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深度报告:产业链日趋成熟,分工细化静待放量

简介:

经过10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构建了从芯片到终端用户的全产业链条。


在云计算产业链中,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参与者 :




在国内结合产业链价值来看 :

1 )Saas软件供应商:目前国内还没有Saas的全行业领军厂商,主要厂商集中在细分行业或诸如 CRM等细分领域,未来SaaS行业市场空间大,行业增速快。

2 )云平台提供商:行业领先企业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如阿里云、华为云等。

3 )虚拟化软件提供商:行业上除了VMware,其它厂家基本上是在开源软件上进行定制开发,商业化市场空间有限,设备厂商直接提供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虚拟化软件或者大的公司自行开发。

4 )服务器等设备提供商:技术门槛较低的服务器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低,创新产品会提升毛利率,如 AI 服务器毛利率高于传统服务器产品。而网络设备和存储产品由于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则有望长期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5 )芯片供应商:技术资本门槛极高,目前国内只有天津海光获得 AMD 授权生产 X86 芯片。

公有云 : 行业向头部集中, "AI+ 云 " 前景广阔

公有云的出现是从亚马逊开始,源于亚马逊自身的电商业务庞大,普通 IT 系统难以 支撑且价格昂贵,后续自行开发系统在满足自用的同时,向外出租云服务。自此以后, 公有云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时代。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 2017-2020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将保持高 速增长态势,到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600 亿元。



1、AWS 在全球一枝独秀,阿里云在中国优势显著

根据 Gartner 的魔力象限,从全球范围来看,AWS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其后是微软、谷歌、阿里巴巴等快速追赶。

2016年与2015年相比,排名在前列的云服务厂商营收增速至少在45%以上,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根据Gartner的数据统计,亚马逊在2016年全球IaaS公共云服务市场份额达44.2%,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另外,从单季度营收增长率来看,亚马逊AWS呈稳步增长趋势。而从年度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都保持了高速的增长。



亚马逊 AWS  2006 年初以来,已经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了云基础设施平台。截止目前,AWS 在全球 16 个地区内运营着 44 个可用区,并宣布计划增加巴林、中国、法国、 香港、瑞典和美国第二个 AWS GovCloud 区域这六个地区,同时再增加17个可用区。 从服务行业来看,AWS 进行了全行业覆盖。

AWS 开创了云计算时代,和使用传统 IT 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和竞争对手提供的云平台相比,AWS 的优势主要有 

 先发优势  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标准。

 生态优势 AWS 生态中数量众多的独立软件开发商、超过 2000 个提供解决方案与咨询服务的伙伴,使得客户使用应用软件非常便利。

 质量优势 AWS 规模大、运营时间长、稳定性和安全性高,随着使用人数越多,公司研发投入越大,越能提高 AWS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吸引更多客户。形成了 " 正反馈 " 效应,进一步强化了AWS的优势地位。

在国内,由于政策、信息安全以及本地应用习惯等原因,阿里云当前占据了最大的 市场份额。据 IDC 统计,阿里云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居于第一名的领先地位,占据了约 41% 的市场份额,处于明显领先的地位。

从单季营收增长率来看,阿里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阿里云业务布局完整,从基础设施、基础服务到中间服务、应用服务,最后到客户,全面覆盖了 IaaSPaaS  SaaS

阿里云的客户群基本覆盖了所有使用公有云的行业 

近两年来,阿里云分季度付费客户不断增加。同时,阿里云 APRU 值维持在 300 美元以上,且总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

2 中国 SaaS 行业增速超 30%、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 Gartner 报告数据显示,全球 SaaS 市场规模呈高速发展趋势,预计 2020年将达到720亿美元。另外,Gartner 数据进一步显示,在全球SaaS服务市场中,CRM占比最高,达39%;其次是ERP,占比16%



根据易观智库报告显示,预计2018 年,中国SaaS 市场规模将超过140 亿元,增速达35%。另外,近年来,中国管理与工具型SaaS 市场规模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快速增长的时代正在来临。

虽然中国SaaS 市场起步较晚,并且市场规模较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中国SaaS 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球水平,根据易观智库预测,SaaS 产业未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中国 SaaS 产业目前在各方细分行业竞争激烈,且目前尚未有如 Salesforce 一样的行业巨头,未来发展空间大。

