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后台程序实时性能监控

简介: 面对的问题: 做后台程序经常会被问一句话,你的程序能撑多少人。一般官方一点的回答是这个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实际上后台程序的性能是可以被量化的。我们开发的每一个服务器程序,对性能都非常有底,以为我们有数据。

面对的问题:

做后台程序经常会被问一句话,你的程序能撑多少人。一般官方一点的回答是这个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实际上后台程序的性能是可以被量化的。我们开发的每一个服务器程序,对性能都非常有底,以为我们有数据。So,能撑多少人不少随便猜的,让数据报表来说话。

另外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开发人员之中,甲乙丙一起讨论接口实现,经常会说这么实现效率太低,那么实现效率才高等。实际上,效率高低都是相对而言的。一个函数1ms执行完毕够快吗?看起来挺快,若某接口需要此函数100次循环,那么情况就不是很乐观了。但是若此接口又是十天半个月才会被触发一次,似乎事情又变的不是很严重。说到这里想起《unix编程艺术》上关于性能优化的总结:

  • 最有效的优化往往是优化之外的,如清晰干净的设计
  • 最有效的优化就是不优化,摩尔定律会为你优化
  • 如果确定要优化,必须找到真正的瓶颈

还有一种跟性能有关的情况是,后台程序经常有很多组件组成。比如在运行期发生接口调用性能下降的情况,必须知道是那些组件性能下降引起的。如果可以实时的知道所有接口的性能数据,以上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总结如下原因,必须开启实时性能监控:

  • 我们需要知道系统的吞吐量,以此参数做部署等。
  • 实时了解各个系统组件的性能,某组件发生故障,可以及时发现
  • 获得程序接口调用热点,调用多且慢的接口才需要优化

解决方案:

后台程序开发一个专门统计性能的组件,其需要有如下功能:

  • 可以汇总性能数据,如定时将1小时内说有接口调用开销、次数等数据汇总到文件
  • 可以非常方便的与逻辑层接口集成,比如在现有接口增加一行代码即可
  • 直观的报表,性能数据写入文件必须按照通用的格式,方便工具分析数据,生成报表

性能监控组件

我实现了一个性能组件performance_daemon_t。接口如下:

//! 性能监控
class performance_daemon_t
{
public:
    struct perf_tool_t
    {
        perf_tool_t(const char* mod_):
            mod(mod_)
        {
            gettimeofday(&tm, NULL);
        }
        ~perf_tool_t()
        {
            struct timeval now;
            gettimeofday(&now, NULL);
            long cost = (now.tv_sec - tm.tv_sec)*1000000 + (now.tv_usec - tm.tv_usec);
            singleton_t<performance_daemon_t>::instance().post(mod, cost);
        }
        const char*    mod;
        struct timeval tm;
    };
public:
    performance_daemon_t();
    ~performance_daemon_t();

    //! 启动线程,创建文件
    int start(const string& path_, int seconds_);
    //! 关闭线程
    int stop();

    //! 增加性能监控数据
    void post(const string& mod_, long us);

perf_tool_t 是工具类,构造和析构自动调用两次gettimeofday获取函数调用开销,例外有辅助宏定义如下:

#define AUTO_PERF() performance_daemon_t::perf_tool_t __tmp__(__FUNCTION__)

#define PERF(m)     performance_daemon_t::perf_tool_t __tmp__(m)

使用示例:

void foo()
{
    AUTO_PERF();
    //! TODO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ingleton_t<performance_daemon_t>::instance().start("perf.txt", 5); 
    foo();
}

performance_daemon_t 每隔5秒将性能统计数据输出到perf.txt, perf.txt的内容是CVS文件格式。

报表工具:

perf.txt 文件内容还不够直观,示例内容如下:

time,mod,max_cost[us],min_cost[us],per_cost[us],request_per_second,exe_times
20120606-17:01:41,dumy,515,174,254,3937,390
20120606-17:01:41,foo,5924,4,506,1976,1030
20120606-17:01:41,test,304,8,243,4115,185
time,mod,max_cost[us],min_cost[us],per_cost[us],request_per_second,exe_times
20120606-17:11:41,dumy,1086,222,280,5571,312
20120606-17:11:41,foo,5707,194,503,1988,770
20120606-17:11:41,test,807,8,265,3773,142
time,mod,max_cost[us],min_cost[us],per_cost[us],request_per_second,exe_times
20120606-17:21:41,dumy,1086,222,680,2571,512
20120606-17:21:41,foo,5707,194,403,1388,470
20120606-17:21:41,test,807,8,265,4773,442

为生成足够友好、直观的报表,我实现了一个WEB报表页面,http://ffown.sinaapp.com/perf/, 将perf.txt 内容直接粘贴到web 页面,点击转换输出如下报表:

各个接口性能监控-折线图:

此图显示了三个接口随时间顺序的走势,可以非常清楚foo、test、dumy三个接口那个时间性能高,哪个时间性能低,一目了然。

接口热点分布图:

