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夜风靡的手机APP:
“流量已经不是事儿,手机上网任我行。” 随着3G、4G移动技术的普及,仅仅满足于打电话、聊天的时代早已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统计说:现在每人每天要看150次手机;也有人说:其中一半是在看微信。广告也好,调侃也好,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当下时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手机APP市场的高度繁荣,我们能够通过手机可以干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从天气预报到微信社交,从玩游戏到学英语,从打出租车到订飞机票,从网上购书到双11疯狂大抢购,从法律咨询到行政审批,从订单发货到出差报销……手机APP,似乎已经无所不能,遍及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街上、地铁里到处都能看到附有“二维码”的广告,“扫扫吧!”,其实就是让你下载一个手机APP,进而成为它的VIP用户。肯德基的有,街边送盒饭的也有;新闻大佬新华社有,刚成立的小咨询公司也有;上市房地产公司有,二手房中介也有;政府门户网站有,街边卖早点的大妈也有…他们还都说着一个同样的时髦词汇---“我们为您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还记得“互联网泡沫”的那些年吗?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你们企业触网了吗?”,现在这句话变成了“你们企业手机APP了吗?”但愿这次不再是泡沫...
二、手机APP的前生今世
APP这个词不是陌生,网络刚兴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应用系统开发采用Client-Server模式(C/S架构),用户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连接到业务系统的服务器上,享受网络的便捷与数据的共享,这个客户端软件就是俗称的PC APP。由于不同厂家、不同应用采用C/S互通的协议都不相同,为后期客户端软件的维护带来巨大烦恼,各式各样客户端软件的管理,曾经让IT维护者们大伤脑筋。
后来出现了浏览器技术,即Web-Server模式(B/S架构),采用统一的协议HTML,各种的客户端合并到一起,应用开发商不再维护客户端软件,只要遵守HTML协议,就可以专心服务器端软件的开发,技术得以快速应用,用户体验一日千里。到了近几年,B/S架构的应用占到实际应用的90%以上。
智能手机是近几年兴起的,由于其屏幕大小千奇百怪,直接访问传统网站,无法很好地显示,曾经有一段时间采用专用的WAP协议,但发展不甚理想,主要是商家要维护PC与WAP同内容、不同界面的两个网站。后来出现屏幕适配技术,后台是同一个网站的内容,用户登录时,先适配用户的屏幕大小与用户类型,调取不同的显示模板,再进入业务服务器。这样就实现了用户跨屏幕共享业务,也就是大家说的屏幕融合。不同屏幕上可以做同一件事情,如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等,屏幕之间随意互动,任意转化。
其实在智能手机一出现,手机浏览器就出现了,但由于这种屏幕适配技术涉及到网站后台技术架构的升级改造,各个网站急于推广自己,等不急浏览器的统一支持,就纷纷自己先行,推出自己的专用客户端软件---手机APP,让用户最先体验到自己网站的最新技术、最佳服务。
当然,不能不提的是:手机APP开发相对简单,而且拥有强大的开发工具。从苹果公司的APP商店起,安卓、三星等厂家同样建立了各式各样的APP商店,建店的同时也推出完善开发工具包,让开发者更加方便地开发APP。值得一提的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APP商店,争夺APP商场门户的地位,争夺APP开发人员;一时间,各种创新工场、创新基地让人眼花缭乱;由于手机APP开发的便利性,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领域。
延续了互联网的基因,提供的大多数手机APP都是免费的。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APP开发者也要挣钱生存,广告、道具购买、体验升级、上传你的个人数据……手机APP创业者很好地继承了互联网第三方付费的生存模式。钱不是问题,问题只是粉丝团的数量有多大。
结果呢!用户,糊里糊涂地就走进了“无隐私的互联网虚拟社会”。
三、手机APP之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手机门户之争
用户安装第一个APP时,你会期待强烈,安装十几个、几十个…你的热情就难以维系了。相当多的APP不好用,内容少、更新慢,Bug多…你清理过自己手机内有多少APP已经沦为“僵尸”了吗?再说这么多的APP,谁知道哪个携带有讨厌的木马?无论你是否愿意,都不断地被推送广告,提示升级,流量啊!那可是要计数收费的啊。你也许不在乎,但运营商躲在背后笑,月底大家又可以谈分钱了,哈哈!
开发这么多的手机APP仅仅是让用户提升体验吗?答案是:未必!
