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不易出错的代码
第一次听说“写明显没有什么错误的代码”时,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新鲜,让我记忆深刻。其他的很多观点听得我耳朵生茧,基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明显没有什么错了的代码肯定是思路清晰、很容易理解的。而要做到这点很难,牛人才能写出牛叉的代码,要做到这一点要有足够的阅历和实战,只能当做目标啦,哪天也和云风一样:今天完成了XX功能,代码明显没有什么错误。现在还不知道明显没有什么错误的代码是怎么样的,但我知道很多代码让我半天不知所云。如从类名和方法名看不出其职能;变量命名让人蛋疼;不对参数做任何验证;参数到处都是都是基本类型;方法参数十几个;一个方法几屏;不能适应半点变化的方法;要么没有注释,要么一堆废话;排版稀烂。这些都是不好理解,半天找不到问题的代码,也是容易出错的代码。
2:写容易查错的代码
一直想写很干净的代码,代码除了功能没有多余的代码,但是代码必须有日志,如果代码没有日志,要是出错了,查错肯定很麻烦,有时候真的是无从下手,一个功能涉及到一堆的模块,要想很快的定位错误,就必须记好日志。越清楚越好,程序执行到哪一步,当前的状态最好都要记下来,日志不在多,清楚记录有效的日志非常重要,过多无效的日志不方便查看,而且对于快速定位错误的位置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日志都记录在文本文件中,最好能写一个分析日志的工具。可能是我写的和维护的代码太容易出错了,个人觉得记好日志真他妈重要。一看到日志就能知道出了什么问题那不是一般的爽,当然听说又出问题了让人郁闷。我以前所在的一家公司记录日志的方式是在很多类中都定义一个int类型的成员变量,每隔几行让它自增1,将这个值记录起来,当出错了就能大致估计是哪几行出错了。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蹩脚,代码中到处是这个变量,但的确能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错误的位置,日志的作用就是保存案发现场,只有记录犯罪分子作案的过程才能更好的抓住它。
3:写扩展性好的代码
“今天说要这样,明天说要那样,在上线的前一天说:还是觉得开始的做法是最好的”。而我们程序员总是为这种人2B的想法买单。写扩展性好的代码真的就是不仅要满足需求还要超越需求。我们到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口号,当然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人自己都不知道需求是什么。最让人无语的是菜鸟提需求,我来实现。杀了我吧。但现实是杀了我之前我先要满足他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像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袭来时,我想到了四个字:生不如死。既然死不了,生活还得继续。代码还是要做到超越需求(你说这世界对程序员要求怎么就这么高呢),要做到这点难啊,我们是帮别人实现梦想的开拓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现实是残酷的,代码必须是扩展性好的。当然这里所说都是人为因素。
还有就是项目的需求本来就是变化的,或者说你现在完成的是一期,还有二期,三期......,你在做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这些情况,不要把代码写死。我以前总是想:这个可能以后不会变化,可以写死,少一个参数,少一个变量性能会更好写。其实性能的提升相当于一个千万富翁突然多了几毛钱。但是要是以后需求变了,你就得改写代码,还得担心是否会出问题。有时候我就有点怕重构,就怕一个好的功能,被重构坏了,当然也和时间紧,测试不专业有关。写扩展性好的代码别在乎所谓的那点性能,那真的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一个项目维护时间久了,发现那些本来看是不变的很多都变了,而代码也被改了很多次,每一次修改就要做一堆本来没有必要的事情(修改代码,写测试说明,送测,协调上线,而这些沟通时间也不少,真叫一个低效浪费时间),如果能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写好代码,效率会高很多,这一点就能体现高手和菜鸟的区别。
4:写高性能的代码
这是我一直渴望的(我当然也会说是我还没有做到的)。我觉得要写出高效的代码首先要非常明白你要实现的功能,将功能分析得很透彻,你找到了解决方案,回想你的实现,如果你的思路非常清晰,你就大致知道每一步是否够好,大致知道你的代码是否高效,或者更进一步说,你确定这就是最优解;如果功能实现了,但是你对自己实现的功能不是很了解,记忆模糊,那肯定不是最优解,你肯定会对自己不是很清楚的代码不放心(我经常是这样),就别谈性能,是否正确都待定。很多高效的代码都很简洁,容易理解,而有些代码总让人看起来很郁闷,如一堆看起来类似的代码实现一个很简单的功能。用数组和一个循环经常能将这样的代码简化,让你轻松实现简洁容易理解的代码,或许它不是最高效的。82法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对影响系统性能的20%的代码进行优化,而不应对其他的80%的代码耿耿于怀。20%影响性能的代码应注重性能进行优化,而其他80%则更多应该考虑理解性,扩展性等。
高手的代码特点有很多,很多优点是并存的。上面只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四点。
顺便说一句:蛋扯多了才能扯得更好。
软件随想上一篇:http://www.cnblogs.com/hlxs/archive/2012/03/03/2378249.html
作者:陈太汉
本文转自啊汉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hlxs/archive/2012/05/16/2503978.html