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千人会上午的圆桌对话环节中,中产委中国智能制造联盟执行会长、工业4.0协会会长汪清跃担纲主持,与东南大学智能网络与测控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俊杰,苏州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教授尤凤翔,上海商学院物联网工程系主任司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区总裁、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经济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庆党五位嘉宾,共同针对创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
嘉宾们表示,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大学和社会的创新对于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只有培养出真正的智能复合型人才,才会为智能制造建设带来更多的活力。
以下是圆桌对话内容全文:
汪清跃:今天非常容幸能够跟五位来自不同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和校长一起探讨两个小的话题。一个简单一点,一个稍微有点难度的挑战一下大家。
在智能制造大的议题下面,不管是制造业企业或者说甲方,服务商大家都在为人才苦恼。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人才,我们实现之后能不能驾驭这么复杂的系统更需要人才来支撑这些运营。当然如果我是人才的话,我会很开心,大家会抢着要我。但这个世界是变化的,在制造业转型过程当中,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过程当中,人才的知识也是需要不停地更新。从各位来看,我们目前的学生,他对哪些课程感兴趣?他们又希望哪些新的知识呢。
陈俊杰:首先感谢各位在这里能和大家分享有关中国制造的问题。讲人才的问题,首先要从系统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德国人提出工业4.0,他是根据他们这个国家的国情来讲这个问题的。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刚才高主任谈到了关于创新的问题,我非常赞同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在智能制造,中国制造这个问题上面有我们中国自己的国情,我觉得应该走出,我们吸取德国以及全球发达工业强国的经验,走出自己智能制造这条道路,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关于教育的问题,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包括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的国家,到2050年达到工业强国这样一个目标,人才在这个过程之中非常地重要。从模式创新到高校改革创新这样一个系统角度来全盘考虑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特别地要讲的是,我们全球有很多的高等院校和产业园在产学研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硅谷,应该是高校和社会需求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标杆,我们觉得中国的产业园和高校应该学习像斯坦福和硅谷这样一个模式的精髓,然后走出我们中国自己的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个首先要从模式上进行创新。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要,刚才高主任谈到的关于创新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也觉得非常地需要。
第二个高校应该是深刻领会我们中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应该做哪些事。中国的智能制造应该在工业4.0关于技术、产品和人才基础上面来强调我们的服务和全球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等方面资源的优势走出我们中国自己的道路。因此我们高校应该在模式和体系的改革,在教学的内容,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结构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式上面应该做创新,做改革,才能满足我们社会的需求,谢谢大家。
汪清跃:陈教授,我知道您既是东南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家企业董事长,在您招员工的时候,您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呢?
陈俊杰:实际上我这个企业是搞物联网的,主要着重在农业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在人才方面,要满足科技发达的需求,首先员工进来,人才进来需要学习的,哪怕是从技术这个层面上讲。一个新兴事物他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在人才方面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挑选那些有潜力的人才,制定一整套的关于人才培养的计划,才能满足我们科技发展,甚至信息发展的需求,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考虑。
汪清跃:谢谢陈教授。尤院长,你们院的学生非常多,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
尤凤翔: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梳理清楚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不要再落后工业条件下做自动化。我们大家知道自动化是在解决批量生产质量新的工艺条件下才能做。第二,不要再落后管理条件下搞我们的信息化。因为工业3.0是建立在现代管理基础条件下的信息化。第三,刚才我们听到微软讲了很多,就是说不要再不具备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我们搞智能化。工业4.0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那么通过这个分析,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1.0,2.0,3.0都有,所以对人才的需求是落后方位的,是复杂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智能制造,前提就是大量人才的支撑。
昨天在南京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当中,工信部和财政部已经联合发布了《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两步走十大任务。其中第十条就是人才任务的培养和建设。作为人才培养,他是全社会的,搞人才培养一定是要执行政校企联盟,政府要加大对智能制造人才的,政策上的投入,资金上的投入。作为主题来说,就是校企,我们的学校一定要跟企业构成联盟,这样校企联盟才能建设我们的人才梯队。对人才来说,校企联盟打造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最好采用碎片化模式,梳理整个智能制造各个环节,一步步构造实现智能制造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材。
第二个就是打造我们的师资队伍,可以说在现在教师不是权威,因为我们每个学生手下都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那就是我们的互联网。教师不是权威怎么办呢?教师首先要转变,要不断地向智能制造方面转变,不断地跟企业合作,我们企业也要吸引一些教师到企业做客串教授,也可以把部分工程师请过来做我们的兼职教授,这样构成校企相融的,产教融合的系统化教师队伍
第三点,2003年无锡职业学院他们投入7000万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自动化工厂,在自动化工厂模拟情况下我们进行智能制造。
第四点,作为管理干部一定要改变管理模式,适应智能制造管理条件的一些管理模式。
最后一项,以往的资格证书已经不太适用了,一定要校企相融开发适合智能制造系列的资格证书,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证书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方面,一点一点的,一步一步的构造我们智能制造的人才体系。
谢谢!