目前,SaaS 产业的主要产品集中在CRM、客服、OAIM文档级协同等领域,各领域均有多家企业参与,竞争较为激烈。传统软件厂商也开始加速向 SaaS 模式转型,如财务领域的用友网络、金蝶软件,建筑信息化领域的广联达等。

从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应用 SaaS 化将节省用户使用成本、便于用户更灵活使用产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3公有云集中态势出现,龙头领先优势明显

云服务牌照加速公有云集中进程在今年七月的可信云大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持有IDC 牌照的企业 1272家,获得云服务许可资质的有12家,267 家企业承诺年底前完成持证。

如果未按期承诺的,从 2017  4  1 号起,不得经营相应的业务。如果已承诺,按照承诺期限,年底之前未持证的企业,2018  1  1 日起,不得经营相应的业务。

根据工信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要求,提供 IaaSPaaS服务的云服务商必须持有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牌照。

因此,如果在今年年底前不能持证,明年开始就不能开始提供公有云服务。因此,行业将从今年年初的1272 家迅速缩减为至多 267 家,减少高达 80%,行业集中度显著加快。截至目前,获云服务牌照企业增至28 

云计算马太效应显著,集中趋势明显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公有云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即 " 强者恒强 "。主要原因是

硬件成本随规模增大而单位成本降低随着硬件规模的扩大,企业议价能力增强,导致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平台规模越大,产品和服务就会越丰富,对企业吸引力增强。从目前来看,在 Iaas 领域,全球是AWS 一支独大,在 2016 年全球 IaaS 公共云服务市场中占据了 44.2% 的份额。而聚焦国内,阿里云强势崛起,在 Iaas 市场份额约 41%,远远领先第二名。

4 "AI +  " 融合发展成就未来

云平台集中数据和算力,"AI +  " 是未来趋势算力、算法和数据是 AI 不可或缺的 " 三驾马车 "

云计算的发展导致了大量数据向云平台集中,而云平台自身就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只要再提交算法给云平台,就满足执行 AI 算法的核心要素,因此云平台是执行 AI 算法的上佳选择。

所以通过直接在云平台上增加 AI 处理能力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云平台为 AI 提供运行平台,AI 反过来提升云计算 " 智商 "

目前阿里云、AWS华为云等均已提供 AI 计算平台。其产品特点如下


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对 AI 算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硬件上来看,对用 于深度学习的GPUFPGA 的需求增加,以及 AI 服务器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这些将由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设备供应商提供。

从软件及服务上来看,对人工智能高效算法及 和行业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些主要由阿里、华为等公有云厂商自己开发或者与第三方提供。

私有云  安全至上,传统IT快速转向私有云

从全球格局来看,由于安全原因,定制化需求的存在,公有云和私有云将长期共存。 政务云、金融云等对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将主要以私有云的形式存在。

数据安全是公有云 / 私有云选择的核心因素  对政府金融等云计算用户,数据和应用 的安全性考量将优先于云计算平台经济性的考量,因此将重要数据放在私有云上是这类客户优先的选择。

实际上,由于这类客户的体量较大,需要建立的私有云平台通常也会有较大的规模,因此这类的云平台通常也会有足够的经济性。

定制化服务是公有云 / 私有云选择的重要因素  对于大型客户来说,由于业务繁杂, 通常需要云服务提供者提供一些定制化服务,公有云提供者通常是不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因此私有云将成为不二选择。

聚焦到国内,我国传统 IT 产业大客户主要集中在政府、电信、金融等中大型国企央 企,信息安全需求很高,对定制化也有较大需求,基于以上考虑,这些客户通常会选择 私有云作为 IT 上云的路径,国内私有云市场仍将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信通院的数据显示,预计 2017 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425亿元左右,增速将超过 23%

在我国 2016 年的私有云市场中,硬件市场247.2亿元,软件市场53.1亿元,服务市场 44.5 亿元。与2015 年相比,硬件市场比重下降,而软件和服务市场比重略有上升,符合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规律:硬件先行,软件和服务跟上。

行业集中是大趋势,领先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从 IT 建设的角度来看,私有云建设相当于将传统分散的小规模 IT产品和服务采购变成了大规模的集中的 IT产品和服务采购。

