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界,“中国餐桌”已经吸引了全球的饭碗,当然包括Thomas vial推荐的法国军团。
对于Thomas vial来说,他所做的事情新颖而具挑战性。两个月前,Thomas vial以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投资处参赞的身份,坐在了首届“中法创新加速器”的评审席。
作为法国科技的重要项目之一,“中法创新加速器”由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投资处与法国国家投资银行共同组织,项目中的12家法国企业从2015年11月16日抵达北京,便开始了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的加速之旅。
长城与埃菲尔铁塔的距离被缩短
中国在短时间内已迅速成为拥有12亿6000万用户的全球第一大电信市场,以及拥有7500万用户的第一大网络市场。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每年达到7000亿欧元,这一数字超越了美国,45%的网民会网购。根据Twitter数据,中国用户占全球社交网络用户的37%。
在Thomas vial给的这组数字背后,埃菲尔铁塔底下的创新企业之所以不远万里到长城边上来,是因为在年增长已经达到20%至30%的高新技术信息通讯行业里,法国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2013年,法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对华出口增长了22%。
“IT行业的发展速度让人无法预料”,Thomas vial说,一个新的数字产业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周转速度越来越快,不得不强迫你的反应速度也必须随之而动。而且,IT产值的普遍提升也让人兴奋,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最近两三年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全球的IT界都在重新打量中国。BAT也已经不仅仅甘心拘囿在中国市场,跑到国际场上与老大哥们掰手腕。
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Thomas vial从25岁开始工作,以15年的工作经验先后辗转了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和中国北京。说起中国、或者更大范围来说中华的文化,他侃侃而谈:“华人的文化和范围可能是你未来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合作伙伴。”
法式创新之“新”
尽管中国北京和美国硅谷都有不少创新孵化器项目,但“中法创新加速器”却另辟蹊径。Thomas vial介绍说,一般孵化器守住一个地方,吸引企业,输出市场。而“中法创新加速器”更像是一张网络,双向、互动、灵活,法国企业与上海、深圳、北京、香港等地的企业接触后,彼此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各地的孵化器,完全可以被纳入这个网络。
Thomas vial对这些法国创新企业在中国落地满怀信心:首先,这些企业大多有非常先进独特的创新技术;其二,这些法国创新企业满怀热情,不仅仅与中国合作,也希望借此全球化扩展;第三、可以把在其他市场成功的模式拷贝到中国,获得新生。
“这是一个加速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或者转化成实际应用的过程。这个市场上需要一些竞争,因为一旦一个好的技术或者应用出现在了实际产品当中,那么它周围会有很多类似的初创企业再次出现,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合作能够进一步刺激中法两国的市场,产生激活的效应。”
Thomas vial一行人另外还挑选了优秀的中国初创企业去到法国,他对初创企业的建议是,应该把握各国的生存环境,这也从侧面强调了中法企业之间交流的必要性,“有一个初创企业在中国发展得很好,它最主要的目标是把线上购物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或许对中国来说配送的快捷性和通达性非常重要,但是这个情况在法国可能不是很适用,因为法国人不介意等两三天。”
如何把握市场先机?
经历过15年IT产业的各种变局,Thomas vial对这个市场的冷暖格外敏感。在他看来,一个产品应用,会随着时间发生微妙变化,此时的胜者,未必笑到最后;而此地的成功者,在彼地未必也成功。
因此,Thomas vial对初创企业的未来给出建议,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入一个最适合它发展起来的市场,至关重要。
比如优步或者滴滴打车,最早是在美国实行、在欧洲流行,这种用车的理念慢慢被中国人接受,中国市场随之火起来。但相反,如果这个理念最早中国先行,可能未必会被这个市场接纳。
同样的建议,换句话说,比如在小米的生态链中,某一些产品正中法国市场下怀,他们可能会希望小米这部分技术和产品到达法国市场,当然不单单只是去到法国,肯定是跟当地的企业技术融合。“就像一个技术或者是产品的联姻一样,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新的外来技术去到一个新的地方需要产生附加值才能不断有所发展下去的。”
Thomas vial眼里,无人机是一个热点,可以与电商搭配起来,用无人机送匹萨。其次,金融科技也是关注重点,“金融产业越来越民主化,大众开放加上了互联网技术,能衍生出众多金融服务。”再就是近两年火爆的物联网市场了。
话到最后,Thomas vial很难对中国市场给出估值和评价——中国市场太大,同一个互联网企业,在法国可能估值为50,但在中国可能是300。但一个共识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估值,不仅取决于技术的革新,更在于全球化的进程和深度。从这个角度说,这次“中国餐桌”上的法国创新军团,将是大洋彼岸那扇动翅膀的蝴蝶之中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