汪清跃:尤院长,在智能制造大潮环节下面,苏州大学机电学院报考是不是变得越来越热门了?
尤凤翔:可以这么说吧,我们现在已经跟校企合作建一个智能工厂,我们校区机电学院马上要搬到阳澄湖校区,我们和青岛一家公司建一个智能化工厂,而且绝大部分是企业跟我们合作建的。下一步冠名班,国家也有这种政策提出来,我们要建一些智能制造类型的,跟企业合作的二级学院。我作为管理教学的副院长,未来机电学院在这方面,也是苏州大学一个新的增长点,新的亮点,希望我们努力成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一个亮点,谢谢。
汪清跃:我们接下来有请李所长谈谈您的看法。
李庆党: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观点。这纪念通过我对学生教学环境来看,首先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差,别说智能制造了,就是一般的机械制造这块就弱了。我们培养了大批量的毕业生,我们不能把他纳入到人才范畴,而且企业现在缺大量的人才,而不缺人。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下,目前我和公司合作,我借鉴德国一个先进的方法,叫做项目教学法。企业拿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科研项目,我让毕业生毕业设计,研究生、博士生全部融入到这个里面,然后我是连项目、专利、人一块输入到企业里面去,同时企业也可以把圆融纳入这个体系进行进一步提升。
另外,另外我们还成立了一索双院制大学,课程设置一部分是在企业,必须要完成多少实习学分,一部分是高校体制,毕业之后拿资格证书,这样对企业来讲是有目的性,这两个模式中国可以作为借鉴,当然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从智能制造来讲,我谈谈个人的看法。首先它是一个体系,从德国工业4.0报告上看到,工业4.0是什么呢?它最终落实的是人,是解决人的问题。从德国出发点来讲,因为老龄化比较严重,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缓解这方面的问题。
那么我们国内作为高校来讲,更重要是把咱们的学生培养出来,能够实战,多学科融合复合型人才,我觉得这才是企业需要的。
汪清跃:傅潇霄主任,目前报名参加学习的学生,他们对那些课程比较感兴趣?
