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科技小先锋> 正文

Intel网卡如何做teaming 网卡捆绑 DELL戴尔服务器R920

简介:
+关注继续查看

背景:为了提升公司数据库性能, 重新做了新的方案, 涉及5台Server、2台千M交换机带光模块、2台存储。 拓扑如下图,其中要用到网卡teaming (网卡捆绑),本项目服务器网卡是intel, 本文主要介绍intel网卡如何做teaming (网卡捆绑)。 服务器是Dell R920,Windows2008R2 Sp1 企业版


wKiom1ZvZ4njqnygAAIkVwVuLKg514.jpg



步骤: 

  1.    升级网卡驱动并安装网卡管理软件。 新安装的系统,网卡驱动比较老,且不带网卡高级管理功能。


从intel官网下载驱动和管理软件 并安装: 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zh-cn

搜索相应的网卡型号,例如我的网卡是Intel(R) Gigabit 4P I350-t rNDC, 直接搜I350即可。

wKioL1ZMTsyCCR7bAAOZ_h7uqtA288.jpg


2.  新建分组。


   在网卡上点右键-----属性------配置-----分组-----新组----输入名称(此处输入内网)----把要分组的网卡选中即可。


wKioL1ZMTt-Tk60yAAF83m60JmE653.jpg




3. 选择分组模式


网卡分组的过程中,会让你选择分组的模式。分组之后,会生成一个新的虚拟网卡. OK完成。

注:  teaming之后,原来的网卡是没有办法配置IP的,要在生成的虚拟网卡上配置IP等信息。


下面会详细介绍,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你的模式。


wKiom1ZMTqDSTu0GAAEJ6BkXtaY700.jpg



高级网络服务(ANS) 组类型

  • 适配器容错

  • 适应性负载平衡

  • 虚拟机负载平衡

  • 静态链接聚合

  • 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

  • 交换器容错


注意:

  • 支持在开源管理程序上运行的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来宾操作系统中对 VF 设备进行ANS 分组。

  • 英特尔 PRO/100 和英特尔 10GbE 适配器混用在一个组中将不受支持。

  • 并不是所有组类型在所有的操作系统上都可用。

  • 并不是所有组类型在所有的适配器上都可用。

  • NDIS 6.2 推出了全新的接收方服务 (RSS) 数据结构和界面。因此,不能在同时包含支持 NDIS 6.2 RSS 和不支持NDIS 6.2       RSS 适配器的组中启用 RSS

  • 您可以将支持英特尔 主动管理技术的设备添加到适配器容错 (AFT) 交换器容错 (SFT) 和适应性负载平衡 (ALB)       组内。其它所有组类型均不受支持。必须将支持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的设备指定为组的主适配器。


适配器容错

适配器容错 (AFT) 在交换器端口、电缆或适配器发生故障时,通过自动从活动适配器向待命适配器进行故障恢复转移来提供冗余。

一个适配器会被选定为活动适配器。所有其他的适配器都为待命。

可以为组选择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但不是必需的。

  • 如果选择了主适配器,它便成为组的活动适配器。

  • 如果选择了一个次适配器,则它成为待命适配器。如果活动适配器发生故障,则次适配器取而代之,而其他所有适配器均仍为待命。

  • 非主适配器或次适配器的适配器始终处于待命状态,除非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均发生故障。

  • 如果不选择主适配器,则组会使用组中最健全的高速度的适配器。

  • 如果更改或添加了主适配器,该组将重新加载,导致短时间丢失连接。

配置说明

  • AFT 支持每组两到八个适配器端口。

  • 组成员不必以相同的速度或双工模式运行。

  • 此组类型不要求配置交换器。

  • 此种分组类型适用于任何交换器或集线器。


适应性负载平衡

适应性负载平衡 (ALB) 在交换器端口、电缆或适配器发生故障时提供传输通信量的负载平衡及容错。

英特尔(R) PROSet 分析各成员适配器的传输负载并在成员适配器之间平衡通信量。一个适配器接受所有接收通信量。

ALB 组有用于接收负载平衡 (RLB) 的选项。RLB 允许组在所有成员适配器之间平衡接收通信量。RLB 默认启用。

可以为组选择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但在 RLB 禁用的情况下则不是必需的。如果启用了 RLB,则会自动指派主适配器。

