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文章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展示AI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日常生活的潜在影响。读者将获得关于AI技术在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方面的实用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见解。
262 5
|
人工智能 持续交付 开发者
通义灵码:加速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的最佳实践
从首个AI代码助手——通义灵码公测至今已有一年。作为云服务商运维工程师,我通过使用通义灵码的个人版和企业版,体验到了其在项目启动、代码调试、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个人版的 @workspace 和 @terminal 功能帮助我快速上手新项目,企业版的 #team docs 和自动化工作流则显著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以下是具体使用心得和案例分享。
728 57
|
前端开发 算法 测试技术
前端大模型应用笔记(五):大模型基础能力大比拼-计数篇-通义千文 vs 文心一言 vs 智谱 vs 讯飞vsGPT
本文对比测试了通义千文、文心一言、智谱和讯飞等多个国产大模型在处理基础计数问题上的表现,特别是通过链式推理(COT)提示的效果。结果显示,GPTo1-mini、文心一言3.5和讯飞4.0Ultra在首轮测试中表现优秀,而其他模型在COT提示后也能显著提升正确率,唯有讯飞4.0-Lite表现不佳。测试强调了COT在提升模型逻辑推理能力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免费版本中智谱GLM较为可靠。
586 0
前端大模型应用笔记(五):大模型基础能力大比拼-计数篇-通义千文 vs 文心一言 vs 智谱 vs 讯飞vsGPT
|
XML 存储 JSON
在 Python 中应用 protobuf
在 Python 中应用 protobuf
379 0
|
SQL 存储 API
Flink教程(25)- Flink高级特性(FlinkSQL整合Hive)
Flink教程(25)- Flink高级特性(FlinkSQL整合Hive)
1422 0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解释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解释
924 2
|
存储 缓存 算法
vSAN数据恢复-开启重删压缩机制的全闪存vSAN数据恢复案例
vsan数据恢复环境: 一套VMware vSAN超融合基础架构,全闪存,开启压缩重删。共11台服务器节点。每台服务器节点上配置1块PCIE固态硬盘和8-10块SSD固态硬盘。 每个服务器节点上创建1个磁盘组,每个磁盘组将1个PCIE固态硬盘识别为2个硬盘作为缓存盘,将8-10个SSD固态硬盘作为容量盘,共同组成vSAN存储空间,用来存储虚拟机文件。 vsan故障&检测: vSAN中一台服务器节点的PCIE缓存盘发生故障,导致vSAN逻辑架构出现故障,2台虚拟机磁盘组件出现问题,虚拟机无法正常使用。
vSAN数据恢复-开启重删压缩机制的全闪存vSAN数据恢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