我们都知道,B\S架构流行以后,浏览器已经只剩下几个厂家了,所有的业务应用开发都要通过这几个浏览器的验证,才可以推广使用。中国有句俗话“店大欺客”。这时,应用厂家只能迁就浏览器厂家,客户端的技术总要与服务器端一起升级的,客户端不支持,服务器端的有些花样也就玩不出来了。这在业界有个名词:门户。
拥有门户,就拥有话语权。互联网的生存环境:第三方付费,就是门户的典型写照。
在互联网上,除了电信运营商直接收取用户的接入网络费用,其他网站的盈利多少与其是否是一类门户非常相关,如新闻与微博门户新浪、搜索门户百度、聊天门户腾讯、电商门户阿里巴巴等等。非门户对网站也有一个名词:内容运营商。
内容运营商目前自己运营较好的可能只有游戏网站吧。
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硬件接入端,是替代PC的另一个网络新节点。有了传统PC上网络门户的竞争经历,在手机上建立自己的门户,是所有人都想做的。手机浏览器此时又确实不尽人意,应用开发商就立即捷足先登,全力建立自己的门户,百花齐放的局面就此形成。
因此,APP之争的根源其实就是手机分类门户之争。能成为门户,哪怕只是某一领域分类的门户,只要拥有强大的粉丝团,即使不盈利,也会得到一些大佬公司的注资或收购。这就是互联网“烧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业界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眼球经济。
四、手机APP的未来何去何从
1、创新者的机遇
手机是目前最为贴近用户的IT终端,是未来最为理想的用户门户。争夺手机上的APP门户是所有厂商一致的想法。尤其是手机OS(操作系统)厂商,维持自己平台大量的APP开发社区,就是对自己OS市场的强有力支持。苹果、安卓…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巨资来打造APP Store,建立自己的生态圈,苹果手机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得以于全世界苹果APP的爱好开发者,积累了无数的苹果粉丝大军;这种竞争,并没有因为“乔帮主”的去世而停止。
其实,发展APP应用,巩固市场地位的思路来源于微软公司。当初不惜吃官司“消灭”了Netscape;任其“盗版”流行也大力推广Office软件,让金山office“难出大山”;宁愿“白送”也投巨资提供各种开发工具包,如VC、VB等,让Windows走向了桌面OS的霸主地位。
用户都有“惰性”,愿意使用已经熟悉的东西,即使是更换也需要相当的时间。销售理论里说:这叫做懒人经济。
当然手机APP的兴起,带动了一个新的市场,让刚大学毕业就急于创业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互联网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创业热潮---手机APP市场。是否赚钱是次要的,有吸引人的点子,能吸引眼球,拥有一个庞大的粉丝团,就立马有数不尽的资金大佬,要把你送去华尔街,成为“成功社区”中年轻的一员。
2、迟早会统一
对于手机APP反对的声音也不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
浏览器厂家:此消彼长,他们反对是肯定的,但浏览器厂家目前都是“大鳄”,动作迟缓,但资金雄厚,难说未来如何;
-
搜索厂家:搜索是基于浏览器生存的,无论是 Google还是百度,其技术都是基于爬虫建立起来的“搜索大厦”,变成千奇百怪的APP,如何搜索?这不是为那些已经对搜索市场垂涎已久的竞争对手送去一个难得的机遇吗?
反对派的主要依据就是PC上客户端的发展“辛酸史”,因为用户也不希望客户端软件多得难以管理,统一接口肯定是方向,相信“有信誉、有售后服务能力”的大厂家,即名牌效应,理论上总是不会错的。
一句话:用户需要业务,用户更需要服务,尤其是优质的服务。很多手机APP的开发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提供持续的支持,最终受伤的往往还是用户。
五、创意无限,实用为王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这也许就是目前手机APP的现状。创意无限,让用户体验到了“繁荣”的实惠,但成长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
“忠奸”难辨:寻找好的APP的确是件困难的事情,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个应用也有N多可以选择,用户要每个都试一遍,无论是流量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是难以接受的。很多APP Store提供安全检测、分类搜索服务,但大多无偿使用你的私有信息,无休止地向你推送广告,让您感觉你处于一个“无隐私”的“社会沙箱”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你相信它推荐给你的是你最想要的吗?这很难说,但有一点儿是肯定的,他推荐给你的,一定是对他利益最大化的;
-
安全之“殇”:众多的APP,一是开发者良莠不齐,有意与无意的漏洞在所难免;二是黑客们抛出的诱惑,真假难辨,谁知道什么“木马”也如影随形呢!谁知道哪个APP就是黑客的诱饵?如火如荼的手机支付业务越来越流行,手机的安全让用户越来越感觉无所适从了。
在手机APP繁荣的同时,或许正在呼唤一种新的搜索服务:就是让用户自己定制,基于手机APP是搜索门户。
又是一个门户,或许又要掀起一轮争抢…
我一向崇尚技术,能创新,能打破垄断,能为用户带来便利……无论是业界大佬的“截杀”,还是政府管制的“强制”,或者是别有用心者的混淆视听…我相信,它都一定会流行下去。原因只有一个:用户喜欢,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