  • RLB 必须有一个主适配器。您可以将一个新适配器设定为主适配器,但是不能从组中移除此主适配器。

  • RLB 禁用的情况下,设定主适配器为可选。

  •  RLB 禁用的情况下,主适配器是接收通信量的唯一适配器。

  • 如果启用了 RLB,则会自动将功能最健全的高速度适配器选定并标为主适配器。

  • 如果更改或添加了主适配器,该组将重新加载,导致短时间丢失连接。

配置说明

  • ALB 不平衡非路由协议,如 NetBEUI 和一些 IPX*     通信量。

  • AFT 支持每组两到八个适配器端口。

  • RLB  Hyper-V*     上不受支持。

  • 组成员不必以相同的速度或双工模式运行。

  • 此组类型不要求配置交换器。

  • 此种组类型适用于任何交换器或集线器。


虚拟机负载平衡

虚拟机负载平衡 (VMLB) 向与组界面绑定的虚拟机提供传输和接收通信量的负载平衡,并在交换器端口、电缆或适配器发生故障时提供容错。

此驱动程序分析各成员适配器的传输和接收负载,并在成员适配器之间平衡通信量。在 VMLB 组中,每个虚拟机为其 TX 和 RX 通信量,均与一个组成员相关联。

如果仅有一个虚拟网卡与组绑定,或者如果 Hyper-V 被移除,则VMLB 组将起 AFT 组的作用。

可以为此组选择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但是它们对组的正常运行并不是必要的。(如果不选择,则会自动指派主适配器)。

  • 为组设置主适配器是可选。

  • 如果未选定主适配器,则会自动将速度最高的适配器选定并标为主适配器。

  • 如果更改或添加了主适配器,该组将重新加载,导致短时间丢失连接。

配置说明

  • VMLB 不平衡非路由协议,如 NetBEUI 和一些 IPX 通信量。

  • VMLB 支持每组两到八个适配器端口。

  • 组成员不必以相同的速度或双工模式运行。

  • 此组类型不要求配置交换器。

  • 此种组类型适用于任何交换器或集线器。


静态链接聚合

静态链接聚合 (SLA) 是一项性能技术;它的开发旨在提高交换器之间或服务器和交换器之间的吞吐量。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通过设置边界或通道将若干端口聚合一起并显示为单个链接。这样会提高链接的总带宽,并在交换器端口、电缆或适配器发生故障时提供容错。

可以为此组选择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但不是必需的。

  • 如果主适配器被选定,则该组将使用此适配器的 MAC 地址。

  • 如果添加或更改了主适配器,该组将重新加载,导致短时间丢失连接。

配置说明

  • SLA 支持每组两到八个适配器端口。

  • 所有组成员都必须连接到同一个交换器。

  • 所有组成员必须以相同的速度运行。

  • 所有的组成员必须以全双工模式连接。

  • 在创建组之前必须以 SLA 配置交换器。

  • 为防止数据包丢失,适配器应该在链接断开的状态下向组中添加或从组中移除。

  • 此组类型在信道模式设置为打开 Cisco 交换器、有链结聚合能力的英特尔交换器以及有静态 802.3ad 能力的其他交换器上受支持。

  • SLA 平衡所有通信量。

 


注意:快速以太网信道(FEC)和千兆位以太网信道 (GEC)组类型被重新命名为静态链接聚合。

 


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

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是一项用于提高交换器之间或服务器和交换器之间吞吐量的 IEEE 标准。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通过动态设置边界或通道将若干端口聚合一起并显示为使用链接聚合控制协议 (LACP) 的单个链接。这样会提高链接的总带宽,并在交换器端口、电缆或适配器发生故障时提供容错。

