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文章均为 李华明Himi 原创,转载务必在明显处注明:
转载自【黑米GameDev街区】 原文链接: http://www.himigame.com/j2me-kjava/262.html
上一篇文章讲述了如何构造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以及对立方体设定颜色,那么这一章学习对立方体进行变换操作。
对上一篇文章的学习中也强调了两个 Transform 对象的不同之处,这里不多说了。操作立方体其实就是渲染的时候传入Transform 对象参数对其改变状态、位置、大小;那么下面先贴出一段 在按键里处理的代码,然后注释以及分析。那么首先来介绍三个方法;
- Transform.postScale(float sx, float sy, float sz):在 x、y、z 方向伸缩 3D 对象。大于 1 的值将按照给定因数扩大对象;0 和 1 之间的值将缩小对象。负值则同时执行伸缩和镜像操作。
- Transform.postTranslate(float tx, float ty, float tz):通过为 x、y 和 z 坐标增加指定值移动 3D 对象。负值则表示向负轴方向移动对象。
- Transform.postRotate(float angle, float ax, float ay, float az):按给定角度绕穿过(0, 0, 0)和(ax, ay, az)的轴旋转对象。角度为正值,则表示若您顺着正旋转轴方向观察,对象是按顺时针旋转的。例如,postRotate(30, 1, 0, 0) 将绕 x 轴将对象旋转 30 度。
所有操作名都是以 “post” 开头的,表示当前 Transform 对象是从右边与给定转换矩阵相乘的 —— 矩阵操作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向右旋转 90 度,然后走两步,这时您所处的位置显然与先走两步再转身不同。您可以在各步行指令之后调用两个 post 方法postRotate() 和 postTranslate(),从而获得上面的步行指令。调用顺序决定了所获得的步行指令。由于使用的是后乘,所以您最后使用的转换会首先应用。
M3G 有一个 Transform 类和一个 Transformable 接口。所有快速模式的 API 均可接受 Transform 对象作为参数,用于修改其关联的 3D 对象。另外,在保留模式下使用 Transformable 接口来转换作为 3D 世界一部分的节点,后续文章再进行详细学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private
int
XYZ
;
//标识当前操作的轴
private
finale
int
STATE_ROATE
=
0
,
STATE_SCALE
,
STATE_TRANSLATE
;
private
int
state
public
void
keyPressed
(
int
key
)
{
if
(
key
==
KEY_NUM7
)
//按键7代表改变当前操作的X?Y?Z?轴
XYZ
++
;
if
(
XYZ
&
gt
;
2
)
XYZ
=
0
;
else
if
(
key
==
KEY_NUM9
)
XYZ
--
;
if
(
XYZ
&
lt
;
0
)
XYZ
=
2
;
if
(
key
==
KEY_NUM1
)
//按键1表示当前对其进行哪种操作(旋转、缩放还是平移)
state
++
;
if
(
state
&
gt
;
2
)
state
=
0
;
else
if
(
key
==
KEY_NUM3
)
state
--
;
if
(
state
&
lt
;
0
)
state
=
2
;
float
angle
=
0
;
//角度;
if
(
key
==
-
1
||
key
==
-
2
||
key
==
-
3
||
key
==
-
4
)
{
switch
(
state
)
{
case
STATE_ROATE
:
//旋转操作下,angle=负数则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正数反之
if
(
key
==
-
1
||
key
==
-
3
)
angle
=
-
10
;
else
if
(
key
==
-
2
||
key
==
-
4
)
angle
=
10
;
if
(
XYZ
==
0
)
tf_m
.
postRotate
(
angle
,
1
,
0
,
0
)
;
else
if
(
XYZ
==
1
)
tf_m
.
postRotate
(
angle
,
0
,
1
,
0
)
;
else
if
(
XYZ
==
2
)
tf_m
.
postRotate
(
angle
,
0
,
0
,
1
)
;
break
;
case
STATE_SCALE
:
//缩放操作下,angle>1 标识方法 ,<1 则标识缩小
if
(
key
==
-
1
||
key
==
-
3
)
angle
=
0.8f
;
else
if
(
key
==
-
2
||
key
==
-
4
)
angle
=
1.2f
;
if
(
XYZ
==
0
)
tf_m
.
postScale
(
angle
,
1
,
1
)
;
else
if
(
XYZ
==
1
)
tf_m
.
postScale
(
1
,
angle
,
1
)
;
else
if
(
XYZ
==
2
)
tf_m
.
postScale
(
1
,
1
,
angle
)
;
break
;
case
STATE_TRANSLATE
:
//平移操作下,angle=负数则为逆时针方向平移,正数反之
if
(
key
==
-
1
||
key
==
-
3
)
angle
=
-
1
;
else
if
(
key
==
-
2
||
key
==
-
4
)
angle
=
1
;
if
(
XYZ
==
0
)
tf_m
.
postTranslate
(
angle
,
0
,
0
)
;
else
if
(
XYZ
==
1
)
tf_m
.
postTranslate
(
0
,
angle
,
0
)
;
else
if
(
XYZ
==
2
)
tf_m
.
postTranslate
(
0
,
0
,
angle
)
;
break
;
}
}
}
|
代码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
这里为了让一些同学更好的理解,那么我来代表性的详细说下 备注1 ;
我们对立方体进行变化操作,那么第一步:知道以哪个轴来做操作,所以按键处理先对 定义的 XYZ 进行判断,XYZ=1代表X轴 依次类推
;第二步:经过第一步确定了以哪个轴来做操作后,开始判定我们要对其进行什么操作,备注1 在 STATE_ROATE状态下,那肯定是做旋转的操作。接下来第三步:操作对应的值参数 angle 进行赋值;备注1这里angle =10;意思是旋转角度是10,大家看到赋值之前对按键也进行了判定,当 -1 -3(对应模拟器的上方向与左方向),做逆时针旋转;当 -2 -4(对应模拟器的下方向与右方向),做顺时针旋转;其实也就是旋转角度10前面到底是“+”号还是“-”号!第四步:变化操作的方法postRotate()第一个参数为角度,第二到四参数也表示的以哪个轴来旋转 ;这里 传入的是 1,0,0 ,也对应了XYZ =1 ,以X轴为旋转轴来操作!
当然可能我描述的也是以我理解的来讲述的,如果还是不理解,那么把代码放入项目中运行,自己手工修改angle,变化操作参数值等等来看运行效果就会很容易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