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软RPS实现网络接收软中断的负载均衡分发

本文涉及的产品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简介:

例行的Linux软中断分发机制与问题

Linux的中断分为上下两半部,一般而言(事实确实也是如此),被中断的CPU执行中断处理函 数,并在在本CPU上触发软中断(下半部),等硬中断处理返回后,软中断随即开中断在本CPU运行,或者wake up本CPU上的软中断内核线程来处理在硬中断中pending的软中断。
       换句话说,Linux和同一个中断向量相关的中断上半部和软中断都是在同一个CPU上执行的,这个可以通过raise_softirq这个接口看出来。这 种设计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是在某些不甚智能的硬件前提下,它工作得并不好。内核没有办法去控制软中断的分发,因此也就只能对硬中断的发射听之任之。这个分 为两类情况:

1.硬件只能中断一个CPU

按照上述逻辑,如果系统存在多个CPU核心,那么只能由一个CPU处理软中断了,这显然会造成系统负载在各个CPU间不均衡。

2.硬件盲目随机中断多个CPU

注 意”盲目“一词。这个是和主板以及总线相关的,和中断源关系并不大。因此具体中断哪个CPU和中断源的业务逻辑也无关联,比如主板和中断控制器并不是理会 网卡的数据包内容,更不会根据数据包的元信息中断不同的CPU...即,中断源对中断哪个CPU这件事可以控制的东西几乎没有。为什么必须是中断源呢?因 此只有它知道自己的业务逻辑,这又是一个端到端的设计方案问题。
       因此,Linux关于软中断的调度,缺乏了一点可以控制的逻辑,少了一点灵活性,完全就是靠着硬件中断源中断的CPU来,而这方面,硬件中断源由于被中断控制器和总线与CPU隔离了,它们之间的配合并不好。因此,需要加一个软中断调度层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描述的并不是针对以上问题的一个通用的方案,因为它只是针对为网络数据包处理的,并且RPS在被google的人设计之初,其设计是高度定制化的,目的很单一,就是提高Linux服务器的性能。而我,将这个思路移植到了提高Linux路由器的性能上。

基于RPS的软中断分发优化

在Linux转发优化那篇文章《Linux转发性能评估与优化(转发瓶颈分析与解决方案)》中,我尝试了网卡接收软中断的负载均衡分发,当时尝试了将该软中断再次分为上下半部:
上半部:用于skb在不同的CPU间分发。
下半部:用户skb的实际协议栈接收处理。
事实上,利用Linux 2.6.35以后加入的RPS的思想可能会有更好的做法,根本不用重新分割网络接收软中断。它基于以下的事实:

事实1:网卡很高端的情况

如果网卡很高端,那么它一定支持硬件多队列特性以及多中断vector,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绑定一个队列的中断到一个CPU核心,无需软中断重分发skb。

事实2:网卡很低档的情况

如 果网卡很低档,比如它不支持多队列,也不支持多个中断vector,且无法对中断进行负载均衡,那么也无需让软中断来分发,直接要驱动里面分发岂不更好 (其实这样做真的不好)?事实上,即便支持单一中断vector的CPU间负载均衡,最好也要禁掉它,因为它会破坏CPU cache的亲和力。

为什么以上的两点事实不能利用

中断中不能进行复杂耗时操作,不能由复杂计算。中断处理函数是设备相关的,一般不由框架来负责,而是由驱动程序自己负责。协议栈主框架只维护一个接口集,而驱动程序可以调用接口集内的API。你能保证驱动的编写人员可以正确利用RPS而不是误用它吗?
       正确的做法就是将这一切机制隐藏起来,外部仅仅提供一套配置,你(驱动编写人员)可以开启它,关闭它,至于它怎么工作的,你不用关心。
       因此,最终的方案还是跟我最初的一样,看来RPS也是这么个思路。修改软中断路径中NAPI poll回调!然而poll回调也是驱动维护的,因此就在数据包数据的公共路径上挂接一个HOOK,来负责RPS的处理。

为什么要禁掉低端网卡的CPU中断负载均衡

答案似乎很简单,答案是:因为我们自己用软件可以做得更好!而基于简单硬件的单纯且愚蠢的盲目中断负载均衡可能会(几乎一定会)弄巧成拙!
       这是为什么?因为简单低端网卡硬件不识别网络流,即它只能识别到这是一个数据包,而不能识别到数据包的元组信息。如果一个数据流的第一个数据包被分发到了 CPU1,而第二个数据包分发到了CPU2,那么对于流的公共数据,比如nf_conntrack中记录的东西,CPU cache的利用率就会比较低,cache抖动会比较厉害。对于TCP流而言,可能还会因为TCP串行包并行处理的延迟不确定性导致数据包乱序。因此最直 接的想法就是将属于一个流的所有数据包分发了一个CPU上。