傅潇霄:首先感谢汪会长邀请在这里跟大家进行分享,我来自曼切斯特大学的傅潇霄,我们在八年前就设立了中国中心,所以也可以把我们看成是一个来自欧洲的一个中国的大学。
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首先要祝贺汪会长,他刚才也说了,从我们大学MBA毕业。同时整个大会秘书长也是我们的校友,所以两位校友能够举办这样成功的大会,我感到非常地骄傲。关于人才的培养,包含课程设置什么的,我想说一下曼彻斯特在学生培养上强调三个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时代,首先我们对学生,我们希望通过各种交流的活动,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真正培养的是国际化的人才。我们有一个学院是机械、航空航天以及土木工程学院,这个学院在英国,世界上研究都是领先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最近刚刚接待了来自台湾的三十多位教授以及他们的学生进行交流,我们也刚刚组织了这个学院的学生到西安交大进行交流互访。通过交流的项目开拓学生的眼界,能够看到英国,欧洲以外在这方面的发展。
第二个,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的培养,曼彻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城市,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所以这个城市充满了创新的基因,学生进入学校第一天,我们一直给他洗脑,就是说你一定要有原创的思维,要有批判地思维。所以曼大出来的,不光是商学院,包括其他学院,你们看到的教材是非常少的,因为我们相信今天的时代,你们的知识,学生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课本,传统的教材,或者仅仅来源于课堂。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是来自于方方面面,在你生活当中,社会接触当中都会开拓你的视野。所以我们希望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要多方面学习,敢于挑战权威。
第三个,在人才培养上特别特别注重,从他入学第一天我们就强调跨界,跨学科的学习。不是说我是工科人才,传统想象的IT,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学校资源,因为曼大也是综合性大学。刚才我说到土木工程和航空航天、机械学院,我们的课程设置当中引用了很多商学院的课程。这门课在商学院是选修课,但是我们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这些学院是必修课,所以我们希望培养学生跨界的思维,因为未来这个社会也是创新跨界人才的机会。在人才培养上,不光拘泥于这个学科,一定要考虑到跨界的整合。
汪清跃:谢谢,司文主任,你是上自语上海商学院物联网工程系,跟我们这个主题也非常贴切啊,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司文:我今天来的也比较忙,可能也没有准备太多,这里唯一遗憾就是我的老前辈们,我因为在学校里面,大概做系主任有四五年吧,打进这个学校起就开始做最基层的事情。那我想跟几位老前辈,还有在座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跟学生之间,还有跟企业之间的经验。
总的来说,上了这些年课跟学生大教导,他跟我们那个时候读大学部太一样了,那个时候我很听老师的话,现在学生,比如说你一旦给他有选择的话,他会问你,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我可不可以选哪个,如果平均分能过,我可不可以学其他课程。
去年我们也做了一个事情,看学生这几年毕业的,他们从事本专业的还是挺多的,但是跳槽却是蛮勤的,干两三年就没耐心了,觉得要换一个。我也请一些企业来指导我们的学生,但是过了几年这些公司就消失掉了。我是希望跟一些企业合作,每年很稳定把学生送过去。
我现在也在申报上海有一个3+4,就是你在读高中3年,然后直接接4年读本科。我看江苏省在我们全国搞教育改革力度非常大的。因为我是学工科的嘛,3+4读七年下来跟企业合作更多,学的更透,但现在我在想,如果14个学期这么长的话,怎么来解决比如说我读高中的时候,我选择的方向和七年毕业之后还是一样的,一些新的课程是否可以加进去。我去江苏学校去的特别多,确实改革力度非常大,很多东西跟企业直接合作起来了,这个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汪清跃:作为协会,我们也创办了国匠道场,这个道场是结合智能生产线来推出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培训。像国匠道场这样一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各位是怎么看的?