因此,单次采购量的增加导致一是用户的议价能力增强,二是领先企业的产品技术等综合优势会更加突出,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将可能恶化,行业领先企业将会获得更大份额的订单,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

包括硬件和部分基础软件产品在内的通用性产品由于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会较快出现这一趋势。

另外,在系统集成和服务行业,由于单个项目变大,技术难度提高,订单也有望集中到少数具有较强大企业中,缺乏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未来会出局,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政务云:私有云的重要构成部分

群雄逐鹿,拥有云平台一体化厂商或终胜出  政务云从本质上来讲,安全性是核心需求,平台的可定制化是优先需求,云平台稳定是必备需求。

首先,从安全性来看,采用私有云方案,各厂商产品安全性相差不多,因此,不是选择的核心要点。

其次,从平台的可定制化需求来看,需要长期从事政务 IT 行业才能深刻了解定制需求,从而能够对定制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最后,平台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必须主要做到的,考验的是厂 家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投入。从参与政务云的电信运营商来看,它们的技术能力主要依赖于伙伴的能力。

混合云:行业巨头产品快速落地,市场前景大

混合云结合私有云的安全性和公有云的弹性,可以将客户的安全性需求和对计算资源的弹性需求完美结合在一起,是云计算未来的重点发展趋势。

典型的应用案例是在监管要求下的混合云部署, 银行保险等机构在监管要求下 不允许把核心的业务数据放在公有云上,因此,它们可以将核心业务放在自己的私有云 上,保障自身数据安全,而把非核心的如业务行情、企业 OA 等放在公有云上,以实现 业务快速弹性部署。

据计世资讯预测,2018 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超过 280 亿元,增速达到 66% 同时,据赛迪顾问预测,2018 年中国政务云IT投资规模将超过390 亿元,增速达32%

混合已经在很多的领域落地,例如,针对电信运营商,混合云是直接面对用户的需 求,实现了 IT 应用的混合交付,衍生出许多商业价值。

但是,由于商业因素以及技术成 熟度等,现有的混合云业务和方案,基本都是将客户限定于特定的技术和服务,仅仅实 现了特定云互通。

当前大部分混合云方案是基于开源云操作系统 OpenStack,例如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基于 OpenStack 的异构混合云框架如下 


基于OpenStack 的异构混合云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 

1. 混合云管理平台:位于运营商侧,是整个混合云系统的核心,实现对异构云资源池的统一管理;

2. 混合云管理插件:位于用户侧,可与企业私有云管理平台集成,可将运营商侧环境的管理拉至用户侧;

3. 电信运营商云基础设施:可兼顾多种混合云场景和部署方式,包括属地私有云+公有云、托管私有云 + 公有云、云代理 / 云互联。

目前,微软 Azure 已经推出了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版本 Azure Stack,同样在国内,公有云厂商等也做出了相应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行业巨头同时布局公有云/私有云,同构混合云是重要发展趋势:阿里、腾讯、AWSAzure 从公有云切入私有,而华为则从私有云切入公有云行业。

行业巨头争相同时布局公有云/私有云市场,有望解决异构混合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混合云的运行质量。当前异构混合云在解决了系统容量的快速伸缩的同时,也存在兼容性差,运维复杂度增加 等问题,并且随着系统规模增大,异构混合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同构混合云相较异构混合云,更好地实现了内部数据中心和外部云之间的连接问题,以及降低了网络、系统监测和管理方面的复杂度,间接减少了运维费用等,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是未来混合云重要发展趋势。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云计算
云计算就像是一种产业链的重新组合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就像是一种产业链的重新组合,世纪互联副总裁肖峰先生接受有关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从目前中国市场云计算被接受的程度来看,未来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培养,而如果简单的加以描述的话,云计算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产业链的重新组合。
1004 0
|
云计算 前端开发
英国电信 云计算还不成熟
本文讲的是英国电信 云计算还不成熟,近日,BT(英国电信) Design 首席执行官Al-Noor Ramji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对中国意义重大,但到目前为止,云计算还不成熟。
1389 0
|
存储 云计算
云计算就像是产业链的重新组合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就像是产业链的重新组合,纪互联副总裁肖峰先生接受有关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从目前中国市场云计算被接受的程度来看,未来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培养,而如果简单的加以描述的话,云计算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产业链的重新组合。
9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