我对原生RPS代码的修改

要知道,Linux的RPS特性是google人员引入的,他们的目标在于提升服务器的处理效率。因此他们着重考虑了以下的信息:
哪个CPU在为这个数据流提供服务;
哪个CPU被接收了该流数据包的网卡所中断;
哪个CPU运行处理该流数据包的软中断。
理 想情况,为了达到CPU cache的高效利用,上面的三个CPU应该是同一个CPU。而原生RPS实现就是这个目的。当然,为了这个目的,内核中不得不维护一个”流表“,里面记 录了上面三类CPU信息。这个流表并不是真正的基于元组的流表,而是仅仅记录上述CPU信息的表。
       而我的需求则不同,我侧重数据转发而不是本地处理。因此我的着重看的是:
哪个CPU被接收了该流数据包的网卡所中断;
哪个CPU运行处理该流数据包的软中断。
其实我并不看中哪个CPU调度发送数据包,发送线程只是从VOQ中调度一个skb,然后发送,它并不处理数据包,甚至都不会去访问数据包的内容(包括协议头),因此cache的利用率方面并不是发送线程首要考虑的。
       因此相对于Linux作为服务器时关注哪个CPU为数据包所在的流提供服务,Linux作为路由器时哪个CPU数据发送逻辑可以忽略(虽然它也可以通过设 置二级缓存接力[最后讲]来优化一点)。Linux作为路由器,所有的数据一定要快,一定尽可能简单,因为它没有Linux作为服务器运行时服务器处理的 固有延迟-查询数据库,业务逻辑处理等,而这个服务处理的固有延迟相对网络处理处理延迟而言,要大得多,因此作为服务器而言,网络协议栈处理并不是瓶颈。服务器是什么?服务器是数据包的终点,在此,协议栈只是一个入口,一个基础设施。
       在作为路由器运行时,网络协议栈处理延迟是唯一的延迟,因此要优化它!路由器是什么?路由器不是数据包的终点,路由器是数据包不得不经过,但是要尽可能快速离开的地方!
       所以我并没有直接采用RPS的原生做法,而是将hash计算简化了,并且不再维护任何状态信息,只是计算一个hash:

target_cpu = my_hash(source_ip, destination_ip, l4proto, sport, dport) % NR_CPU;

[my_hash只要将信息足够平均地进行散列即可!]
仅此而已。于是get_rps_cpu中就可以仅有上面的一句即可。
       这里有一个复杂性要考虑,如果收到一个IP分片,且不是第一个,那么就取不到四层信息,因为可能会将它们和片头分发到不同的CPU处理,在IP层需要重组的时候,就会涉及到CPU之间的数据互访和同步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暂不考虑。

NET RX软中断负载均衡总体框架

本节给出一个总体的框架,网卡很低端,假设如下:
不支持多队列;
不支持中断负载均衡;
只会中断CPU0。

它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wKiom1WTGuny9zreAATV4uw5WU8115.jpg


CPU亲和接力优化

本 节稍微提一点关于输出处理线程的事,由于输出处理线程逻辑比较简单,就是执行调度策略然后有网卡发送skb,它并不会频繁touch数据包(请注意,由于 采用了VOQ,数据包在放入VOQ的时候,它的二层信息就已经封装好了,部分可以采用分散/聚集IO的方式,如果不支持,只能memcpy了...),因 此CPU cache对它的意义没有对接收已经协议栈处理线程的大。然而不管怎样,它还是要touch这个skb一次的,为了发送它,并且它还要touch输入网卡 或者自己的VOQ,因此CPU cache如果与之亲和,势必会更好。
       为了不让流水线单独的处理过长,造成延迟增加,我倾向于将输出逻辑放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如果CPU核心够用,我还是倾向于将其绑在一个核心上,最好不要绑在和输入处理的核心同一个上。那么绑在哪个或者哪些上好呢?
       我倾向于共享二级cache或者三级cache的CPU两个核心分别负责网络接收处理和网络发送调度处理。这就形成了一种输入输出的本地接力。按照主板构造和一般的CPU核心封装,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建议:


wKioL1WTHL7ygnDIAAGIqWcvpfI921.jpg


为什么我不分析代码实现

第一,基于这样的事实,我并没有完全使用RPS的原生实现,而是对它进行了一些修正,我并没有进行复杂的hash运算,我放宽了一些约束,目的是使得计算更加迅速,无状态的东西根本不需要维护!
第二,我发现我逐渐看不懂我以前写的代码分析了,同时也很难看明白大批批的代码分析的书,我觉得很难找到对应的版本和补丁,但是基本思想却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我比较倾向于整理出事件被处理的流程,而不是单纯的去分析代码。
声明:本文是针对底端通用设备的最后补偿,如果有硬件结合的方案,自然要忽略本文的做法。

例行牢骚与感叹

小 小生病发烧中,公司里一大堆积压的事情,老婆公司最近老是开会!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晚上会干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我很累,晚上一定会美美睡 上一觉!不!没有,我晚上在通信,在DIY,在debug!在看书,在UNIX,在Cisco!在古罗马,古希腊!因为这是我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只要外 面下着雨,越大越好,我就可以持续4天不睡觉不吃饭,中间补一顿简单的,有水即可,保持嘴巴里进入的有机物最小化!我想说,任何哪家公司的哥们儿跟我比加 班,敢死磕么?包括华为的!
       这不是愤怒的宣泄,这是一种能力。我记得我在小学五年级发现我原来可以这样。初中的时候经常这样,有时是为了求解几道超级难度的数学题,到了大学,这就成 了常事,学习也好,有时就是打游戏看片,纯粹的玩,跟女朋友聊天几个小时,她困了睡觉,我等着,等着她醒来继续。上班以后,换了N家公司,因为加班死磕过 好几个,一通宵+一天半可否。记得在一家公司每周四例行通宵,这可把我兴奋的,特别是大雨天!我讨厌正常的作息,我比较喜欢非周末集体通宵,然后在晚上工 作之后,第二天大家要么调休,要么昏昏欲睡,而我望着他们有种虐人的感觉,时间都去哪了,时间就在那,拿到需要门槛!我有能力通过非周末持续通宵把大家所 有人带入一种恶性循环,但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我经常会说,加班是我的专利,而不是你们的,加班对你们而言是一种折磨,当然,没事在 公司呆着避高峰,躲债躲老婆躲家务,赚报销费的除外!
       昨晚通宵,外面下着雨!收获:罗马/埃特鲁里亚的关系;SONET/SDH成帧标准;本文。其间照顾发烧的小小。




 本文转自 dog250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dog250/1669593
相关实践学习
SLB负载均衡实践
本场景通过使用阿里云负载均衡 SLB 以及对负载均衡 SLB 后端服务器 ECS 的权重进行修改,快速解决服务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章
|
7天前
|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监控
slb分发流量到ecs一般是如何判断?
【9月更文挑战第1天】
19 1
|
16天前
|
监控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在Linux中,如何配置负载均衡器?
在Linux中,如何配置负载均衡器?
|
18天前
|
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在Linux中,如何配置负载均衡器?
在Linux中,如何配置负载均衡器?
|
1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安全 TensorFlow
探索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与用户空间的奥秘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数字世界的每一次点击与滑动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操作系统——计算机的灵魂,它如何协调硬件与软件,管理资源,并确保一切运行得井井有条。本文将带你走进操作系统的核心,揭示内核与用户空间的秘密,展现它们如何共同编织出我们日常数字生活的底层结构。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代码示例,我们将一同解锁操作系统的神秘面纱,理解其对现代计算的重要性。 【8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将深入探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它们如何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任务中。我们将通过代码示例来展示如何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库构建一个简单的CNN模型,并训练
|
16天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网络协议
在Linux中,负载均衡的作用有哪些?
在Linux中,负载均衡的作用有哪些?
|
16天前
|
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在Linux中,Nginx如何实现负载均衡分发策略?
在Linux中,Nginx如何实现负载均衡分发策略?
|
16天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Linux
在Linux中,负载均衡的原理是什么?
在Linux中,负载均衡的原理是什么?
|
16天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算法
在Linux中, LVS负载均衡有哪些策略?
在Linux中, LVS负载均衡有哪些策略?
|
16天前
|
负载均衡 安全 Linux
在Linux中,什么是负载均衡,并且如何在Linux中实现它。
在Linux中,什么是负载均衡,并且如何在Linux中实现它。
|
18天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
在Linux中,如何实现负载均衡?
在Linux中,如何实现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