司文:社会机构,我看他们跟企业结合比我们更紧密。我也跟一些企业做过的,他们会派导师里的,他们的导师是直接从企业第一线下来的,他对新技术懂得非常多。像我们读完博士后再一出来,可能搞科研的更多一点,有的时候,在上几年课之后跟新技术,反而跟企业脱离远了。我是觉得他们可以来替代我们一些实习课程和我们对新技术所缺失的这一部分,希望他们来补一下。
傅潇霄:其实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有很多社会化的培训机构兴起,一方面对我们传统教育带来挑战,但是也给我们创新的激励吧。像您说的国匠道场,这种培训机构可能跟学校结合的更加密切,可以作为学校非常有利的补充,比如说把曼大基地就放在苏州那边,这也是非常好的。包括传统的大学也会更多的去思考怎么样把产学研能够做得更好。
给大家举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我们刚刚说的那个学院,它非常密切的在和一个非常好的机构(曼城足球俱乐部),曼城足球俱乐部的成功,不光是球员踢球的技术非常好,其实他用了非常高科技的,比如说用了这个球员GPS定位,这也是我们参与研发的,还有球员智能化穿戴,这些东西我们是通过后台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足球场上战术也运用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在里头。这就是我说的,社会化的一些培训,包括我们传统的教学怎么样和高科技结合起来。
李庆党:社会力量参与我们的教育和培训,这个我非常赞同。这从德国工业4.0起源来讲有八项任务,有两项提到人的问题,其中一项就是人的再教育。智能化工厂之后,里面人员往哪里流,他们要进行再教育,不是说现在很多人提的,机器换人,减员增效,德国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们是把这些人从恶劣环境当中解放出来,通过我的职业再教育,把他从第一线放在前端做设计,因为这些人懂工艺,如果放在工艺这块,他们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你从外面招的人的价值,同时社会上就不存在失业的问题,等于重新创造了新的岗位。所以社会来参与教学和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双院制都可以好好借鉴一下,我想对咱们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尤凤翔:刚刚汪会长提到的这个我非常有感触,我本身去了两次国匠道场做学生,我们机电学院一把手院长和一些领导也是国匠道场的客座教授。我觉得它很大程度上承担了苏州在高校里头人才培养的业务,而且培养的必须扎实。它主要解决了这么几个问题。
在国匠道场能解决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融合。也能够解决专业知识和跨专业知识的融合,在国匠道场有一套工业生产线,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要求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训练,而且很多程度上都是企业各界的精英一定实践给我们介绍的。我听了两次课,我也交了很多朋友,同时我也鼓励我的学生来经常到国匠道场听课学习,可能在本周六就有一个数字化培训师,我也报名了,希望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认认真真在国匠道场充电。
当然它能培养这么三种形式人才,一个是复合型人才。第二,通过国匠道场的学习还可以解决创新性人才,在这里你可以亲自动手做,可以自己开发,都可以创新,都可以提建议。第三个,能够解决复杂生产系统的操作者,不同的复杂生产系统可以在这里头进行操作,这一点我非常看中。同时我也欢迎在座诸位到我们苏州机电学院参观学习,也跟我们合作单位国匠道场共同学习,谢谢。
陈俊杰:关于培训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首先很重要的是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来,然后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是社会需求的,很多企业需求的形式,实际上也是再教育很好的形式。
第二个,比如刚才提到的国匠道场和苏州大学的结合,实际上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实际上在我们高校里面有很多是这样做的,这是应当值得提倡的
我在高校工作超过三十年,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大量的实践。比如我这个公司有研究生工作站,有东南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很好的把高校和企业能够结合起来,因此他们在就业过程之中找工作非常地容易,社会很需求,很欢迎,而且在面试应聘的时候,企业很快发现,包括阿里、百度,也有到微软的,马上感觉到这些学生和只是读书的学生差别非常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
这就想到了我刚才讲到的问题,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结合非常好,包括国匠道场和苏州大学这种结合,这种形式非常好。我们中国有那么多产业园区,应该很好的学习人家的长处,应该有很好的创新,能够走出我们我们中国管理层一直提出来的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我今天阐述的主要想法,谢谢大家。
汪清跃:作为结束语,大家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在“新技术·新工业·新商业”大的环境下面,我们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什么?
司文:那就是把师资队伍建设好,这是我们学校和我能够做到的事情,然后企业多合作,请进来,走出去。谢谢!
傅潇霄:我们一直在说智能化什么的,一句话,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才是smart,形象不仅要潇洒,但他还拥有一个思维是信息化的,数字化的,智能化的人才。
李庆党:智能化制造体系我们更多需要复合型人才,既有工科背景,又有管理和市场理念的这种复合型人才,我觉得这是社会上非常需要的。同时这些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这也是比较重要的。
尤凤翔:我个人认为现在学校和社会都需要智能复合型人才,但是什么是智能复合型人才还很模糊,那我们就先去走出去,产校融合,在这个过程当中深刻解决智能工厂的问题,在这个智能工厂当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我们事先诸葛亮,不要再出现事后诸葛亮。
陈俊杰:在中国智能制造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最需要的是中国大学和社会模式的创新,这是现在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