可以为此组选择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但不是必需的。

  • 如果主适配器被选定,则该组将使用此适配器的 MAC 地址。

  • 如果添加或更改了主适配器,该组将重新加载,导致短时间丢失连接。

配置说明

  • IEEE 802.3ad 支持每组两到八个适配器端口。

  • 所有组成员必须在同一个聚合器中以相同速度运行。

  • 所有的组成员必须以全双工模式连接。

  • 在创建组之前必须以 IEEE     802.3ad 配置交换器。

  • 为防止数据包丢失,适配器应该在链接断开的状态下向组中添加或从组中移除。

  • 此组类型要求交换器完全支持     802.3ad 标准。

  • 此组类型平衡所有通信量。

  • 有些交换器不允许光纤和铜质适配器处于同一个聚合器中,即使它们的速度相同。

  • 如果使用多个交换器,所有连接到同一个交换器的组成员必须以相同速度运行。

  • 查阅您的交换器文档以确认供应商对交换器配置的具体要求。


交换器容错

交换器容错 (SFT) 跨交换器提供冗余。在交换器端口、电缆或适配器发生故障时,连接到一个交换器的适配器会自动故障恢复转到与另一个交换器连接的待命适配器上。

英特尔 PROSet 将一个适配器选为活动适配器,而其他的适配器为待命适配器。可以为组选择主适配器和次适配器,但不是必需的。

  • 如果选择了主适配器,它便成为组的活动适配器。

  • 如果选择了一个次适配器,则它成为待命适配器。如果活动适配器发生故障,次适配器取而代之。

  • 如果不选择主适配器,则组会使用组中最健全的高速度的适配器。

  • 如果更改或添加了主适配器,该组将重新加载,导致短时间丢失连接。

配置说明

  • SFT 支持每个组仅两个适配器端口。

  • 每个端口连接到一个不同的交换器。

  • 组成员不必以相同的速度或双工模式运行。

  • 无需配置交换器。

  • 此组类型受所有交换器的支持,但在集线器上不受支持。



本文转自pizibaidu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pizibaidu/171440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Windows Networking 1: 明明数据包已经到达网卡,为什么我的服务器不收包?
Windows Networking 1: 明明数据包已经到达网卡,为什么我的服务器不收包? 前后端收发包的问题,往往排查起来颇为费劲。本系列以网络问题排查为基础,总结排查过程和分析结果,一步一步完善对 NDIS (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ramework,以及对 Qemu Virtio netkvm 驱动的分析和研究。
366 0
dell服务器错误代码
E1114 Temp Ambient 系统周围环境温度超出允许范围。   E1116 Temp Memory 内存已超过允许温度,系统已将其禁用以防止损坏组件。   E1210 CMOS Batt 缺少 CMOS 电池,或电压超出允许范围。
2078 0
玩转神龙服务器的Hyper-V虚拟化网络之 配置直通网卡
在上一篇 **玩转神龙服务器的Hyper-V虚拟化网络之 配置NAT网络** 的文章中我们使用NAT的方式使Hyper-V VM可以访问公网。在这一篇里,我们会使用直通网卡的特性来使VM有对外提供服务的功能。 ## 前置条件 神龙服务器,一块主网卡。 另外,需要创建额外的辅助网卡,并创建EIP绑定到此辅助网卡。需要创建多少VM,就要创建多少辅助网卡和EIP。 ![image.p
7615 0
Linux_服务器_08_网卡eth1修改为eth0
一、现象     二、解决步骤 1.修改 70-persistent-net.rules 执行命令: vim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找到与ifconfig 查出出的MAC相同的一行(NAME='eth1'这一行),把它改为"NAME=eth0 ",然后把上面一行(NAME='eth0')注释掉。
970 0
Dell PowerEdge R740xd解析:服务器只看参数那就错了
- 支持3/6块共900W GPU:PCIe散热设计非易事; - NVDIMM:电池保护、Oracle数据库和SDS应用; - 机箱内部驱动器托架、PERC、NDC等
4853 0
Dell服务器系统安装后无法正常进入系统
问题描述: 正常安装完系统后,重启,出现无法进入系统 问题解决: 此问题出现意味着系统引导项出现错误,进入raid配置里设置相应的所装系统盘为boot引导项: ------------------------------------------------------------- 作者:罗穆瑞 出处:http://www.
1374 0
双网卡服务器使用指定网卡互通不同网段数据
通过命令行添加路由的方式是临时添加,当机器重启或网卡重启后路由失效,如下是永久添加主机路由方式: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1 10.
1980 0
DELL服务器使用DSU存储库安装OMSA服务
DSU : dell-system-update 此系统可以远程管理服务器硬件,如:在线管理RAID;通过此系统可以实时远程查看服务器的硬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
1292 0
+关注
科技小先锋
文章
问答
视频
文章排行榜
最热
最新
相关电子书
更多
函数计算事件驱动的无服务器计算服务
立即下载
低代码开发师(初级)实战教程
立即下载
阿里巴巴DevOps 最佳实践手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