显示三个接口随时间调用次数走势,可以很清楚显示哪个时间段是高峰期。大饼图显示了哪个接口是热点接口,很明显,foo 接口调用次数最多,优化当优先优化foo。

组件实现浅析:

post 接口:

程序把接口调用开销投递到性能组件任务队列中,保证了对接口性能影响最小。

timer定时回调:

timer_service_t 是我用epoll 实现的定时器,主要实现如下:

void timer_service_t::run()
{
    struct epoll_event ev_set[64];
    //! interupt();

    struct timeval tv;

    do
    {
        ::epoll_wait(m_efd, ev_set, 64, m_min_timeout);

        if (false == m_runing)//! cancel
        {
            break;
        }

        gettimeofday(&tv, NULL);
        long cur_ms = tv.tv_sec*1000 + tv.tv_usec / 1000;

        process_timer_callback(cur_ms);
        
    }while (true) ;
}

process_timer_callback 中检测链表内所有的定时任务,若超时,触发回调函数。

备注:

有人可能当心AUTO_PERF(); 会影响接口性能,其实其平均开销大约为1us 

代码实现:

https://ffown.googlecode.com/svn/trunk/example/ff_performance

WEB 报表生成工具:

http://ffown.sinaapp.com/perf/

 文档:

http://ffown.sinaapp.com/perf/perf.pdf

目录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用 C++ 红黑树给公司电脑监控软件的日志快速排序的方法
本文介绍基于C++红黑树算法实现公司监控电脑软件的日志高效管理,利用其自平衡特性提升日志排序、检索与动态更新效率,并结合实际场景提出优化方向,增强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46 4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的数据加速机制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与办公管理需求日益复杂的学术语境下,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作为保障信息安全、规范员工操作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研究对象。其作用类似网络空间中的 “电子眼”,实时捕获每台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动态。然而,面对海量监控数据,实现高效数据存储与快速检索,已成为提升监控系统性能的核心挑战。本文聚焦于 C++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如何成为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数据处理的 “加速引擎”,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展现其强大功能与应用价值。
116 2
|
7月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解读 C++ 助力的局域网监控电脑网络连接算法
本文探讨了使用C++语言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中网络连接监控的算法。通过将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建模为图(Graph)数据结构,每台电脑作为顶点,网络连接作为边,可高效管理与监控动态变化的网络连接。文章展示了基于深度优先搜索(DFS)的连通性检测算法,用于判断两节点间是否存在路径,助力故障排查与流量优化。C++的高效性能结合图算法,为保障网络秩序与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可进一步优化以应对无线网络等新挑战。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跳表数据结构的企业局域网监控异常连接实时检测 C++ 算法研究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企业局域网监控中海量连接记录的高效处理。其通过多层索引机制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优于链表和平衡树。跳表在异常连接识别、黑名单管理和历史记录溯源等场景中表现出色,具备实现简单、支持范围查询等优势,是企业网络监控中动态数据管理的理想选择。
91 0
|
5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基于 C++ 的 KD 树算法在监控局域网屏幕中的理论剖析与工程实践研究
本文探讨了KD树在局域网屏幕监控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其构建与查询功能,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处理效率。KD树作为一种二叉空间划分结构,适用于屏幕图像特征匹配、异常画面检测及数据压缩传输优化等场景。相比传统方法,基于KD树的方案检索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但高维数据退化和动态更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可通过融合其他数据结构、引入深度学习及开发增量式更新算法等方式优化性能。
147 17
|
6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如何监控电脑技术解析
当代数字化办公与生活环境中,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性。然而,出于网络安全管理、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合规性要求等多方面的考量,对局域网内计算机进行有效监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监控,涉及多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运用。本文聚焦于 C++ 编程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讨其在局域网计算机监控场景中的应用,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进行阐释。
122 4
|
8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成为企业管理网络资源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工具。本文深入剖析C++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及其在该软件中的应用。链表通过节点存储网络访问记录,具备高效插入、删除操作及节省内存的优势,助力企业实时追踪员工上网行为,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用C++实现链表记录上网行为,并模拟发送至服务器。链表为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但实际开发还需考虑安全性、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118 0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
C++
C++ 根据程序运行的时间和cpu频率来计算在另外的cpu上运行所花的时间
C++ 根据程序运行的时间和cpu频率来计算在另外的cpu上运行所花的时间
134 0
|
12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简述 C、C++程序编译的内存分配情况
在C和C++程序编译过程中,内存被划分为几个区域进行分配:代码区存储常量和执行指令;全局/静态变量区存放全局变量及静态变量;栈区管理函数参数、局部变量等;堆区则用于动态分配内存,由程序员控制释放,共同支撑着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存储与处理需求。
532 22
|
C++
【C++基础】程序流程结构详解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C++中程序流程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包括if语句、三目运算符、switch语句、while循环、do…while循环、for循环以及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和goto的使用和示例。
25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